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不是药物,也不是摄影器材。
而是几本厚厚的、手写的笔记。
翻开笔记,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化学分子式、实验记录、药物效果观察……笔迹工整,条理清晰,与预告信上的打印字体不同,这是手写体!
而在其中一页,记录方雪所用药物配方的旁边,有人用红笔,写下了一个小小的、不易察觉的符号:
一个抽象的,如同丝线缠绕的标记。
而在标记旁边,还有一行更小的字:
「沉默,亦是共犯。」
陈默的心脏狂跳起来。
找到了!
这笔记的主人,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编织者”!他\/她不仅参与了药物的研制,甚至可能指导了孙国华的整个复仇计划!
“沉默,亦是共犯。”这句话,像是在说方雪,又像是在说……其他选择了沉默的人。
这个符号,这个笔迹,就是“编织者”留下的“丝线”!
“立刻进行笔迹鉴定!比对所有相关人员的笔迹!包括王桂芬的(如果能找到)、方雪、苏瑾,以及我们调查范围内所有可能的人!”陈默下达指令,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同时,他仔细翻阅笔记,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这个“编织者”身份的线索。
笔记内容显示,此人不仅化学知识渊博,对神经科学、药理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她似乎在用一种非常冷静、甚至近乎科学实验的态度,来设计这些“惩罚”。记录赵伟药物反应时,详细描述了他的饥饿感、脱水程度和意识状态的变化,像是在记录实验数据。
这是一个极度理性,又极度冷酷的人。
在笔记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小尺寸的黑白照片。
照片有些年头了,上面是两个人。一个是年轻时的孙国华,笑容腼腆。另一个,站在他身边,搂着他的肩膀,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面容清秀、眼神却异常沉静的年轻男子。
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
「与国华,摄于厂区暗房。愿真相不负时光。」
没有署名。
但这个年轻男子……他是谁?
照片上的年轻男子,成为了新的焦点。
他戴着黑框眼镜,面容清秀,眼神沉静,甚至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深邃。他与孙国华勾肩搭背,显得颇为亲密。背景是“厂区暗房”,结合之前发现的摄影相关线索,此人与孙国华在摄影方面有交集的可能性极高。
“立刻进行人脸比对!排查孙国华当年在机械厂的所有同事、工友,尤其是同样有摄影爱好,或者具备化学、理工科背景的年轻人!”陈默下达指令,同时将照片复印分发给所有组员。
笔迹鉴定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但由于样本有限,且笔记笔迹可能经过刻意修饰,比对需要时间。
陈默拿着那张照片的放大版,久久凝视。那个年轻男子的眼神,给他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冷静,专注,甚至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敏锐。这不像是一个普通工厂青年的眼神。
“厂区暗房……”陈默沉吟着。第三机械厂当年是大型国企,有自己的工会和俱乐部,拥有暗房并不奇怪。关键是,谁能使用它?
张辰很快带回了关于机械厂当年的一些信息。
“头儿,查到了。当年机械厂确实有个摄影兴趣小组,孙国华是成员。小组的指导老师,是厂里技术科的一个年轻技术员,叫……周巡。”张辰指着资料上的照片,“看,是不是他?”
陈默对比手中的照片——一模一样!就是这个戴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
周巡!技术科技术员!
技术科!这意味着他很可能具备化工、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工业润滑油的稳定剂来源,似乎也有了合理解释!
“周巡现在在哪里?”陈默急问。
“离开了。就在王桂芬失踪案发生后不久,孙国华毁容之前,周巡就辞去了机械厂的工作,据说是去南方发展了。之后就没有他的确切消息了。”
时间点如此巧合!就在王桂芬案发生后离开?
“查!动用一切资源,查这个周巡的现状!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离开机械厂后的所有轨迹!”陈默感到,他们可能终于摸到了那张蛛网的边缘。
与此同时,笔迹鉴定专家组传来了初步结果。
“陈队,经过初步比对,笔记本上的笔迹,与周巡留在机械厂人事档案里的少数笔迹样本,在书写习惯、运笔力度、间架结构上,存在高度相似性!基本可以认定,笔记本属于周巡!”
果然是他!
周巡!机械厂技术员,摄影爱好者,具备化学、机械知识,与孙国华关系密切,在王桂芬案发后不久神秘离开……
所有的条件,他都符合!
他就是那个隐藏在孙国华背后的“编织者”!
动机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帮好友孙国华复仇?从笔记中表现出的冷静和近乎实验的态度来看,似乎不仅仅是友情那么简单。那句“愿真相不负时光”,又透露着怎样的执念?
“立刻发布对周巡的通缉令!全国范围内缉拿!”李建国下令。
然而,通缉令刚刚发出不到两小时,陈默的手机,再次收到了那个匿名的号码发来的短信。
内容不再是文字,而是一张图片。
图片是在一个昏暗的、只有红色安全灯的环境下拍摄的,显然是暗房。照片中央,是一个化学实验用的搅拌器,里面装着某种半透明的液体。搅拌器旁边,放着一个小巧的、塑料的音乐旋转木马,与案发现场的那个一模一样。
而在图片的底部,用同样的红色,写着一行字:
「最后的显影,即将完成。」
最后的显影?他指的是什么?下一个目标?还是……他整个计划的终章?
陈默立刻将图片交给技术部门分析背景环境,试图找到拍摄地点。同时,他意识到,周巡知道他们找到了笔记本,知道了他的身份!他这是在宣告,他的计划还在继续,并且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