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东宫书房内烛火初燃。朱棣推开雕花木门时,正见徐妙云端坐在紫檀木椅上,手中捧着一卷《资治通鉴》,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脊——这个细微的动作,朱棣再熟悉不过,每逢她心绪不宁、或是有重要之事欲言又止时,总会如此。徐妙云这般看似平静的模样,实则是心中藏着大事,且多半与天幕揭示的未来有关。

朱棣轻手轻脚走到她身边,拿起桌上的茶杯,为她续上温热的茶水:“今日朝议冗长,让你久等了。”

看起来今日天幕揭示永乐帝对朱高炽、朱高煦的“养蛊式”储位安排,显然触动了徐妙云的底线。朱棣放缓脚步,走到她身旁的锦凳上坐下,刚要开口,徐妙云已率先抬眸,目光清亮如炬,没有半分迂回:“殿下一月后便要登基,这太子之位,殿下有何打算?”

朱棣指尖一顿,避开她的视线,望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声音带着几分含糊:“高炽尚且年幼,才五岁,如今立为太子,怕是难以服众。朝中勋贵、地方藩王虽表面臣服,暗地里仍有观望者,若储位定得仓促,恐生变数。况且朝中勋贵与武将多是沙场出身,未必会认可一个体弱的幼子做储君。”

“是难以服众,还是殿下另有所图?”徐妙云放下书卷,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回避的锐利,“莫非殿下也想学永乐帝,对皇子行‘养蛊’之法,看高炽、高煦日后相争,再择强者立之?”

被戳破心思的朱棣不再掩饰,他转过身,直视着徐妙云的眼睛,坦诚道:“妙云,既然你已看透,我也不再推诿。实话告诉你,我确实不喜欢高炽——他性子太过温和,身体又弱,不像孤,不像朱家的孩子。他自幼体弱肥胖,连骑马射箭都成难事,全无我朱家子孙的英武之气。但我现在并无立太子的意愿,更没有养蛊的想法,只是觉得此时定储,为时过早。”

徐妙云闻言,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软了几分,却依旧坚持:“自古以来,立国以长,嫡长子继承制乃天下共识。高炽是殿下与我的嫡长子,身份名正言顺。天幕虽未详述他日后政绩,却也提到他做太子时并无大错,且能稳定后方、获得文臣支持,为何殿下不愿立他为太子?”

“我从未说过不立高炽为太子!”朱棣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几分急切,“我只是想晚一点,等他再长大些,身体能好一点!你看看他现在的样子——不到六岁,体重已快赶上成年男子,走路需宫女搀扶,稍一活动便气喘吁吁。你可知北齐穆宗高延宗、桓楚皇帝桓玄?皆是因体态肥胖、体弱多病,英年早逝!我怎能将大明江山,交到一个随时可能夭折的太子手中?”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北齐书》,翻到记载高延宗的篇章,递到徐妙云面前:“你看,高延宗‘体肥,前如偃,后如伏,人笑之’,最终在位仅两日便亡国身死;桓玄‘形貌瑰奇,风神疏朗,而体质素弱’,登基后不久便病逝,桓楚随之覆灭。我不想高炽重蹈他们的覆辙,更不想大明因储君早逝陷入动荡!”

徐妙云看着他眼中的担忧,心中一软,却仍不肯退让:“殿下倒是做足了功课。可殿下不要忘了,高炽不是那两个昏君。他自幼聪慧,读书过目不忘。读书过目不忘,只要殿下悉心教导,教他治国之道、驭下之术,再辅以调养身体,他日必定会是一代明君。”

“妙云,不是孤不想教,是孤怕……”朱棣的声音低沉下来,眼中满是忧虑,“高炽的身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几年,他生了多少次病?我们为他找了多少太医?多少次把心提到嗓子眼,生怕他挺不过去?孤肯教,他肯学,可他的身体若是撑不住,孤百年之后,他怕是也撑不了多久,到时候大明的江山,又该交给谁?”

