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刘猛站在新家园的临时指挥中心,面前全息屏幕上是周老那张布满了皱纹此刻却显得神采奕奕的脸。
“贝坦库尔议长已经和RdA的帕克·塞弗里奇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情报共享以及RdA向新家园提供一部分基础技术资料,来换取我方提供的帝国工业级常温超导材料。”
刘猛的语气平淡,但他身后的龙牙小队成员以及旁听的贝坦库尔眼中都压抑不住兴奋的光芒。
“好,很好!”
周老缓缓点头脸上的表情看不出喜怒,但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身后的指挥中心里那群平日里德高望重的华夏顶尖科学家和战略家们,此刻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
“太好了!太好了!”一位航天领域的泰斗级院士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地拍着桌子,“创业之星号!物质反物质湮灭引擎!可控的星际殖民技术!这些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安静!”周老低喝一声指挥中心里瞬间恢复了肃静。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小猛”他看着屏幕里的刘猛语气沉稳如山,“在你们进入《阿凡达》世界之前我们的智囊团就已经对这个世界可能存在的所有技术进行过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评估。现在是时候把计划付诸实施了。”
周老的身后一块巨大的全息光幕亮起上面罗列着密密麻麻的技术条目正是RdA公司的科技树。
“我们的技术引进计划分为三步走。”一位负责战略规划的年轻专家站起身开始向刘猛进行远程任务简报。
“第一步也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是那些我们目前最容易理解和吸收的技术。比如Amp外骨骼装甲的动作同步系统。”
一名负责单兵装备的专家补充道:“我们在夜之城获得的军用科技外骨骼在神经直连和能量效率上更胜一筹,但Amp这种纯机械式的动作同步系统可靠性极高维护也更简单,非常适合我们进行大规模列装。
它不是替代而是对我们现有技术体系的有力补充。”
“还有他们的参孙和蝎式飞行器。”另一位航空专家指着光幕上的模型,“我们在夜之城也接触过浮空车但RdA这种能在高密度强磁场大气中稳定飞行的涵道风扇推进技术更适合行星地表作战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这些属于我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果实是你们第一阶段需要优先从帕克手里换取的东西。”
光幕上这些被列为第一优先级的技术条目被标记成了绿色。
“第二步是我们的核心目标难度也更高。”专家继续说道,“长期人体低温休眠技术这将彻底解决我们未来进行深空探索时对生命维持系统的巨大消耗。
还有格蕾丝博士的阿凡达计划本身那种跨物种基因工程和远程意识遥控技术,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生物学研究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当然还有他们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
这些条目被标记成了黄色。
“至于第三步”专家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物质反物质混合推进技术近光速星际航行……这些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以我们现有的理论框架恐怕即便拿到了完整的设计图纸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逆向。
所以现阶段你们的任务不是掌握它而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多地收集与它相关的任何理论数据实验记录和工程蓝图。它们将为我们未来五十年的基础科学研究指明方向。”
这些条目被标记成了最高风险的红色。
“我明白了。”刘猛郑重地点了点头。这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计划书让他感受到了国家对这次行动的巨大决心。
“但是周老”刘猛提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用来交易的超导材料需要用贡献点在帝国商店里兑换。我们现在手上的贡献点只够换取几块样品。想要进行长期的、大规模的交易恐怕……”
“这就涉及到我们计划的第二个核心。”周老接过了话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小猛你要记住帝国发布的每一个任务都是一个机会。
你和贝坦库尔与帕克的谈判是任务,而你们从RdA那里交易来的技术资料同样可以变成任务的奖励。”
“您的意思是?”
“将你们获得的所有技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标注出其技术等级和研究价值然后通过新家园的科研贡献系统提交给帝国。
我相信对于帝国而言一个陌生文明的完整技术体系同样是一份极具研究价值的情报。他们一定会给予你们丰厚的贡献点奖励。”
周老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这样一来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做帝国的任务赚取贡献点;用贡献点兑换超导材料去交易RdA的技术;再用换来的技术去向帝国换取更多的贡献点!
这是一个可以不断滚大的雪球!只要这个循环能建立起来我们就能用最低的成本撬动一个远比我们强大的文明的技术宝库!”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热血沸腾。
“至于超导材料本身”周老看了一眼光幕上那块泛着金属光泽的方块眼中闪过一丝渴望但很快就被绝对的理性所取代。
“这东西我们的材料学家评估过这种天然形成的完美晶格结构以我们地球现有的工业体系就算拿到了样品恐怕一百年也无法实现量产。
它对我们来说现阶段最大的价值是作为基础科学研究的终极样本而不是可以立刻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业品。所以不必强求。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明白!”刘猛郑重地应下。
……
就在源宇宙方面为了这来之不易的技术引进机会而欢欣鼓舞并开始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时。
帝国的盖亚原型研究基地里格蕾丝·奥古斯汀正经历着一场认知上的彻底颠覆。
她和她的团队已经被正式移交给了岳舟。
而岳舟也兑现了他的承诺给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科研自由和技术支持。
他没有藏私直接向格蕾丝开放了帝国生物科学院的初级数据库。
当格蕾丝第一次通过个人终端链接上那个名为“皇后”的中央AI并进入那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时她感觉自己像一个饥渴了百年的旅人一头扎进了生命的甘泉之中。
这里没有商业机密没有预算限制没有为了利润而进行的选择性研究。
只有最纯粹的对生命奥秘的探索。
从“归源基因”的底层逻辑到“共生体”的进化模式;从“先驱”生物量子计算机的构想到“金丹备份”的灵魂工程学……
无数超越了她想象极限的理论和技术如同排山倒海般冲击着她那早已成型的科学世界观。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岳舟会说她的阿凡达计划是“受限于技术水准”。
因为在帝国眼中科研从来不是为了攫取利润的手段。科研本身就是目的。
为了验证一个猜想他们可以不计成本地创造出一颗人工太阳。
为了探索生命的极限他们可以将一头泰坦巨兽与一个星球的生态意志进行融合。
这种不计成本不问回报只为探求真理的纯粹科研精神正是她这个理想主义者毕生所追求的终极梦想。
在RdA她是一个需要不断地向资本家乞求经费的工具人。
而在这里她将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去实现自己所有疯狂梦想的创造者。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格蕾丝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了从一个“被策反的RdA科学家”到一个“帝国的忠实拥护者”的心态转变。
这一天当她再次从海量的数据中抬起头时眼中再也没有了丝毫的犹豫和迷茫。
她穿过那条充满了东方美学的走廊第一次主动走进了岳舟的私人实验室。
岳舟正在观察着光幕上关于创业之星号反物质引擎的逆向解析进度。
看到格蕾丝走进来他似乎并不意外。
“想通?”
“是的先生。”格蕾丝的称呼已经从“岳先生”变成了和柯莎一样的“先生”。
她走到岳舟面前眼神无比坚定地看着他。
“我想加入这个伟大的文明。”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