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果然是沿着前世的痕迹在走。”
当陈默得知国耀科技宣布与国飞重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那嘴角的笑意简直比疯狂扫射的AK还难压。
因为这意味着他很快就要成为千万富翁了。
有了这些钱,他就可以把脑子里勾勒的商业蓝图变成现实。
陈默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进军房地产。
未来十到十五年左右,房地产即将迎来丧心病狂式的爆发增长。
这绝对是一辆不容错过的财富班车。
而当下这个行业已经呈现出群雄厮杀的格局,许多鼎鼎有名的企业都开始崭露头角。
陈默要进入这一行,不可能再建立一个新的房企,没那个精力,他的重心在体制内,而不是下海经商做生意。
他缔造商业帝国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以后的进步做铺垫。
因此,投资入股,逐渐吞并是最好的选择。
“眼下璟尚地产的势头最猛,不过未来的下场比较惨,万亿集团一夜崩殂,沦为人们调侃的笑料,这个不能投资。”
作为见证过璟尚地产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全过程的人,陈默对璟尚除了惋惜,还是惋惜。
老老实实的搞地产多好,非要出昏招涉足别的领域,矿泉水,体育,汽车,结果就是步子太大扯到了蛋。
关键是其创始人太飘了,见正部级的省委书记用“会见”两个字,着实是太把自己当盘菜了。
“朗居置地营销一流,但是二十年后资金状况也是岌岌可危,艰难维计。”
“悦达集团纯粹是老总口嗨作死。”
悦达老总公然在网上大放厥词,说他凭本事赚来的钱,想弄到哪里就弄到哪里,别人没资格说三道四。
乍一听这话好像没毛病,实际上就是扯犊子。
要说本事,国内最不缺的就是有本事的人,他成功了固然有自己的努力,但更多的是其他外在因素。
大放厥词不挨铁拳才怪呢,弄到最后跌落神坛,只能不停的变卖核心资产还债,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这几家房企最适合投资的是万湖。”
二十年后,万湖的经营状态依旧良好,没有暴雷的风险。
这说明万湖的老总是个聪明人,不像那几个家伙赚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嗡嗡!
正在陈默思索着拿到钱之后,如何利用这笔钱进军房地产时,他放在桌子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一看来电显示,陈默嘴角不由地勾起了一抹笑容。
“宋经理,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你一定是来恭喜我的吧?”
没错,给她打来电话的正是宋一曼。
“看样子你很得意?”
宋一曼隔着手机都能想到陈默的表情。
“有一点吧,毕竟我说对了,国要涨停了。”
陈默笑了笑,他都能想象得到宋一曼看到国要涨停时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是啊,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恭喜一下你。”
紧接着,宋一曼话锋一转,“不过我要提醒你,这样的重大利好消息不过是回光返照,长久不了,我劝你还是趁着这个机会清仓。”
似乎是猜到了陈默要说什么,宋一曼继续道,“我刚刚又给我那个圈子内的朋友打了个电话,她说国要这一波涨停,或许是庄家吸引韭菜进场,然后自己套现离场。”
陈默哭笑不得,“宋经理,我不是挑拨你和你朋友之间的关系哈,但我觉得她真的跟你有仇,生怕你开上路虎,要么就是她根本不是圈子里的人,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你的意思是它还会涨?”
如果是之前,宋一曼会觉得陈默自信过头了,但现在她也是忍不住生出相信的念头,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当然会涨,不然你以为我撬二十倍的杠杆全仓买入就为了这一个涨停啊。”
陈默说道,“明天你要是能买到国要就买点吧,稳赚不亏的。”
陈默记得国要科技一开始还能买得到,但是后面就成香饽饽了,根本买不着,至少普通人买不着,开盘即涨停,买个蛋蛋。
实际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陈默,还大量持有国要科技股票的都是提前收到风声的内部人士,比如国要科技的高管,证券机构的幕后老板,国飞重工领导的白手套,证券交易所的领导家属等等。
“算了,我这个人注定是没有发财的命,不过我还是希望国要科技能涨,免得你赔的血本无归,到时候别说还我钱,搞不好连请我吃碗面的钱都没有了。”
宋一曼嘴上这么说,可她心里却是蠢蠢欲动,典型的口嫌体直。
“让股票再飞一会,现在才刚刚开始,越到后面就越需要一颗大心脏。”
陈默说的一点都不夸张,持有这只股票的人,越到后面神经绷得越紧,一直在抛和不抛之间徘徊犹豫。
抛了又怕后面会继续涨,不抛又怕会跌,这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说的倒是挺唬人的。”
宋一曼切了一声。
“恕我直言宋经理,遇到了我,你算是遇到贵人了,等下次见面咱们俩好好聊聊。”
“聊什么?”
“聊聊人生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