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默的手还搭在横幅边角,指尖压着那块翘起的布料。台下有人咳嗽了一声,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会场里显得格外清楚。
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慢慢收回手,站直了身子。
前排一个戴眼镜的女记者低头翻了翻笔记,又抬头看他。她张了开口,像是想问什么,但最后还是合上了嘴。旁边有个男记者正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滑动,脸色一点点变了。
直播间的弹幕开始冒出来。最开始是零星几条“他说的是真的?”“录音听着不像假的”,接着突然炸开一片红字刷屏。“转账记录对上了!”“那个编号我在另一条合同里见过!”“这根本不是网友自发骂人,是雇水军!”
观看人数从一百万跳到一百五十万,只用了不到三分钟。
后排一个社会新闻记者摘下耳机,低声对摄像师说:“这不是普通公关。”他的声音本该只有两个人听见,可话筒没关,整段音频被实时传了出去。
直播间瞬间沸腾。
“刚才谁说的?重放一遍!”
“这话太狠了,直接定性了啊。”
“他们连后台数据都拿出来了,谁敢造假这么大胆?”
有技术博主截了图,把银行流水和运营合同的编号放大对比。两张图并排贴出,数字完全一致。那人只写了一句话:“能伪造单条信息,但伪造不了整个链条。这是实打实的证据链。”
评论区风向转得比谁都快。
“我之前转发过黑帖……对不起。”
“看到他说每天睡不到五小时,我鼻子一酸。”
“要是没有团队帮忙整理这些,他一个人根本扛不住。”
有人开始扒那些黑号的历史。发现其中三个账号半年内发布内容全是攻击艺人,每次节奏都和某个营销公司发布的项目时间吻合。另一个账号曾被人举报买粉,结果第二天就被销号,换了个新名字继续带节奏。
“这不是网暴,是职业黑子。”
“幕后的人怕不是觉得自己玩得很聪明。”
大屏幕上突然跳出一条系统提示:热搜测试榜第一——#陈宇默证据链#。
现场的记者们陆续抬起头。有人开始重新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刚才录下的视频片段。一个中年记者拧着眉头看完录音播放那段,转头问身边同事:“你觉得这声音像谁?”
对方没回答,但眼神明显闪了一下。
弹幕越刷越密。
“我们都被当枪使了。”
“求报警抓人!”
“陈宇默不哭不闹只放证据,这才是真男人。”
这时候,直播平台把部分热门弹幕同步投到了会场侧面的大屏上。一行行滚动的文字清晰可见。
“对不起陈宇默。”
“我们错怪你了。”
“别放弃,我们都挺你。”
台下的记者一个个回头看去,表情变了。有人皱眉,有人叹气,还有人默默合上了原本准备提问负面问题的纸条。
戴眼镜的女记者忽然举起手。
陈宇默看了她一眼,点头。
“我想问……你现在最想对那些曾经骂过你的人说什么?”
全场静了下来。连敲键盘的声音都停了。
他站在原地,沉默了几秒。
“我不怪他们。”他说,“我只是希望,下次看到新闻时,能多等一个真相。”
没人动。
三秒钟后,掌声响了起来。先是一个角落,接着是另一侧,再然后是前排、后排,一片接一片。这次的掌声不像刚才那样试探,而是稳稳地持续着,带着某种认真的分量。
闪光灯又亮了,节奏整齐,像是某种回应。
陈宇默没笑,也没抬手示意。他就这么站着,看着台下,目光扫过一张张脸。
有个年轻记者眼眶有点红。她低头记了几个字,又抬头看他,轻轻点了点头。
直播间人数突破两百万。
话题阅读量冲上三亿,还在涨。讨论区里,早先那些质疑“剧本”“摆拍”的言论被大量反驳。有人贴出发布会全程时间线,逐帧分析每个证据出现的时间顺序,指出根本不可能临时伪造。
“十天不睡觉追查黑粉,换成你是明星你会这么做吗?”
“他完全可以卖惨博同情,但他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讲事实。”
一位曾被恶意造谣的博主转发视频,配文写道:“我懂这种感觉。当你被千万人指着鼻子骂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没错,却说不出话。他今天站出来,不是为了翻身,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舆论可以被操控,但真相不会。”
这条动态十分钟内转发十万。
与此同时,几家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悄悄修改了早前发布的通稿标题。原来写着“陈宇默回应争议”的文章,现在变成了“陈宇默公布证据,疑涉有组织名誉侵害”。
会场外,已有经纪公司员工接到电话。对方问:“你们现在接代言吗?我们品牌想聊聊。”
后台角落,团队成员围在一起看手机。有人咧嘴笑了,小声说:“成了。”
另一个人盯着数据曲线,手指滑动屏幕,“你看这个增长斜率,不是粉丝刷的,是路人自发传播。”
“他们以为能用黑流量压死他。”那人冷笑,“结果黑流量反噬了自己。”
台上,陈宇默依旧没下台。两个记者走过来,请求做简短追访。
“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配合调查,其他的顺其自然。”
“会不会考虑起诉?”
“已经在准备材料。”
问答很短,语气平稳。但他眼角有些发青,下巴线条绷得很紧。连续十天高强度工作留下的疲惫藏不住,可眼神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有人拍下了这一幕:他站在讲台旁,身后是还未关闭的投影屏,上面还停留着最后一张ppt——**所有证据均可验证**。
直播间弹幕又一次刷屏。
“他瘦了。”
“看得人心疼。”
“我们陪你走到最后。”
就在这时,一名工作人员快步走上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陈宇默听完,微微颔首。
他拿起话筒,说:“感谢大家到场。今天的发布会到这里结束。”
台下响起新一轮掌声。
他转身走向后台,脚步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稳。
团队迎上来,有人递水,有人低声汇报情况。他接过手机看了一眼,锁屏界面跳出几条新消息。
一条来自陌生号码:【我是xx广告法务,贵方公布的证据对我们决策有很大帮助,希望能尽快安排商务对接。】
另一条是合作方老总发来的语音转文字:【之前撤掉的代言,我们想重新谈。这次不怕了。】
他没回复,把手机塞进兜里。
刚走几步,前方通道口闪过几个人影。穿着西装,拎着公文包,胸前挂着不同公司的工牌。
为首的男人看见他,加快脚步迎上来,脸上带着笑:“陈先生,打扰一下,我们是蓝星数码的代表,想跟您谈谈产品代言的事。”
陈宇默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