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在司法鉴定中心实习时了解到的流程,精心收集、保存并转移生物样本,如何利用对人性弱点的把握(比如周振华的怕死,王医生对儿子的爱和贪婪)来达成目的。他的思维缜密,计划周详,每一个环节都考虑了多种可能,其心理素质和策划能力令人心惊。
“你名单上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吴教授?还是张大师?”陈默问。
韩冬摇了摇头,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不重要了。种子已经播下,自然会有人替我浇水。‘正义’不会因为我的被捕而停止。当法律无法给人公道时,人们自然会寻找其他的路。我只是……开了个头。”
这句话让审讯室外的虞倩和单向玻璃后的其他警官都感到一阵寒意。他在暗示模仿犯的出现?
审讯持续了数小时,韩冬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细节清晰,动机明确。但他的认罪,更像是一场自我辩护的演讲,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被迫反抗的悲剧英雄,一个唤醒世人的殉道者。
当审讯结束,韩冬被带离时,他最后看了一眼陈默,说:“陈警官,你坚守你的底线。但请你记住,当底线之下已是万丈深渊时,坚守,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纵容。”
陈默没有回答,只是沉默地看着他被带走。
韩冬的落网和详细罪行的披露,如同在沸腾的舆论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引发了更为激烈的反应。
支持者们如丧考妣,在网上发出了绝望的哀鸣和愤怒的声讨,将韩冬塑造成“对抗强权的最后骑士”,将警方的成功抓捕污蔑为“黑暗对光明的又一次胜利”。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质疑证据真实性,声称韩冬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羊。
而之前沉默的理性声音也开始反弹,严厉抨击这种将暴力美化的行为,强调法治的基石作用。双方在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撕裂着公共舆论空间。
更令人担忧的是,就在韩冬被捕后的第四天,邻市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一名曾被多次举报性骚扰却因“证据不足”未被起诉的公司高管,被人发现死在家中,胸口插着一把粗糙仿制的匕首,刀柄上歪歪扭扭地刻着“替天行道”四个字。
模仿犯,真的出现了。
虽然凶手很快被当地警方抓获,只是一个对社会不满、冲动行事的失业青年,但这一事件无疑印证了韩冬的“预言”,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暴力如同瘟疫,一旦被赋予“正义”的名义,就能轻易找到感染的温床。
市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队长和陈默出席,详细通报了“正义悖论”系列案件的侦破过程,展示了确凿的证据链,阐述了凶手的犯罪心理和社会危害,并再次强调查处犯罪、维护法治的决心。
发布会上,有记者尖锐提问:“陈警官,嫌犯韩冬声称他的行为是源于法律对某些罪恶的无力,您如何看待这种‘法外正义’的诉求?警方在未来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所有镜头对准了陈默。
陈默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目光平静而坚定地看向镜头:
“我们承认,法律和其执行体系并非完美,社会中确实存在不公。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通过合法的途径,通过监督、通过改革、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去完善它,而不是用更恶劣的暴力去摧毁它。”
“凶手的所谓‘正义’,是建立在任意剥夺他人生命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极致的自私和傲慢。他无权代表任何人进行审判。每一个生命,无论其品行如何,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保护,这是文明社会的底线。”
“至于如何避免……”陈默的声音沉重而诚恳,“这不仅仅是警方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课题。它需要我们更加畅通救济渠道,需要司法更加公正透明,需要舆论更加理性监督,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不公时,选择相信法律,选择用建设而非毁灭的方式去推动改变。”
“暴力,永远不是答案。它只会带来更多的暴力和混乱。我们必须,也终将,学会在规则的框架内,解决我们的问题。这是唯一的出路。”
他的回答通过电波,传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案件移交检察院后,进入了漫长的司法程序。陈默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勘查现场,分析物证,追捕新的罪犯。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
他偶尔会站在办公室的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阳光明媚,人群忙碌,城市仿佛已经忘记了不久前的血色阴霾。但他无法忘记韩冬最后那个复杂的眼神,无法忘记网络上那些极端的声音,无法忘记那个拙劣模仿者留下的“替天行道”的匕首。
“正义”的诱惑是如此巨大,尤其是在面对显而易见的不公时。法律的路径有时确实漫长而曲折。如何才能让民众始终保持对法治的信仰?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命题。
虞倩拿着一份新案子的初步报告走过来,看到他站在窗边,轻声问:“陈工,还在想韩冬的案子?”
陈默回过神,接过报告,摇了摇头:“过去了。重要的是下一个案子。”
他翻开报告,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
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肩头的警徽上,折射出明亮而坚定的光芒。
乌云或许暂时散去,但天空从未真正平静。而他和他的战友们,注定是这片天空下,永不松懈的守夜人。
案件结束后的第三周,陈默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他重新投入到日常的刑侦工作中,分析指纹,追踪线索,审讯嫌疑人。但某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深夜独处时,韩冬那双混合着狂热与绝望的眼睛,以及那句“当底线之下已是万丈深渊时,坚守,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纵容”,总会在不经意间浮现。
这天下午,他正在整理结案报告,队长推门进来,脸色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