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厨房里的最后一点活都做完了,灶具和柜子安装好,两个大的冰箱也准备好了,打开灯一看,真是焕然一新。
这样,大家就不用整天挤在一个小厨房里干活,再备上几个大锅,就算接大订单也不怕应付不过来。
匡睿没觉得怎么样,反倒是他爸高兴得很。
生意这么好,那些大团购因为忙不过来或设备不足做不成,每次都让他爸心痛如刀绞。
现在好了,地方够大,帮手齐备,大订单来了都不怕。
快点让订单堆满吧。
“儿子,咱爷俩联手创下了这份产业,感觉咋样?”
“挺好的。”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匡睿心里并没太大波澜,毕竟最让他激动的事儿已经在他身上发生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呢。
见他语气平淡,老爸笑着调侃道:“在你爸面前还装啥啊,想笑就笑出来,哪怕像电视剧里坏蛋那种桀桀怪笑,你爸我也理解。”
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厨房中间发出那样的笑声,匡睿浑身一震。
画面太诡异,真接受不了。
第二天一大早,十袋高筋面粉和新鲜肉一起送到卤味店了。
肩负重任的大林看见三轮车过来,特意跑出门看卸货,看到这么多面粉后,开心地在群里发了个oK表情。
匡家村的村民看见这个消息立刻明白了,心里也踏实下来。
其他村的人都不知道今天有凉面卖,都在担心匡睿最近不愿下乡的事情。
“天到底还要热多久啊,快点儿变凉吧,好让小匡老板下乡来。”
“是啊,最近都是请村里热心的年轻人帮忙带的卤味,天气这么热,老让他们带我也不好意思。”
“我就惨了,这两天回城阳没法回来,要是小匡老板下乡经过白毛村的时候,我能去买点东西,不然我根本没时间跑这么远去他店里买,心里不是滋味。”
一个匡家村村民看到他们发的消息,对比起自家的好待遇,忍不住笑了起来。
“嘿嘿!”
正抱怨天气太热的村民们看到这句话,气得不行。
“哼,这家伙是在暗暗得意吧。”
“住在匡家村了不起?”
即使明白住在匡家村确实有点儿优势,但他们还是忍不住这样说。
“喂,匡家村的,小匡老板说过这两天有可能出摊不?”
有人试图打听消息。
“嘿嘿!”又有村民回答了两字。
其他村的人不明白。
嘿什么嘿,不能好好说话吗?
问你们点实际的东西,咱们乡里乡亲的,就不能好好给个答复吗?
“感觉他们在炫耀呢,是不是要发生些什么让大家羡慕的事。”一个人说。
“嘿嘿!”
众人:……
一群怪人。其他村的村民纷纷发出各种嫌弃的表情包。
但匡家村的村民不但没生气,反而更加自豪了,心里暗自得意。
今天匡家卤味店要卖凉面的消息,通过村里那些大嘴巴传得差不多人人都知道了。
不过为了保证凉面够他们村子吃的,大家都默契地没有对外透露半点风声。
就等着下午匡睿做好凉面,大家一起美餐一顿。
等吃到的时候先拍张照片,但不要发出去,吃饭要紧。等其他村村民过来看,说不定他们早吃完了。
到时让他们看着照片流口水吧,那场景肯定特别解气!
想到这里,村民们又是一阵嘿嘿奸笑。
卤味店里,匡睿已经开始准备一天所需的料汁。
首先是煮卤肉需要用的卤汁,这事只有他能干,就算是他亲自教过的老爸,做出来的味道也没他的好。
其次就是制作脆皮水和调味水,还有最后一道浇汁用的卤汁。
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烤鸭的味道就会完全不一样,失去原有的美味。
最后是拌凉面用的酱汁,光是这些就要准备好一大盆。
老冯正在切蓑衣黄瓜,他的刀工相当好,一会儿工夫就能切完一盆。
这菜酸甜爽口,这几天也非常受欢迎,每天都要卖出好多,晚来根本买不到。
忙碌了一个上午,临近饭点时,老曾兴冲冲地跑到厨房炒了几道好菜。
一群人围坐在客厅里吃得正香,这时老曾的电话响了。
他赶紧夹了几块自己喜欢的猪头肉,塞了一块到嘴里,才走开去接电话。
不知电话里说了什么,他平静地说:“这个时间当然在吃饭了……我吃的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的手艺你还不了解……当然是在家里,这么热的天,还能去哪儿……”
听到这儿,饭桌上的人忍不住偷笑起来。
看来老曾这会儿来店里帮忙,并没有告诉家里人。
这么大年纪,图什么呢?
看看盘子里的鸡肉,再看看老曾碗里的猪头肉,果然,这家伙就是奔着店里的卤味来的,不仅能免费吃,还省去了排队的麻烦。 “好了,你老爸我在家吃得好睡得香,还胖了不少,完全不用你担心,千万不要回来看我,再见。”
挂了电话,老曾转头一看,桌上的菜已经少了大半,赶紧跑回来,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边啃着卤鸡腿,一边发出幸福的笑声。
看见大家都盯着他,眨眨眼,笑着说:“快点吃啊,再不吃我就全吃光了。”
大家心领神会地低下头,继续享用卤味,没人提起电话的事。
午饭过后,匡睿准备开始扯面了。
检查锅里的卤味,又拿了冰水给正在烤鸭房里忙碌的老冯,匡睿卷起袖子,把半袋高筋面粉倒进大盆里,加上水开始和面。
和面其实也有讲究,冬天要用温水,夏天要用凉水。
提前把盐化在水里,然后一起倒入面粉中,用力揉搓。
这样揉出来的面有一点底味,吃起来更好。
和面是个体力活,除了技巧,还得有体力和手劲儿。幸好匡睿整天东奔西走,体力还不错,不然根本做不了这个,真是个累人的活儿。
眼看自己有点咸鱼倾向的匡睿立刻把目光投向了王大娘。
作为帮工的王大娘以前曾在她儿子的店里工作过,为了帮儿子分担,她还做过扯面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