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逻阁投下的毒饵迅速发酵,洱海之地风云再变。
蒙舍诏在确认吐蕃直接介入后,危机感压倒了一切内部矛盾。蒙细奴罕见地与波冲达成了暂时的、脆弱的统一战线。蒙舍大军在于赠(因其“诱敌深入”之功更受重用)等将领的率领下,对获得吐蕃援助后试图重整旗鼓的浪穹军发动了连绵不断的凶猛反击。
浪穹军虽得吐蕃物资,士气有所回升,又有吐蕃“顾问”在幕后指点,但其新败之余,军心本就不稳,面对蒙舍军挟大胜之威、又深知其虚实的猛攻,打得异常艰苦。每一处堡垒,每一片山谷,都反复易手,尸骸枕藉,鲜血将土地浸成了暗红色。
战事陷入了比之前更加惨烈和昂贵的消耗战。双方都杀红了眼,仇恨越积越深。
而浪穹诏内部的裂痕,也在皮逻阁的离间计和残酷的战局下日益扩大。诏主对副将刀圭的猜忌日益加深,认为他作战不力,甚至怀疑他暗通蒙舍(因为蒙舍军总像是能预判刀圭部的动向)。刀圭则怨恨诏主指挥失当、分配不公,将最危险的任务总是交给他的部队,却吝于补充兵员和给养。
这种内耗严重削弱了浪穹军的战斗力。几次关键战役,都因将帅不和、配合失误而功亏一篑,甚至被于赠抓住机会,又打了几次漂亮的反击,缴获了不少吐蕃援助的崭新装备。
消息传回吐蕃,论钦陵大为光火。他投入了大量资源,不是来看浪穹人内斗和失败的!他对浪穹诏主的无能感到极度失望,而对那个“屡遭打压却仍在苦战”的刀圭,则产生了一丝兴趣和同情。吐蕃使者前往浪穹军营时,对刀圭的“勇猛”和“遭遇”表达了更多“关切”。
这种“关切”传到浪穹诏主耳中,更是坐实了他的猜疑,认为刀圭果然暗中搭上了吐蕃的高枝,想要取自己而代之!他对刀圭的压制和提防变得更加露骨,甚至开始暗中削减对其部队的补给。
浪穹军内部,已是人心惶惶,派系分明,战斗力大打折扣。
就在浪穹与蒙舍在前线血肉相磨之时,皮逻阁的“残影”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皮逻阁严格遵循着与唐朝王判官那心照不宣的协议,不再轻易对蒙舍诏的核心目标动手,而是将全部的贪婪目光,投向了浪穹诏那条因为战事激烈而变得更加脆弱、更加混乱的后勤线!
得到了唐朝默许(甚至可以说是纵容)的“残影”,行动更加大胆和高效。
他们不再是偷偷摸摸的劫掠,有时甚至近乎半公开的截杀!
一支满载着吐蕃援助粮草的浪穹运输队?劫!
一队护送伤兵返回后方的浪穹小队?灭!
甚至一个浪穹诏贵族前往前线劳军的、带着金银财宝的车队?照抢不误!
“残影”的队伍在实战中飞速成长,装备越来越精良(大量换装了缴获的吐蕃和浪穹装备),战术越来越刁钻,心肠越来越狠辣。他们来去如风,行踪诡秘,对地形的利用达到了极致。浪穹军派出的清剿部队往往连他们的影子都摸不到,反而经常被引入陷阱,损失惨重。
大量的粮食、军械、药材、金银…被源源不断地运回裂谷巢穴。皮逻阁甚至开始有计划地囤积一些一时用不上的贵重物品,作为日后发展的资本。
更重要的是,随着一次次成功的行动,“残影”的凶名和神秘色彩在浪穹乃至蒙舍底层士兵和边境民众中迅速传播开来。人们恐惧地称他们为“食尸鬼”、“影子军队”,传言他们有三头六臂,能遁地飞天。
这种名声带来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在战争中失去一切、走投无路的浪穹溃兵、甚至小股对诏主失望的部落武装,开始主动寻找并试图投靠“残影”!
皮逻阁对此来者不拒,但审查极其严格。他需要的是真正的战士和忠诚,而不是乌合之众。通过筛选的人被补充进队伍,进一步壮大了“残影”的力量。队伍的人数悄然突破了三百,并且成分不再单一,形成了以最初核心为骨干、吸纳各方精锐的模式。
皮逻阁的威望在队伍中达到了顶点。他不仅是智慧的象征,更是胜利和生存的保证。他的每一个命令都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然而,皮逻阁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自己目前的“好日子”完全建立在浪穹和蒙舍激烈冲突的基石上。一旦一方彻底倒下,或者唐朝改变态度,他的处境将瞬间变得极其危险。
他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做更多准备。
“岩嘎,抽调一批机灵可靠的老人,单独组成一队。他们的任务不是劫掠,是渗透。”皮逻阁在地牢中吩咐道,“混入浪穹和蒙舍的溃兵流民中,进入他们的城市和乡村。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需要看,只听,记住一切有用的信息——物价、民怨、官员腐败、军队调动…任何细节。”
他要编织一张覆盖更广的情报网络,不再仅仅依赖阿蛮等人的外出侦查。
“阿蛮,你下一步的目标,是蒙嶲诏和施浪诏。”皮逻阁看向少女,“浪穹与蒙舍两败俱伤已成定局,其他各诏不会无动于衷。我要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是趁火打劫,还是择木而栖。”
“是,主人。”阿蛮领命,眼神坚定。
安排完这一切,皮逻阁独自走上巢穴的高处。远处天边,隐约还能听到战场传来的沉闷号角声。那是鹬与蚌正在死斗的声音。
他的目光冰冷而锐利,仿佛已经穿透了时空,看到了不久的将来——浪穹流尽最后一滴血,蒙舍耗尽最后一份力,吐蕃焦躁不耐,唐朝伺机而动…
而那时,蛰伏于深渊、养精蓄锐已久的潜龙,便将挣脱一切束缚,腾空而起,将这混乱的棋局,彻底掀翻!
鹬蚌相争,尚未结束。
但渔夫,已经准备好了最坚固的网和最锋利的鱼叉。
只待那最后一刻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