徐妙云接过书册,目光扫过泛黄的书页,沉默良久。她深知朱棣所言非虚——高炽的身体,确实是最大的隐患。从稳定性而言,立嫡立长是确保皇位传承有序的最佳选择,可高炽的健康状况,恰恰打破了这份“稳定”。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只有烛火偶尔爆裂的“噼啪”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许久,朱棣率先打破沉默,他走到徐妙云身边,声音带着几分试探:“其实,我倒有个办法——从现在起,让太医院拟定严苛的调养方案,严控高炽的饮食,每日督促他习武锻炼,务必改善他的体质。等他到了成婚的年纪,便为他选一位贤良淑德的太子妃,让他尽早生下子嗣,尤其是天幕中提到的瞻基。到时候,我们可以跳过皇子,直接立瞻基为皇太孙,由你我亲自抚养教育,传授他帝王之术。我百年之后,便将皇位直接传予瞻基,这样既避开了高炽身体的隐患,又能确保江山传承稳定。”

“传子不传孙,传孙不传子?”徐妙云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殿下是忘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教训了吗?父皇洪武二十六年跳过诸位皇子,直接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结果如何?藩王不服,宗室动荡,最终引发靖难之役!殿下如今若也这么做,难道不怕重蹈覆辙?”

朱棣被她问得哑口无言,刚刚燃起的念头瞬间被浇灭,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般蔫了下来。他颓然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那你说,该怎么办?立高炽,孤怕他撑不住;传瞻基,又怕重蹈建文覆辙。孤实在是没主意了,孤总不能明知高炽身体撑不住,还要硬把他推上太子之位,让他日后承受那些风雨吧?”

徐妙云看着他颓然的模样,心中的坚持也软了几分。她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办法不是没有。从现在开始,严格管控高炽的饮食,甜食、油腻之物一概不许碰,每日定要让他跟着武师习武一个时辰,哪怕只是走走路、练些基础拳脚,也能强身健体。另外,殿下你亲自带着他——每日处理朝政时,让他站在一旁学习;与大臣议事时,也让他旁听;日后出巡,若是情况允许,也带着他去看看民间疾苦。这样一来,既能让他学习治国之术,又能让满朝文武看到殿下对他的重视,断了那些宵小之徒的幻想,更能让他多活动,对身体也有好处。

朱棣闻言,不信任地瞥了她一眼:“孤没问题,为了高炽的将来,孤能狠下心来。可你呢?谁不知道你最宠高炽?以前在燕王府时,我每次限制他吃甜食,你都偷偷给他塞糕点;我让他早起习武,你总说他年纪小、身体弱,帮他找借口偷懒。这次,你能保证不心疼,不插手?”

徐妙云看着他质疑的眼神,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棵老槐树,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哪有爹娘不心疼孩子的?高炽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长子,我怎能不疼?可疼归疼,不能害了他。他若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体弱些便罢了,可他是大明未来的储君,肩负着江山社稷的重任,我若再溺爱纵容,便是害了他,也害了大明。这次,我定能狠下心来。”

话音未落,一阵突如其来的恶心感涌上喉咙,徐妙云下意识地捂住嘴,转过身对着痰盂干呕起来,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妙云!”朱棣见状,顿时慌了神,连忙起身扶住她的腰,另一只手轻轻拍打她的后背,替她顺气,“你怎么了?是不是今日累着了?还是方才动气伤了身子?”

徐妙云身边的女官春桃也急得团团转,一边扶着徐妙云坐下,一边高声吩咐门外的侍卫:“快!快去请太医!就说娘娘身体不适,让他带着最好的药材,立刻过来!”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太医院院正便带着十几名御医,提着沉甸甸的药匣,气喘吁吁地冲进书房。几人刚要跪地行礼,便被朱棣挥手打断:“免礼!快给娘娘诊脉!若是耽误了病情,孤唯你们是问!”

