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对方一反常态这么热情,杨建心里直犯嘀咕。往日里抠门计较的闫阜贵,今天竟点头哈腰喊自己主任,准没好事。
杨主任,有个小事想请您帮帮忙。
闫阜贵搓着手赔笑。
杨建扫了眼他空荡荡的双手,冷笑道:您这求人办事连包烟都舍不得带?免开尊口吧。
想占便宜可没那么容易。
您别急,我这就回家拿......
用不着!
杨建蹬着自行车头也不回往里走。
任凭闫阜贵在后面连声呼唤,他压根没停下。直到听见身后传来重重叹气声,嘴角才扬起一抹讥诮。
进了中院,正瞧见贾东旭带着儿子在门口玩耍。见杨建过来,贾东旭立刻拉着孩子往屋里躲。
杨主任好!
周围邻居纷纷问候。
大伙儿都好。
杨建春风满面地应着,目光扫过那对仓皇躲闪的父子,笑意更深了几分。
屋里传出贾张氏尖利的骂声:
神气什么!我儿子早晚也能当上主任!
妈您消停会儿,贾东旭急得直跺脚,他现在可是实权主任,回头给我穿小鞋就全完了!
贾张氏顿时蔫了声,虽然满肚子不服气,终究没敢再言语。
没意思。
杨建轻哼一声,推车走向自家屋子。
杨建瞧见贾东旭进屋,低声念叨了几句。
刚才他故意提高嗓门,就是想逗逗贾东旭,谁料这小子完全不搭茬,实在无趣。
转头瞥向易忠海的屋子,那老家伙原本还坐在屋里,一见自己看过去,立马缩回屋内,连眼神都不敢对上。
傻柱家门紧闭,八成又出去给人帮厨了。
自从马华当上主厨,连招待小灶的活儿都揽了过去,再加上有李承德撑腰,傻柱没办法,只能四处帮厨才能捞点剩菜带回家。
这事儿,马华之前和杨建提过一嘴。
见院里没什么人能逗弄,杨建便慢悠悠往后院走去。
刚进后院,马晓灵就迎上来道贺。
“杨建弟弟,听说你当上新车间主任啦,还是两个车间的主任,真厉害呀!”
说着说着,她忽然觉得这话听着有点怪怪的,多半是那天和周晓白看电影时,那丫头一句“弟妹”闹的。
“谢谢晓灵姐。”
杨建淡然一笑。
余光扫向屋里缩着的许大茂,不用想也知道,这怂包为了躲打,拿这消息转移马晓灵注意力。
可躲得过今天,躲不过明天,迟早还得挨顿捶。
“晓灵姐,我先回屋做饭。”
他干脆利落道别。
“行,那你忙!”
马晓灵摆摆手。
杨建点头离开,路过刘家时,见大门紧锁,估摸着刘海忠又在屋里生闷气。
也是,一心想当领导,结果被曾经瞧不上的人一次次压过,不窝火才怪。看来刘光天和刘光福今晚又得倒霉。
他径直回屋做饭,没再多耽搁。
没过多久,饭菜上桌,刚动筷子——
“杨主任!”
“杨主任!”
闫阜贵拎着礼物登门,身后跟着闫解成,父子俩满脸堆笑。
“三大爷,你这是踩着饭点儿来的吧?我这饭可只煮了自己那份,没打算招待客人。”
杨建放下筷子,语气不咸不淡。
桌上菜量一目了然,他本就没预备多余碗筷。眼下闫阜贵父子掐着饭点上门,他自然懒得客气。
“杨主任您先用饭,我们等着就行。”
闫阜贵讪笑着坐下,顺势将拎来的西凤酒和中华烟搁在桌角。闫解成也跟着坐下,两手局促地搓着膝盖。
瞥见那烟酒,杨建鼻腔里轻哼一声。
这点东西就想糊弄人?当干部这些年,什么阵仗没见过。他照旧慢条斯理扒饭,连个眼风都没往旁边扫。
饭香在屋里飘了一刻钟。闫阜贵喉结滚动了好几回,闫解成更是盯着空碗直咽口水。但两人愣是没吱声,活像两尊泥塑。
直到杨建撂下碗筷抹嘴,闫阜贵才搓着手开口:“杨主任,实不相瞒,这次是为解成工作的事。听说您管着新车间,看能不能给安排个差事……”
说着从内兜摸出五张十元票子,顺着桌面推过去:“这点心意,您千万收下。”
突然改口叫起“杨建”,话里话外透着邻里情分。闫解成赶紧帮腔:“杨哥,您多关照!”
杨建瞅着那叠钞票眉梢一挑——老闫这回倒舍得下本。
“行吧。”他弹了弹烟灰,“这事我记下了。”
我帮你
行吧,明天跟我一起去厂里,我跟杨厂长说一下。开工得等车间建好,起码要等几个月,没那么快。
杨建,谢谢你。几个月就几个月吧,反正解成都等这么久了。闫阜贵道谢。
谢谢杨哥!闫解成也跟着说。
毕业后他一直做临时工,总算有了份正经工作,来之不易。
小事。杨建摆摆手。
那我们就不打扰了,先回去了。闫阜贵告辞。
回吧。杨建挥手道别。
父子俩一出门,闫阜贵就说:说好了,这50块钱你得还我。以后工资每月上交5块,再还5块欠款,知道吗?
