时间飞逝,转眼到了高考前三天。紧张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那天傍晚,苏苗苗正对着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绞尽脑汁,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孙婷婷又惊又喜的声音:“清清?你怎么回来了?!”
她猛地抬起头,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下一秒,房间门被轻轻推开,那个熟悉得刻入骨髓的身影,带着一路风尘和温暖的微笑,出现在门口。何世清瘦了些,但眼睛亮得像星辰。苏苗苗愣住了,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她呆呆地看着何世清,几秒后,才像终于反应过来,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像只归巢的小鸟,猛地扑进何世清的怀里,紧紧抱住她的腰,把脸深深埋在她带着火车车厢和陌生城市气息的肩窝里,压抑了数月的委屈、紧张、思念和巨大的压力,在这一刻决堤,化作了毫无顾忌的、孩子般的嚎啕大哭。
“呜……清清姐姐……你怎么……怎么回来了……你不是……要期末考了吗……”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语无伦次。何世清紧紧回抱住她,感受着怀里身躯剧烈的颤抖,心尖疼得一抽一抽的。
她轻轻拍着苏苗苗的背,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傻瓜,来给你加油啊。这么重要的时刻,我怎么能缺席?我的考试已经协调好了,别担心。”
那两天,成了苏苗苗黑暗备考岁月里最明亮、最温暖的喘息。她们并没有废寝忘食地死磕书本。何世清陪着苏苗苗复习,更像是温柔的陪伴和疏导。她们一起做饭,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却笑声不断;
晚上相拥而眠,何世清会轻轻拍着苏苗苗的背,哼着不成调的催眠曲,像小时候那样哄她入睡。她们聊得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畅想:
要在南京租一个带小阳台的房子,阳光能洒进来;
要养一只懒洋洋的橘猫;周末要手牵手去探索南京每一条有趣的小巷,吃遍所有传说中的美食……这些具体而微小的憧憬,像点点星光,照亮了考前焦灼的黑暗,给予了苏苗苗莫大的勇气和安定感。
送考那天清晨,天气晴朗。何世清和孙婷婷一起,陪着苏苗苗来到考点外。人山人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焦灼感。孙婷婷仔细地帮苏苗苗整理了一下衣领,又检查了一遍准考证和文具,眼圈微红,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苗苗,放松考,别紧张。”
何世清则什么也没说,只是上前一步,用力地、紧紧地拥抱了苏苗苗一下,在她耳边低声而坚定地说:“加油,我的苗苗是最棒的!”看着苏苗苗深吸一口气,转身汇入考生人流,那瘦削却挺得笔直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考点大门内,何世清才松开一直紧握的拳头,掌心全是汗。
她伸手,紧紧握住了身旁孙婷婷微微颤抖的手。孙婷婷回握住她,望着考点方向,泪中带笑,轻声喟叹:“这孩子……终于,长大了。”
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苏苗苗放下笔,感到一种近乎虚脱的平静,仿佛打了一场漫长而耗尽全力的仗。她随着人流走出考场,夏日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她下意识地抬手遮了一下,目光在熙熙攘攘、焦急等待的家长人群中急切地搜寻。
然后,她看到了。
何世清就站在不远处那棵枝叶繁茂的梧桐树下,夕阳的金辉穿过叶隙,恰好为她清瘦的身影勾勒出一圈温暖的光晕。她脸上带着温柔的、如释重负的微笑,静静地望着她,然后,朝着她的方向,坚定地、大大地张开了双臂。那一刻,所有的疲惫、紧张、不安都烟消云散。
苏苗苗的鼻子一酸,眼泪几乎又要涌出,但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她穿过人群,一步步走向那个等待她的怀抱,走向她黑暗岁月里唯一的光,走向她们共同未来的起点。
她深深地觉得,那个漫长、寒冷、浸透了泪水的冬天,终于,彻底地过去了。而真正的春天,正带着南京梧桐的绿荫和眼前人的温暖,向她迎面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