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黑丹空军基地的跑道上,金属的冷光与燃油的气息交织。
12 架伊尔 - 76mdS 运输机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机舱内满载着为北朝支援的物资、零部件等。
机组人员正进行起飞前的最后检查,机长瓦西里?科萨列夫抚摸着驾驶舱内的仪表盘,指腹划过那些伴随他飞过数十次任务的按钮。
“伙计们,这次航线不轻松,吐火罗上空有美军盯着,都打起精神。”
在运输机周围,36 架 mIGE-29 “海德拉” 战斗机已完成起飞,并在扎黑丹空军基地上空盘旋,等待伊尔-76mdS运输机加入编队。
双座型 “海德拉” 的后座舱内,武器系统官正调试综合侦察吊舱,吊舱的光学镜头缓缓转动,将周围的景象实时传回扎黑丹空军基地的指挥中心。
“塔台,‘钢铁洪流’编队请求起飞,目的地北纬 39 度,东经 125 度,航线已报备波斯空管。”
瓦西里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频道传到地面塔台。
片刻后,塔台回复:
“可以起飞,已确认航线畅通,注意吐火罗空域美军活动。”
引擎轰鸣声逐渐攀升,伊尔 - 76mdS 的四台 d-30Kp-2S涡扇发动机喷出淡蓝色尾焰,率先滑向跑道。
紧接着,待运输机们完成起飞后,36 架 “海德拉” 分成三队,12 架双座型紧贴运输机两侧,形成紧密的箱式阵型 —— 这种阵型能最大限度保护运输机,同时让每架战斗机的雷达覆盖相邻战机的盲区;另外 24 架则分成两组,在编队后方 10 公里处巡航,如同护卫的狼群。
当机队飞越波斯与吐火罗的边境线时,下方的景象骤然变化。
吐火罗南部的戈壁滩上,散落着被塔利班炸毁的美军悍马残骸,车身布满弹孔,玻璃碎片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
远处的村庄边缘,几名塔利班武装人员正扛着 RpG 火箭筒巡视,他们抬头瞥了眼空中的机队,却并未做出任何动作 —— 对他们而言,这些不属于美军的战机,暂时不是需要攻击的目标,当然,他们手里也没有毒刺或者针式,他们对此无能为力。
吐火罗东北部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此刻正被一种压抑的氛围笼罩。
基地外围的铁丝网旁,几具 IEd(简易爆炸装置)的残骸还未清理完毕,泥土中残留着黑色的爆炸痕迹。
两天前,一支美军巡逻队在基地外 3 公里处遭遇自杀式炸弹卡车袭击,6 名士兵当场阵亡,装甲车被炸毁的残骸至今还停放在维修厂,扭曲的钢板如同狰狞的伤口。
“该死的塔利班,这些 IEd 快把我们逼疯了。”
空军上尉米勒?琼斯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刚从一架 A-29攻击机上下来。
过去一周,他每天要执行 3 次对地支援任务,为陷入治安战的美军步兵提供掩护。
就在刚才,他还在喀布尔北部的山谷中,用机载12.7毫米机枪扫射了塔利班的隐藏据点,但返航时,机翼上仍被 AK-47 步枪子弹打出了两个小洞。
突然,基地的雷达站响起刺耳的警报。操作员艾米丽?卡特盯着屏幕,手指快速在键盘上敲击:
“长官,发现大型机队!12 架运输机,36 架战斗机,正向吐火罗北部飞行,速度 750 公里 \/ 小时,高度 8000 米!”
