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六年(879年)六月,江陵城经历了一场荒诞而惨烈的闹剧。当诸道行营都统、宰相王铎丢下满城军民和麾下大将刘汉宏,带着爱妾细软仓皇北逃襄阳后,被留下的刘汉宏站在城头,望着远方渐渐逼近的黄巢大军烟尘,脸上没有恐惧,反而露出一丝诡异的冷笑。
刘汉宏最初是兖州的一名低级军官。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黄巢先后起义,第二年,刘汉宏也趁乱而起,聚集了一批人马造反,并一度占据了兖州。但他的势力并不算大,很快就被官军镇压了下去。
造反失败后,刘汉宏并没有被处死,而是选择了投降朝廷。这在晚唐非常普遍,朝廷无力剿灭所有叛军,便常常采取招安策略,让这些降将去攻打其他更强大的叛军,即“以贼攻贼”。
兜兜转转几年后,他被划归宰相王铎节制。王铎此人眼高于顶,对刘汉宏这等降将出身的武夫颇为轻视,只令其带本部人马驻守江陵外围,名为协防,实为监视与利用。
刘汉宏深知自己在王铎眼中不过是条有用的狗,随时可以丢弃。如今,王铎自己先跑了,把他留在绝地,这更是点燃了他心中的怒火和再次反叛的念头。
“将军,黄巢贼势浩大,王铎那老匹夫又跑了,我们……我们怎么办?”部将惊慌地询问。
刘汉宏啐了一口:“呸!王铎无能,朝廷无道!凭什么让老子为他们卖命?弟兄们跟着我,不是为了给这些狗官陪葬的!”
他眼中闪烁着精明而冷酷的光芒:“黄巢势大,连克名城,朝廷官军望风而逃。此时顺势而为,方是上策!我等本就是刀头舔血出身,何必拘泥于忠义虚名?活下去,拿到好处,才是真的!”
打定主意,刘汉宏非但没有组织抵抗,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不仅不守城,反而下令:“打开府库!告诉弟兄们,能拿多少拿多少!但不能留给黄巢,更不能留给狗官!”
这道命令一下,江陵城瞬间陷入了比被攻破还要可怕的灾难之中。刘汉宏的部下原本就军纪败坏,此刻更是如同脱缰的野马,冲入官仓、商铺、富户乃至普通民宅,疯狂抢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火光四起,哭喊震天。刘汉宏自己则趁机将最值钱的金银珠宝打包,装满了数十辆大车。
当黄巢的先头部队抵达江陵城下时,看到的是一座城门大开、浓烟滚滚、混乱不堪的“空城”。江陵城的冲天火光与滚滚黑烟,不仅焚尽了这座长江重镇的繁华,也彻底焚毁了刘汉宏心中最后一点对朝廷体系的敬畏与幻想。当他率领着劫掠得盆满钵满、已然蜕变为一支悍匪集团的军队离开余烬未冷的江陵时,他就不再是那个徐州叛将,而是真正成了一头挣脱牢笼、噬人自肥的乱世豺狼。
离开江陵后,刘汉宏的目光投向了正被黄巢大军搅得天翻地覆的中原地区。那里虽有强大的藩镇,但同样有无数权力真空地带和饱受蹂躏、无力自保的州县。他深知自己实力尚不足以与黄巢或强大藩镇正面抗衡,于是采取了最典型的流寇策略:避实击虚,掠地就食。
他的军队如同一股破坏性的浊流,先是向北窜犯,攻掠宋、兖二州;这里位于漕运要冲,相对富庶,但此时正因黄巢之乱而防务空虚。刘汉宏部趁虚而入,大肆劫掠城邑乡野,抢夺粮草财帛,裹挟青壮,兵力进一步膨胀。他们行动迅疾,往往官军闻讯赶来时,早已呼啸而去,只留下满地狼藉;掠完宋州、兖州,他又带着自己的队伍向南攻掠申州、光州。
这段时期,是刘汉宏势力的畸形膨胀期。他的军队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但其成分复杂,核心是原徐州兵和江陵劫掠中淬炼出的亡命徒,外围则是大量被裹挟的流民和溃兵,缺乏稳固的根据地,纯粹以战养战,破坏力极强而韧性不足。他们所过之处,如同蝗虫过境,百姓苦不堪言,其凶名甚至一度与黄巢的一些偏师相提并论。
然而,好景不长。刘汉宏的猖獗活动终于引起了朝廷和周边实力派的注意。宣武、天平、忠武几个藩镇或是奉旨,或是为了自保,开始组织力量进行围剿。
几次遭遇战中,刘汉宏的乌合之众面对组织严密的官军,吃了不小的亏。他虽然狡诈凶悍,但毕竟缺乏名将之才,部队的野战能力并不强。损失之下,刘汉宏的狂傲之气稍敛,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
继续这样流窜下去,迟早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各方势力合力绞杀。但要他找个地方固守,又无险可据,无粮可恃。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察觉到天下大势正在剧变:黄巢已逼近洛阳,朝廷威信扫地,各地藩镇心怀鬼胎。此时贸然投靠任何一方,都可能成为炮灰。
于是,这个狡诈的投机者使出了一招“鸵鸟战术”。他率领部队暂时龟缩到一个相对偏僻的区域(可能在宋州或亳州一带),然后突然对外宣称自己患了“风痹”之症(一种类似中风、导致肢体麻木无法行动的重病)!
消息传出,着实让各方势力一愣。他下令部队“深沟高垒,做好防御准备”,摆出一副纯粹自卫、绝不出战的姿态,同时又向朝廷试探请降。
刘汉宏的赌注下对了。此时的唐僖宗朝廷,正被黄巢逼得即将放弃长安,逃往蜀地,哪里还有精力去理会一个“病重”的二流流寇?对于朝廷来说,如果能够以一张空头任命状换来后方的一点安定,减少一个敌人,简直是求之不得。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刘汉宏“适时”地病情好转,能够处理“政务”了,他立刻派人向朝廷上书,“诚恳”地请求投降,表示愿意洗心革面,为国效力。
朝廷正愁无人可用,顺水推舟。广明元年(880年)四月,一道诏书下达:任命刘汉宏为宿州刺史!
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任命。宿州位于淮北,地处漕运要冲,是防御江淮的重要据点。将这样一个要地交给一个刚刚还在四处劫掠的降将,充分说明了朝廷的无奈与拉拢之心。当然,朝廷也未必真指望他能守住宿州,更多是将其调离之前为害的核心区域,并给予一个名义上的束缚。
刘汉宏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他从一个流寇首领,摇身一变,又成为了大唐的宿州刺史,拥有了合法的身份和一块不算大但颇具战略意义的地盘。他率领部众开进宿州,开始经营这块来之不易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