院正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将脉枕垫在徐妙云手腕下,指尖搭在她的脉搏上,闭目凝神。书房内鸦雀无声,朱棣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院正的脸色,手心不自觉地冒出冷汗——徐妙云自生下高炽后,身体便一直偏弱,此次突然不适,他心中满是担忧。

片刻后,院正松开手,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对着朱棣连连躬身:“恭喜殿下!恭喜殿下!娘娘这不是得了急症,是有喜了!看脉象,已经满三个月了!”

“有喜了?”朱棣与徐妙云同时身躯一震,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狂喜。朱棣一把抓住院正的手臂,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你说什么?妙云她……她怀孕了?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院正连忙道,“娘娘的脉象平稳有力,是喜脉无疑!只是娘娘此前身子略有虚弱,孕期需多注意休息,饮食上也要清淡些,切不可劳累。”

朱棣再也顾不上太医,转身走到徐妙云身边,小心翼翼地将她扶起,紧紧拥入怀中。他低头看着妻子的小腹,心中百感交集——这个未出世的孩子,难道就是天幕中那个骁勇善战的朱高煦?

天幕中提到的朱高煦,正是他与徐妙云的次子,如今竟真的要降临人世。对于这个未出世便已“熟知”的儿子,朱棣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得不承认,相较于日后体弱多病、行动困难的朱高炽,他确实更喜欢天幕中那个骁勇善战、英武果敢的朱高煦,毕竟,哪个父亲不偏爱更像自己的孩子?

徐妙云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却也带着几分担忧:“殿下,来日方长,这孩子未来如何,尚未可知。而且,我们现在与永乐朝不同——没有靖难之役,没有皇子争储,对吧?”

朱棣闻言,猛地回过神来。是啊,他即将登基,手握传国玉玺,掌控大明权柄,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靠靖难夺权的燕王;他还有至少四十年的时间,可以从容地培养子嗣,改善高炽的体质,教导高煦明辨是非;他可以提前布局,杜绝任何争储的可能,让朱家子孙不再重蹈自相残杀的覆辙。

“你说得对,没有靖难了。”朱棣俯身,将徐妙云轻轻拥入怀中,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她腹中的胎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把一切都做好。高炽的身体会好起来,高煦也会成为一个忠臣良将,瞻基未来也会是个好皇帝。大明的江山,会在我们手中,越来越好。”

徐妙云靠在他的怀中,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她抬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小腹,眼中满是憧憬——这个未出世的孩子,或许会成为打破储位僵局的关键,更会成为大明未来的希望。

书房内的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相拥的帝后身影。窗外的夜色渐浓,应天城已陷入沉睡,唯有东宫书房的灯光,在寂静的夜晚中,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登基大典的筹备仍在继续,储位的安排也有了初步方向,而这个突如其来的新生命,正为大明的未来,注入了新的可能。

“对了,”朱棣突然想起什么,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天幕上说高炽日后的庙号是‘仁宗’,‘仁’字庙号,说明他至少不是昏君,对吧?”

徐妙云看着他眼中的不确定,忍不住笑了:“殿下放心,高炽本性善良,又聪慧好学,只要咱们好好教他,他日后定会成为一位仁君。”

确实“仁宗”二字,足以说明朱高炽日后绝非昏君,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支持,他定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

只是,一丝莫名的不安仍萦绕在朱棣心头,像一根细小的刺,让他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高炽的性格温和,甚至有些软弱,而他日后推行的新政、下西洋、北征漠北,皆是耗费国力的大事。以高炽的性子,会不会一上位就全盘否定他的政策?“应该不至于吧。”他在心中安慰自己,“等天幕下一次开启,或许就能知道答案了。”

他仔细回想天幕中的内容,却始终找不到不安的源头,只能暂且压下疑虑,专注于眼前的喜悦与责任。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