米勒立刻抓起对讲机跑向简报室,基地指挥官托马斯?威尔逊准将已站在沙盘前,眉头紧锁。
“波斯方面昨天通知过,泽尼斯塔尔的机队要过境吐火罗。但没想到规模这么大。”
准将指着沙盘上的航线。
“巴格拉姆是离他们最近的基地,必须派战机去伴飞监视,搞清楚他们运输机里装的是什么。”
“可是长官,我们的飞行员已经快撑不住了。” 米勒直言,“过去两周,光是应对塔利班的袭击,我们的调度就发生过混乱。现在再派战机去监视,万一发生冲突……”
“我知道情况艰难,但这是命令。” 威尔逊准将打断他,“总部的指示是‘保持克制,全程伴飞,记录机队动向’。泽尼斯塔尔不是软柿子,我们现在深陷治安战,不能再树敌。”
很快,6 架 F-15E “攻击鹰” 战斗机从机库滑出。
这些战机刚完成对地攻击任务的改装,机翼下还挂载着 GbU-38 精确制导炸弹,但为了应对空中情况,地勤人员紧急卸下了部分炸弹,换上了 AIm-120c 中距导弹与 AIm-9x 近距导弹。
米勒担任编队队长,坐在前座驾驶舱,后座的武器系统官马克?戴维斯调试着 AN\/ApG-70 雷达。
“队长,雷达已开机。”
“记住,只监视,不挑衅。” 米勒对着对讲机叮嘱其他飞行员,“总部说要克制,我们不能给泽尼斯塔尔任何动手的理由。”
引擎轰鸣中,6 架 F-15E 依次升空,朝着泽尼斯塔尔机队的方向飞去。
机舱内,米勒看着下方不断闪过的村庄与戈壁,心中满是无奈 —— 他们本该专注于打击塔利班,如今却要分心应对这支庞大的机队,就像一个人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左右为难。
吐火罗上空,8000 米高度的气流相对平稳。
伊尔 - 76mdS 运输机的驾驶舱内,瓦西里正通过舷窗观察周围的 “海德拉” 战机,通讯频道里传来双座型战机指挥官安德烈?德泽尔比的声音:
“机长,雷达发现 6 架 F-15E,从巴格拉姆基地起飞,正向我们靠近,距离 100 公里,速度 1165公里 \/ 小时。”
瓦西里点点头,调整了一下自动驾驶仪:
“按预案行动,双座型保持箱式阵型,保护运输机。另外 24 架分成两组,一组减速拦截,一组爬升至
米高空警戒。”
安德烈立刻传达指令。
原本在编队后方的 24 架 “海德拉” 瞬间变换阵型:12 架战机关掉加力燃烧室,速度降至 600 公里 \/ 小时,缓缓向后方调头,如同张开的双臂;另外 12 架则打开加力,机身下方的尾焰变成明亮的橙红色,快速爬升至
米高空 —— 这个高度既能避开 F-15E 的初始拦截航线,又能在突发情况时迅速俯冲支援。
米勒的 F-15E 编队很快接近泽尼斯塔尔机队。
通过雷达,他能清晰看到对方的阵型:12 架运输机在中间,12 架战斗机紧贴两侧,还有 12 架正在后方减速,另外 12 架则消失在雷达的高空区域。
“不对劲,他们在变阵。” 米勒皱起眉头,“戴维斯,注意后方那 12 架战机的动向。”
就在 F-15E 距离泽尼斯塔尔机队还有 30 公里时,后方的 12 架 “海德拉” 突然加速,从两侧包抄过来。
米勒猛地握紧操纵杆。
“他们想干什么?保持编队,不要散开!”
但已经晚了。
12 架 “海德拉” 如同精准的猎手,以每秒 50 米的速度接近,很快将 6 架 F-15E 包围在正中央。
米勒通过舷窗望去,右侧的 “海德拉” 距离他只有 100 米,飞行员正对着他做出一个国际友好手势 —— 伸出你的中指,意为 “替我向你的母亲问好”。
“队长,他们把我们包围了!” 一名年轻的 F-15E 飞行员紧张地喊道,“高空还有 12 架,我们被前后夹击了!”
米勒深吸一口气,按下通讯按钮,试图与对方沟通:
“泽尼斯塔尔战机,这里是美军 F-15E 编队,我们奉命执行伴飞监视任务,无意挑起冲突。”
但通讯频道里没有任何回应。
安德烈坐在双座型 “海德拉” 的后座,看着雷达上被包围的 F-15E,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知道美军此刻的处境 —— 深陷治安战,根本不敢开战。
“伙计们,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了。记住,只有我们欺负别人,没有别人欺负我们,我们泽尼斯塔尔做事,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