知道了,您都说多少遍了!闫解成无奈。
杨建听见不禁失笑,羊毛果然出在羊身上。难怪老闫这么大方。
不过这与他无关了。他把钱、酒和烟收进系统空间,就去洗漱了。
刘家这边,二大妈匆匆进屋,看见满脸怒气的刘海忠:他爹,听说杨建当上车间主任了。要不带点礼去求求他,给光齐安排个工作?
她现在对杨建没意见了,为了儿子的工作,希望丈夫能去求人。
他当个车间主任哪有权安排工作?分工作是街道办的事。光齐是高中生,进新车间没问题。刘海忠不屑道。
显然,他拉不下脸去求杨建。
劝说 **
屋内气氛凝重,刘光齐虽清楚求助杨建能提升入职几率,却倔强地不愿服软。
要不...
二大妈欲言又止。
女人家别插手!把地板擦干净!
刘海忠厉声喝止。二大妈只得沉默着拾起抹布。
两个弟弟迅速溜回房间躲避父亲的怒火。刘光齐倚在墙角出神,指尖无意识地划着木椅纹理。
次日清晨
轧钢厂大道上,崭新的自行车链条发出轻快的声响。闫解成卖力蹬着踏板,兴奋得鼻尖冒汗:
杨哥,这新车骑着真带劲!
凑合。
杨建简短回应。今天他特意让闫解成负责骑车——带个大男人赶路实在费力。
待会你自己回去。
没问题!这点路不算啥。
闫解成爱惜地摩挲着崭新把手,眼睛弯成月牙。
轧钢厂大门前
停好车后,杨建带着闫解成直奔车间。还没走到目的地,就听见谢全才洪亮的招呼声。
这是我侄子谢振华。
谢全才引荐身旁的年轻人时,目光在杨建与侄子之间来回扫视,不禁暗叹同辈人之间的天壤之别。
四百二十
行,这就去寻723厂的杨厂长!
杨建点头应道。
振华,凡事要听平子的安排。
谢全才嘱咐道。
明白!
谢振华立即应声。
话音刚落,杨建已抬脚往厂长办公室走去,身后跟着谢振华与闫解成。
转眼三人已至办公室门口。
此时杨厂长正在批阅文件,抬头见杨建领着两人进来,随口问道:
带这二位是?
厂长,这是我师傅家的侄子,同院的兄弟。他们想谋份差事,听说新车间要招工,您看能不能关照...
杨建单刀直入说明来意。
说着将准备好的西凤酒、中华烟和六颗梨子摆在桌上——这些伴手礼他早有准备,一直揣在包里带来。
人情往来的规矩,他自然是明白的。
这事好办。我让人事科安排入职,年后等街道通知。这些东西你拿回去。
杨厂长爽快应承。
厂长,些微薄礼,您就收着。
杨建坚持道。
厂长没再推辞,拨通电话让人事科来领人。待二人离开后,只留下了那六颗梨子,将烟酒推回:
这就够了。
语气不容商量。
听您的。
杨建只得收起烟酒。
往后有事直说,不必客气。
杨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
成,都听厂长的!
杨建笑着应承。
熟悉杨厂长的脾气,他特地带了六个大白梨,料定对方会挑一个收下。
没一会儿,谢振华和闫解成就办完手续回来了。
杨厂长,他俩的入职都安排妥了。人事科的人汇报道。
杨厂长点点头。
杨厂长,那我先告辞了。杨建起身准备离开。
路上慢点。杨厂长挥手示意。
杨建领着两人出了办公室。
手续都办好了,我得回去干活,你俩自行回家吧。刚出门他就交代道。
多谢杨哥(主任)!两人异口同声地道谢。
杨建没再多说,转身直奔研发部。
取了设计图纸,他立刻赶到零件加工区着手改造钳工设备。图纸早已绘制完成,只差实际操作。
离春节放假只剩七天,他必须抓紧完成改造,确保开年后能全面升级车间。他叫来曹大雨和宋子旭帮忙,人多干活效率更高。
五小时后,设备改造终于完成。
杨建启动机器测试,发现运行更平稳,震动明显减弱,零件合格率大幅提升。他满意地点点头——通过在关键部位增加三角形支撑结构,成功增强了整体稳定性。
若想进一步改进,就得重新设计整套设备了,这可不是简单加固就能解决的。
杨主任,效果如何?曹大雨凑过来问。
很成功,我去车间实地测试,没问题的话就全面推广。杨建卷起图纸说道。
(
杨建答道。
“太棒了!”
曹大雨和宋子旭满脸欣喜。
两人对这个消息兴奋不已,用不了多久,他们的事迹就会传遍整个轧钢厂。
杨建二话不说,拿着图纸直奔车间。尽管还不到三点,他已经等不及了。
“杨主任,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吕水田见他出现,略显意外。
“吕主任,我改良了钳工机械的设计,稳定性能显着提升,零件的成品率会大幅度提高。”
杨建解释道。“之前在研发部的小型机械上测试成功,现在想拆一台大型机械进行验证,不知道行不行?”
拆大型设备必须经过吕水田的同意,他可不能自作主张。
“当真?”
吕水田目光闪动,心中盘算着风险。要是拆装过程 ** 了差错,厂里的损失难以估量。
“千真万确,实验已经通过了。”
杨建语气笃定。
他稍作停顿,补充道:“吕主任,如果您不便做主,我们可以一起去请示杨厂长。”
“好,这就去!”
吕水田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