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穴之中,光阴的流逝失去了外界的参照,唯有石壁上苔藓明灭的微光,以及那永恒不变的滴水声,标记着时间的足迹。
石辰阳心如止水,彻底沉入了修炼之中。他不再急于求成地去触碰那遥不可及的大地本源,而是将全部心神用于夯实根基,参悟玄奥。
镇元石板成了他最好的媒介。手掌长期贴合其上,那微弱却持续的地脉之气源源不断地涌入体内,滋养着元磁剑骨,也让他对大地之力的感悟日益加深。他不再仅仅将地脉之气视为能量吸收,而是尝试去理解它的“韵律”,它的“厚重”,它的“承载”。
《石皇经》总纲的玄奥文字在他心间流淌。“以身化石,非是化为死物,乃是化其精神:承山之重而不折,纳地之广而不盈,历万劫而不磨,是为石皇……”
他反复咀嚼着这段话,结合自身矿奴岁月中如同顽石般挣扎求存的经历,结合目睹雷山、木老等人如磐石般坚定不移的牺牲,结合自身道基险些崩溃又艰难稳固的过程,渐渐有了一丝明悟。
石皇之道,绝非简单的防御与厚重,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志!是面对万千压力而脊梁不弯的“承”,是历经磨难摧残而本质不坏的“恒”,是默默积淀、等待破土而出的“韧”!
这种明悟并非立刻带来力量的暴涨,却让他修炼《元磁剑骨》和《石皇经》筑基篇时,少了几分刻意与滞涩,多了几分浑然天成。暗金色的骨骼上,那些天然的石纹愈发清晰,隐隐构成某种玄妙的图案,散发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气息。
他的修为在稳步提升,向着元磁剑骨第二重后期稳步迈进,距离堪比炼气九层的肉身力量已然不远。神魂的轻微创伤也在这种深层次悟道与地脉之气的温养下,逐渐愈合,甚至变得更加凝练。
芸娘、孙小果和苏婉也没有虚度光阴。在石辰阳的指点下,她们利用地穴内相对浓郁的灵气进行修炼。苏婉终于从木老牺牲的悲痛中勉强走出,虽然眼神深处依旧藏着哀伤,但修炼起来却带着一股狠劲,修为隐隐有突破至炼气五层的迹象。芸娘和孙小果进步稍慢,但也根基渐稳。
刘明的伤势在灵潭气息的熏陶和自身调养下,好了大半,已能自由活动,偶尔也会对着石矶子的骸骨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地穴仿佛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
然而,石辰阳并未放松警惕。他时常会分出一丝神识,借助与镇元石板的联系,极其隐晦地探查地穴入口处的情况。那由他意念开启的洞口早已彻底封闭,与周围岩壁融为一体,但他能感觉到,外面那种混乱、暴戾的煞气波动,并未远离。
这一日,他正沉浸在《石皇经》关于“纳地之广而不盈”的奥义中,试图理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容纳”而非“填塞”,胸口那枚一直沉寂、只在接触镇元石板时才有些许温热的青石,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急促的、带着警示意味的轻微震动!
不是共鸣,而是预警!
石辰阳猛地从悟道中惊醒,神识瞬间集中到地穴入口处!
下一刻,他的脸色微变。
通过那与入口岩壁微弱的联系,他“看”到了——并非尸傀的直接攻击,而是丝丝缕缕极其稀薄、却带着强烈侵蚀与渗透意味的暗红色煞气,正如同拥有生命的触须般,沿着岩壁的细微缝隙,缓缓地向内渗透!它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正是地穴内部!尤其是……他所在的方向!
这些煞气极其隐蔽,若非青石预警,以他如今的神识,恐怕要等到煞气大量涌入时才能察觉!
“它们找到这里了!”石辰阳心中一凛。显然,地底那恐怖意志并未放弃对他这个身怀“异数”(青石、《石皇经》)之人的追索。之前的尸傀强攻不成,如今竟改用这种水磨工夫,试图悄然渗透进来!
虽然目前渗透进来的煞气极其微弱,尚不足以构成直接威胁,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意味着地穴不再绝对安全,意味着那未知的敌人拥有着超乎想象的耐心与手段!
他立刻终止修炼,将情况告知芸娘等人。
刚刚恢复些许平静的地穴,气氛瞬间再次紧张起来。
“它们……它们怎么会找到这里?”苏婉脸色发白,下意识地握紧了藤杖。
“不知。或许是之前洞口开启时泄露了气息,或许是那地底存在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手段。”石辰阳目光凝重地看向入口方向,“必须阻止煞气渗透,否则此地灵气将被污染,我们也将无处藏身。”
他尝试调动元磁之力,形成屏障封锁岩壁缝隙,却发现效果甚微。那些煞气无孔不入,且对灵力有一定的侵蚀性。他又尝试引动《石皇经》的厚重意蕴,这次效果稍好一些,那渗透的煞气速度明显减缓,仿佛遇到了无形的壁垒,但依旧无法完全阻断。
这更像是一种意志与本质的较量。他的《石皇经》意蕴层次极高,但修炼尚浅,而那煞气背后是深不可测的地底意志,源源不绝。
“只能延缓,无法根除……”石辰阳眉头紧锁。这意味着他们在此地停留的时间进入了倒计时。必须在煞气彻底渗透进来,或者引来更强攻击之前,完成实力的突破,找到应对之法,或者……离开这里。
压力,如同无形的大山,再次压在他的肩头。
他看着手中玉碗里那两滴晶莹剔透的石髓,又看了看地穴深处那散发着诱人又危险气息的裂缝。
原本计划的稳步修炼被打断。是冒险一搏,借助石髓冲击更高境界,尝试提前挑战那地脉裂缝?还是尽快寻找其他出路?
艰苦的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安稳的沉淀时光,终究是短暂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