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传来石头摩擦的声音,张定远立刻抬手大喊:“趴下!”
话音刚落,一块巨石从峭壁滚下,砸在队伍前方,碎石四溅。两名士兵被气浪掀翻,退路被断。一支劲箭擦着张定远的肩膀射过,他反手拔剑,将第二支箭格开。
短笛三声响起,传令兵迅速打出旗语。前队盾牌手立刻合拢,藤牌交错成墙,挡住上方落下的石块和冷箭。弓手快速攀上左侧岩坡,朝岩石缝隙连射数箭,逼退几名藏匿的倭寇射手。
张定远站稳脚跟,扫视四周。山道狭窄,两侧陡坡密布树丛和岩缝,敌人居高临下,明军只能被动防守。火铳因空间受限无法展开齐射,近战兵力又被地形切割,难以集中。
他点出二十名精锐,“跟我来。”
绕向右翼陡坡,借密林掩护前行。刚行十步,三名倭寇武士从侧方扑出,刀光一闪直取咽喉。张定远侧身避让,长剑刺入对方胸口,抽剑时顺势横扫,逼退第二人。剩下一人被两名亲兵夹击,片刻后倒地。
三人死后,张定远发现他们身穿改良皮甲,刀柄刻有暗纹,行动配合默契。这不是普通倭寇,是山本的精锐。
继续推进,小队抵达一处凸起哨位。两名倭寇正在敲锣,声音低沉有节奏。张定远瞬间明白——这是指挥信号,各路伏兵靠它协同进攻。
“毁掉铜锣。”
亲兵冲上前,一刀劈裂锣面。敲锣者被斩杀,另一人跳崖逃走。张定远未追,下令搜查周围。在一块岩石下找到半张作战图,上面标注了山谷内的多个埋伏点。
此时主阵方向喊杀声加剧。张定远赶回前线,见倭寇主力已从山谷深处涌出。人数不下两百,列成“雁行阵”,左右包抄,中间突进。每人都披轻甲,手持双刀,步伐统一,攻势凌厉。
明军火铳组连发三轮后停火。枪管过热,无法继续射击。近战组被迫接敌,双方在窄道上肉搏。刀剑相撞,血溅石壁。一名火铳手刚装填完毕,被倭寇从高处跃下砍中后颈,当场倒地。
张定远亲自带队压阵,长剑连斩两人。他左臂被划伤,未包扎,血顺着袖口滴落。刘虎不在身边,他只能自己掌控全局。
战局僵持。倭寇不退,明军难进。每一寸推进都要付出伤亡。而敌人似乎越打越多,不断从侧翼岩洞和密林中增援。
张定远退回高地,喘口气。他蹲下查看一具倒下的倭寇尸体。铠甲内衬绣着一个“山”字,靴底有防滑凹槽,显然是长期在此活动的老巢部队。这些人熟悉地形,以逸待劳,早有准备。
他抬头看战场。倭寇利用高地分层设防,每处隘口都有伏兵呼应,形成连锁防御。一旦某处受攻,邻近据点立刻支援。明军若强行突破,必遭围歼。
正思索间,左侧山坡传来一声枪响。一名攀爬中的明军士兵肩膀中弹,摔下岩壁。张定远冲过去查看,发现是己方火铳误射。
“谁开的枪?”
一名火铳手举手,“我……我以为他是倭寇。”
那人指着山坡上的黑影。但那身影穿着明军制式皮甲,只是背对着。刚才光线昏暗,误判了目标。
张定远喝道:“以后开火,必须队长确认!各组竖红布条为标识,没绑的不准靠近!”
传令兵立即传达命令。各队开始在手臂缠上红布,火器组暂停射击,等待统一指令。
混乱暂时控制。但战斗仍在持续。倭寇抓住空档再次推进,雁行阵中央突入,逼得明军后撤五步。一名旗手被杀,战旗倒地,被踩进泥里。
张定远亲自拾起旗帜,插在高处岩石上。他站在旗下,大声喊:“守住这条线!谁也不准后退!”
士卒们重新稳住阵型。弓手压制高处,长枪兵结盾前推,火铳组冷却后恢复点射。战况再度胶着。
张定远站在前线,目光扫过敌阵。他注意到倭寇每次进攻前,都会有人挥动小旗示意。指挥官藏在后方,位置隐蔽。而且他们的换防极其有序,受伤者退下,生力军立刻补上,毫无混乱。
这不是乌合之众。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作战单位。
他低头看地图。刚才缴获的那张图显示,前方三百步有一处岔谷,通往主峰背面。如果能绕过去,或许可以切断敌军后路。
但现在不能动。一旦撤兵重组,敌人会趁势猛攻,阵型必崩。
他必须等一个机会。一个敌军调度出现空档的瞬间。
传令兵跑来报告:“右翼发现新脚印,通向北侧岩洞。”
张定远点头,“派两个人去探,别深入。回来立刻报我。”
他转身查看火铳组情况。八支火铳还能用,弹药只剩两匣。弓手箭矢不足三十支。伤员已有十七人,其中六人无法行走。
时间拖得越久,对明军越不利。
他盯着倭寇阵型,观察他们的节奏。每一次进攻间隔约两盏茶时间,期间由小股斥候骚扰,试探防线弱点。
第三次进攻结束,倭寇缓缓后撤。张定远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这是诱敌之计。
他叫来传令兵,低声吩咐:“通知各队,下一波攻击来临前,所有人原地休息,保存体力。火铳手检查枪管,弓手换新弦。等我命令再动。”
他自己靠着岩石坐下,闭眼片刻。耳边是伤员的呻吟、武器的碰撞、远处的鸟鸣。他强迫自己冷静,把所有信息重新梳理。
地形、敌情、兵力、装备、节奏。
突然,他睁开眼。
倭寇每次撤退,都是先收两侧,再退中军。指挥官总是在最后撤离。这意味着,他的位置一定在中军后方,靠近一条可快速撤离的小路。
只要找到那条路,就能锁定目标。
他起身,拿起望远镜。透过树林缝隙,他看到后方山坡有一道浅沟,像是被人踩踏出来的路径。沟边无草,泥土松软,明显常有人走。
就是那里。
他正要下令侦察,忽然听见前方一阵骚动。
一名倭寇尸体被翻动时,怀里掉出一个小木盒。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铁质令牌,正面刻着“先锋”二字,背面有个“山”字印记。
张定远拿在手里,仔细看。这不只是身份证明。这是指挥信物。持有者可在战场上调动部分兵力。
他抬头望向敌阵后方。那个指挥官,一定还带着另一枚。
如果能夺下它,就能扰乱敌军指挥系统。
他召集五名最精锐的亲兵,压低声音:“我们从左坡绕上去。目标不是杀敌,是抓那个挥旗的人。活捉或夺令,必须做到。”
亲兵点头。五人迅速绑紧装备,摘下红布条,换上缴获的倭寇外衣。
张定远最后看了一眼主阵。火铳组已整备完毕,弓手就位,长枪兵列阵等待。所有人都知道,下一波战斗即将开始。
他深吸一口气,抬腿迈出第一步。
左脚刚踏上山坡,右手握住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