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尽起大军,以报父仇之名,兵发徐州,所过之处“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的惨烈消息,如同裹挟着血腥气的瘟疫,随着逃难的流民与惊慌的商旅,迅速传到了幽州蓟城。
刺史府议事厅内,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寒意。
刘备手持细作与流民口中汇总的急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脸上惯有的温润仁厚已被前所未有的震怒与不忍取代。他猛地将绢布拍在案上,声音因激动而带着颤音:“曹孟德!报仇雪恨,人子本分!然徐州百姓何辜?竟行此屠城灭邑、泗水断流之暴行!此非讨逆,实为虐杀!我等岂能坐视?!”
他环视麾下文武,目光灼灼:“我意已决,当速整兵马,南下驰援陶恭祖,以解徐州之危,拯黎民于水火!”
“主公不可!”
“大哥三思!”
张飞、赵云等将领,以及戏志才、田畴等文臣几乎同时出言。并非他们不同情徐州百姓,而是站在幽冀集团的利益角度,此举风险太大。
张飞性急,率先嚷嚷道:“大哥!那陶谦老儿跟咱没啥交情,曹操这会儿正杀红了眼,咱们凑上去,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万一赔了夫人又折兵,俺老张可不干!”
赵云相对沉稳,抱拳道:“主公,曹军势大,锐气正盛。我军新得幽冀,青州归来将士亦需休整。仓促远征,后勤难继,若陷入徐州战局,恐幽冀根本动摇。”
谋士戏志才轻摇羽扇,冷静分析:“主公仁德,天下皆知。然此时直接介入徐兖之争,实为下策。曹操挟恨而来,名分上占着为父报仇之理,我军若强行干预,恐师出无名,反遭其噬。陶恭祖能否坚守,犹未可知。一旦我军南下,北疆空虚,若塞外胡虏或辽东公孙度趁机来犯,如之奈何?”
田畴也补充道:“志才先生所言极是。我军当下要务,乃是巩固幽冀,消化青州之役所得人口粮草,内修政理,外筑边防。此时与曹操硬撼,非智者所为。”
厅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即刻出兵。刘备虽心有不甘,却也知道众人所言俱是实情,他并非莽撞之人,只是那泗水断流的惨状在他脑中挥之不去,让他心如刀绞。他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张珩。
张珩身姿挺拔如松,站在那里自有一股沉静的气度。他感受到刘备的目光,缓缓抬起头,脸上并无众人般的急切或忧虑,反而带着一种洞察局势的从容。
“大哥,诸位,”张珩开口,声音平稳,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曹操暴虐,人神共愤,徐州之难,我等同悲。救援之心,不可无。然如何救,何时救,却需斟酌。”
他走到厅中悬挂的巨幅地域图前,手指先点在徐州的位置,随即向上移动,落在了与徐州北部接壤、如今势力空虚混杂的青州之上。
“曹操倾巢而出,其兖州后方必然空虚,然我军直接攻兖,路途不近,且无足够名分,易引天下非议。”张珩的手指在青州区域画了一个圈,“诸位且看,青州,地处要冲,北接我幽冀,南临徐州,东濒大海。自黄巾之乱后,此地宗帅林立,黄巾余党蛰伏,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如同一盘散沙。”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刘备脸上,语气笃定:“曹操南下,无力北顾,此正乃天赐良机,让我等经略青州!青州民风彪悍,多有豪杰,且土地肥沃,若能得其地,抚其民,则我幽冀侧翼无忧,更能与徐州北部连成一片!”
“可是,承霸,”刘备皱眉道,“无故兴兵青州,岂非与曹操行径无异?亦失民心。”
“大哥所言极是,”张珩颔首,“故,我等并非无故兴兵。只需静待时机。”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青州局势混乱,黄巾余孽、地方豪强、乃至北海孔文举这等名士,彼此制衡。一旦平衡打破,譬如,有大规模黄巾复起,围攻郡县,或是地方势力相互攻伐,危及北海此等紧要之地…届时,孔北海乃天下名士,若其遣使求救,我军以盟友或汉室宗亲之名,出兵助其平乱,安靖地方,岂非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他稍微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引导:“我听闻北海郡中,便有义烈之士,如东莱太史慈等,皆乃当世豪杰,若因我军义举而来相投,更是如虎添翼。一旦我军在青州立足,便可观徐州之变。若陶谦能守,我军在青州,可对曹操形成侧翼威胁,迫其分兵,此为‘围魏救赵’之策;若陶谦不支…一个毗邻青州、且饱受战火、渴望仁政的徐州,其未来,或许将有新的选择。”
张珩没有把话说尽,但在场如刘备、戏志才等人都已明白其深意——经略青州,进可呼应徐州,退可巩固幽冀,乃是一步活棋,将被动救援化为主动开拓!
戏志才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赞叹:“妙啊!承霸将军此策,高瞻远瞩!以青州为棋眼,盘活整个东南局势!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更兼赢得名声与实地,志才佩服!”
田畴也捻须点头:“占据青州,则我幽冀有山河之固,战略态势大为改善!且出兵有名,不负主公仁德之心。”
张飞虽然对里面的弯弯绕绕不太明白,但听到能打仗,还能可能收猛将,立刻来了精神:“三哥这主意好!先去青州,揍那帮不听话的,帮了孔夫子,还能盯着曹操!比直接去拼命强!”
赵云也颔首道:“三哥之策,沉稳老练,进退有据。云附议。”
见麾下核心意见已趋统一,刘备心中翻腾的焦虑渐渐平复,被一种更为宏大的图景所取代。他深知张珩此策,既全了他的仁德之心,又为集团开辟了更广阔的未来。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毅起来:“好!便依三弟之策!翼德、子龙,加紧整训兵马,储备粮草,随时待命!子泰,幽州内政后勤,万不可松懈!三弟,细作多派往青州,密切关注其境内动向,一有变乱苗头,即刻来报!”
“我等领命!”众人齐声应诺,气势如虹。
蓟城的决策,如同一盘大棋落下了关键一子。表面上,幽冀大军按兵不动,似乎坐视徐州惨剧。暗地里,一股力量正悄然向青州汇聚,只待那一个“名正言顺”的时机到来。张珩立于厅中,目光深邃。他无法直言北海之围,但他相信,在曹操席卷徐州的巨大动荡下,青州这片权力真空之地,必然风波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