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之嘴角一抽 ,“王爷,这小的怎么会知道啊。”
赵构拍了拍脑门,“也是,你怎么会知道。”
若是,先生,他会怎么说呢?
接下来的半个月,赵构上着十几年如一日的课程,好似那几天只是他平静生活中投下的一枚石子。
东宫
赵桓看着底下的侍卫,一脸的幸灾乐祸,“打听清楚了,九弟真的将谢学士气走了。”
“是,太子,听康王府的小厮说,半月前,谢学士为康王讲解经义,谁知竟惹怒谢学士,谢学士打了康王后,怒而回府。”
“哈哈哈哈,九弟啊九弟,你现在也体会到兄长的待遇了。”
孤就知道九弟也受不了谢珩,伸了伸左手,他仿佛感觉那直击灵魂深处的疼痛。
想起近日在自己面前和蔼可亲的夫子,赵桓满意的点点头。
这才对嘛。
他可是太子。
小七两只翅膀捂住耳朵,听着谢府上空的噪音。
可怕,都怪赵构,没事惹宿主生气,让宿主闲了下来,竟然开始学古琴。
还好宅子够大,不会影响别人。
小七叹了口气,张开翅膀飞了下去,“宿主,放弃吧,你就没有这个音乐细胞。”
亭子里的谢珩停了下来,没好气的看了小七一眼,“就那么难听。”
小七连连点头,“宿主,你要是真喜欢的话,我花我的积分给你兑换一个古琴精通技能。”
谢珩沉默片刻,“也行。”
小七豆豆眼明显的向右上角看了一下,一千积分给谢珩兑换了一个古琴精通技能。
听着耳边传来的仙乐,小七表情陶醉起来。
这才对,之前那些是什么。
“宿主,那些人你都不见吗?”
谢珩整理好拜帖,放在一边,“不见。”
谢珩不耐烦应付那些人,吩咐管家开始闭门谢客。
汴京官员背后蛐蛐谢珩。
“你们知道吗?那位谢大人不教康王了,听说被气的差点辞官,但被蔡相按捺了下来。”
“这位也是神了,打了太子又打康王,官家竟没有发落。”
“可能官家也怕被……”
旁边官员立马捂住他的嘴,“呜呜,,放手。”
“你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说。”
“不过那谢珩气质凌厉,那天我看蔡相都躲着他走,你说是不是……”
“你扯我干嘛?”
“后面。”
那官员向后一看,蔡京一脸菜色,正盯着他们。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直呼完了。
蔡京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二人,慢悠悠的走了过去。
完了,背后说人坏话被人听到该怎么办?
他们不会被穿小鞋吧。
蔡京想起那日看到谢珩的场景,心中一凛,尤其是他和官家躲在门外,看着谢珩一脸冷漠的打了太子十教鞭。
谢珩冷眼扫过来时,他总感觉自己灵魂深处某种记忆在复苏。
想起两个官员说的话,蔡京深呼了口气,这位在清流中影响力还是很强的,六元及第的状元郎,落魄时一幅寒梅图,至今被陛下私藏于宣和殿。
多少人都想跟他结交,可此人一向严肃清高,将所有人都阻挡在门外。
蔡京有些捉摸不透此人。
若是别人,他处置了也就处置了,可此人,陛下很是欣赏,在士林中声名颇丰,且不恋权势,一心教导皇子。
他真是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此人颜色好,陛下常召他入宫手谈。时不时赏赐于他,这么多年,他就没见过官家如此欣赏一个人。
当初自己投官家所好,小心钻研才有今日的地位,可此人却是一副清高无暇的样子,真是让人碍眼。
不行,也许此次康王的事能助我一臂之力,这么想着,蔡京朝宣和殿走去。
赵佶看着墙上的寒梅图,隐隐闻到雪天梅花的香气萦绕在鼻尖。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好句好句啊,谢卿大才。”
童贯弯着腰,在一旁谄媚的笑道,“陛下,谢学士怎么能比得上您呢?您的瘦金体可是风靡大宋。”
赵佶嘴角上扬,心情很是愉悦。
“你个老小子,过了,下不为例。”
赵佶走到书桌边,写下这一句诗,有些遗憾,“可惜谢卿之后便再无画作。”
童贯眼中闪过一丝寒意,随即隐藏在深处,“官家,奴婢听闻近日谢学士闭门谢客,说不定会有新作。”
赵佶眉目间闪过一丝疑惑,“谢卿不是去教导构儿了吗?怎么会闭门谢客。”
童贯恭顺的站在一旁,“这,奴婢便不清楚了。”
这时,一个小太监低头走了进来,“官家,蔡相公求见。”
赵佶低头构思着寒梅图,“让他进来。”
“是。”
蔡京进来时,和童贯对视一眼,童贯微微点头。
“臣拜见官家。”
赵佶停下笔,“元长,来,看看朕构思的寒梅图 ,可有谢卿几分风采。”
蔡京缓步走到书桌边,见几朵呼之欲出的梅花飘然落于纸上。
蔡京先是一脸震惊,然后钦佩的行礼,“官家画技超然,这梅花像是真的,臣好似能闻到一缕梅香,沁人心脾,久久不散。”
“哈哈哈哈,看来朕的练习还是有成效的。”
“对了,元长,你不是在处理朝政吗?怎么有空来见朕。”
蔡京后退两步,从袖中拿出一封奏疏。
“官家,谢学士上书辞去康王学官一职,臣不知如何决断。”
童贯接过奏疏,双手恭敬的呈给赵佶。
了了数字,赵佶都能看出谢珩的气愤。
赵佶轻笑两声,“谢卿脾气还是那么倔,既然谢卿不喜赵构,辞就辞了吧。”
虽然早有预料,但蔡京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浮现出一丝无力。
自从谢珩入朝后,官家对此人便无限宠信。
无论自己如何摸黑,都没有动摇谢珩在官家心中的地位。
赵佶将奏折随手一扔,“元长,来和朕探讨一番这寒梅图。”
蔡京心中一哽,不就是张寒梅图,官家有必要研究那么久。
“是,官家。”
虽然心里在腹诽,但蔡京还是从善如流的走到了赵佶的身后,和赵佶谈论起那幅看了无数次的寒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