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船的淡青影子渐渐消失在藤渊的灵雾中,悠悠带着五名巴国弟子踏下船板时,最先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浓郁木灵气 —— 比上次来时更甚,却隐隐透着一丝紊乱。四周古木参天,树干需三人合抱,枝叶间缠绕着泛着深绿的灵脉藤,藤叶脉络清晰可见,阳光透过叶隙洒下,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纹。只是仔细看去,地面布满了交错的裂痕,裂痕深处泛着极淡的灰,像是被某种力量侵蚀过的痕迹。
“传承者,藤渊的灵脉好像比之前更乱了。” 一名年轻弟子蹲下身,指尖轻触地面裂痕,木灵杖顶端的青晶微微闪烁,“裂痕里有微弱的混沌气残留,只是被木灵气压制着,暂时没扩散。”
悠悠点头,握紧手中的蛇纹法器,杖头轩辕剑残片泛着淡淡的金芒,似在与周围的木灵脉呼应。她翻开巴国秘策,指尖停在 “上古灵脉桩” 的章节 —— 书页上画着一根刻满木灵纹的石柱,旁注 “灵脉桩者,五族灵脉枢纽也,分五段藏于山海界,得之可通五族灵脉,抗混沌之侵蚀”。
“该找灵脉桩了。” 悠悠深吸一口气,将秘策平铺在一块平整的灵脉石上,指尖注入木灵脉,轻声念诵:“以巴国木灵传承之名,唤上古灵脉,启溯源之术 ——”
话音未落,蛇纹法器突然爆发出一道淡绿色的灵脉光,光带从杖头射出,如活物般顺着地面的裂痕游走。光带所过之处,裂痕深处的灰气被瞬间驱散,灵脉藤也随之轻轻摆动,似在为光带指引方向。悠悠与弟子们紧随其后,沿着灵脉光的轨迹向藤渊深处走去,越往里走,古木越密集,灵脉气息也越浓郁,地面的裂痕却愈发宽大,甚至能看到深处流动的木灵脉。
约莫半个时辰后,灵脉光突然向上跃起,直直冲向一处深谷 —— 谷壁陡峭,长满了灵脉苔藓,谷底弥漫着淡淡的绿雾。灵脉光冲进绿雾中,片刻后,雾霭缓缓散开,半截古朴的石柱赫然出现在谷底中央:石柱通体呈深褐色,表面刻满了上古木灵纹,纹路间泛着微弱的绿芒,顶端虽断裂,却依旧透着威严,正是秘策中记载的 “上古灵脉桩残件”。
“找到了!真的是灵脉桩!” 年轻弟子们忍不住惊呼,眼中满是激动。悠悠快步走下谷壁,蹲在灵脉桩旁,指尖轻轻抚过柱身的纹路 —— 当指尖触到纹路的瞬间,怀中的秘策突然自动翻页,恰好停在灵脉桩的解读章节,书页上的文字与柱身纹路产生共鸣,泛着淡淡的绿光。
“灵脉桩残件的木灵纹与五族灵脉纹同源。” 悠悠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没有了往日的犹豫,她指着柱身一处残缺的凹槽,“这里本该嵌着轩辕金灵、青丘狐灵、氐人水灵、女子国月华灵的印记,如今只剩木灵纹完整 —— 也就是说,这灵脉桩需五族灵脉同时注入,才能修复残件,进而连接五族灵脉网,形成真正的‘灵脉防护罩’,比之前的联合防御阵更稳固。”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结合秘策记载与残件实物,没有丝毫偏差。之前还带着疑虑的弟子们,眼中的不确定渐渐消散,看向悠悠的目光多了几分信服 —— 此刻的她,不再是需要爷爷指引的寻族者,而是能独立解读上古线索、主导战略的巴国传承者。
就在这时,一名年长的弟子突然上前一步,拦住想要靠近灵脉桩的年轻弟子,语气带着明显的顾虑:“悠悠大人,不可!” 他转向悠悠,眉头紧锁,“灵脉桩是巴国上古传承的秘宝,如今却要注入外族灵脉才能激活 —— 万一激活后,外族借此掌控了巴国的木灵脉,甚至反过来利用灵脉桩侵蚀我们的灵脉,后果不堪设想!巴国已经失去过一次故土,不能再冒这个险!”
他的话瞬间点燃了其他弟子的担忧。一名中年弟子立刻附和:“是啊,传承者,轩辕国的机关术本就强势,若让他们的金灵脉接入灵脉桩,岂不是能随时切断我们的木灵供应?”“女子国的月华灵脉虽温和,可也难保没有私心,我们不能把巴国的灵脉安全交给外人!”
弟子们纷纷围拢过来,神色激动,与之前的信服形成鲜明对比。悠悠看着眼前的弟子们,心中明白他们的顾虑并非无稽 —— 毕竟混沌侵袭的创伤仍在,对 “外族掌控灵脉” 的担忧,源于对族群存续的本能守护。她站起身,握着蛇纹法器的手微微收紧,却没有立刻反驳,现场陷入了短暂的僵持,谷中的灵脉雾也似有感应,缓缓变得凝重起来。
谷底的灵脉桩依旧泛着微弱的绿芒,柱身的木灵纹轻轻跳动,似在等待五族灵脉的唤醒;而谷上的巴国弟子们,却因族群灵脉的安全争议,与他们的传承者站在了对立的立场 —— 这场关于灵脉桩的抉择,不仅关乎五族协作的成败,更考验着巴国传承者能否平衡 “族群利益” 与 “山海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