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夏侯语、丁婧妍、郭子姌三人带着未名等女卫,快步踏入议事大厅。急促的脚步声搅动气流,厅内烛火应声摇曳,墙上悬挂的刀枪剑戟影子随之浮沉,忽明忽暗间,映得满室光影斑驳。
丁婧妍一眼便望见立于厅中的曹子曦,当即加快脚步上前,伸手抚上她的后脑勺,语气里满是真切的关切:“子曦,你没事吧?”她分明记得方才郭子姌为拦阻曹子曦,那一掌落得极重,此刻指尖触到皮下微肿的触感,心头的担忧更甚。
曹子曦轻轻摇头,目光转向郭子姌,语气诚恳:“真的没事。子姌打得对,方才我一时冲动,若真按那念头行事,只会让局势愈发棘手,后果不堪设想。”
郭子姌听了这话,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仿佛卸下肩头千斤重担,脸上浮现出释然的神色。方才动手时她心中满是忐忑,生怕曹子曦记恨,此刻见她如此明事理,悬在心头的石头才算彻底落地。
夏侯语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开口:“子曦,眼下正是危急关头。乌桓骑兵在城外肆虐,城中百姓惶惶不安,你急召我们前来,定有要紧事吩咐吧?”
曹子曦从怀中取出一个青竹筒,递到众人面前:“你们看这个。”
夏侯语接过竹筒,拔开塞子凑近轻嗅,眉头微蹙着疑惑道:“这是烟火?但气味比寻常烟火浓重得多。”
曹子曦脸上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正是从烟火改良而来,但其威力要比普通烟火强上十几倍!”
郭子姌闻言大惊。她深知烟火的威力,若再强上十几倍,那破坏力简直难以想象。她难掩激动地说道:“这么说来,这东西用在战场上,岂不是能不费一兵一卒便杀伤敌人?”
曹子曦点头确认。夏侯语见状,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朗声笑道:“好!曹子曦,你这些年研究的物件里,数这个最顶用!”
曹子曦无心玩笑,神色一凛,沉声道:“稍后我亲率五十名女卫去城外解救被掳的百姓,待我回城后,你们立刻关闭城门,到时候就让乌桓人尝尝这火药的厉害!”
“听令!”众人齐声应道,脸上皆露出振奋之色,仿佛已望见击退敌军的曙光。
曹子曦又补充道:“但这火药筒的事,除随我出城的女卫外,暂时不可让其他人知晓。眼下城中局势复杂,需得谨慎行事。”
夏侯语三人对视一眼,瞬间领会了曹子曦的意图,当即转身退下,各自着手安排事宜。片刻后,大厅中便只剩下曹子曦与甄宓二人。
曹子曦走到甄宓身边,语气带着担忧:“宓姐,城外凶险,刀剑无眼。你就留在此地,不必随我同去。届时混战起来,我怕无暇顾及你。”
甄宓淡然一笑,眼神却异常坚定:“子曦,你是了解我的,我说出的话,从来没有不算数的。”,言外之意再分明不过——她要与曹子曦共进退,同生共死。
曹子曦心中一暖,伸手拉住甄宓的手,望着她的眼睛说道:“好,宓姐,那我们便一同去。”,两人相视一笑,无需更多言语,彼此的心意已然明了。
片刻之后,夏侯语已按曹子曦的吩咐将人员召集到位。校场上,五十名女卫英姿飒爽,无极县县兵与甄氏子弟兵列队整齐,众人皆肃立等候,静听曹子曦发号施令。
曹子曦走到队伍前,目光扫过众人,高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城外乌桓骑兵残杀我族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自汉武帝北击匈奴以来,外族虽暂敛锋芒,却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一心想要取而代之。若今日我们选择退让、无动于衷,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长此以往,我大汉危矣!”
这番话如同一簇火种,瞬间点燃了众人心中的怒火。校场上的士兵个个面露愤色,紧握手中兵器,恨不能即刻冲出去与敌军厮杀。
曹子曦见状,继续说道:“现在我要组建一百名死士,由我亲自带队,出城与乌桓骑兵决一死战,为被掳的族人争一线生机。目前已有五十名女卫,还需五十人。”
“我愿意!”,话音未落,便有人高声响应。紧接着,“我愿意”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校场。
甄肃见状,上前一步,高声喝道:“甄氏男儿何在!”
“在!”,甄氏子弟兵齐声应答,声音洪亮,充满力量。
“这是我们世代居住的城池,我们不守护,谁来守护?”,甄肃目光如炬,沉声道,“听我口令,家中是独子的,向前一步!”
令下之后,甄氏子弟兵队列中一片寂静,无一人挪动脚步。曹子曦见此情景,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道:果然如甄逸所言,这些子弟兵个个有血性,确实可用!
甄肃加重语气:“我知道你们都想上阵杀敌,但这是命令,快!”
这时,子弟兵中才缓缓走出一群人。甄肃看了一眼,发现其中竟有半数是独子。他深吸一口气,对剩下的人说道:“好!余下的人,随我一同为族人杀出一条血路!”
“杀!杀!杀!”,校场上顿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士气高涨,直冲云霄。
曹子曦望着这群热血沸腾的子弟兵,又看了看身边的甄宓,轻声道:“宓姐,甄氏子弟果然不凡!”
甄宓眼中闪过一丝自豪,轻声回道:“那是自然”
曹子曦微微一笑,转向众人,高声下令:“所有死士听着,出城之后,必须严格听从我的命令,违令者,按军法处置!”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震四野。
随着一声令下,曹子曦带领队伍,朝着城门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