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个决定也太快了。
王海龙反对他掌权时态度那般强硬,如今支持王妃却又这般干脆。
‘系统,你不觉得这里面有诈吗?’
【为什么这么想?】
【王海龙支持王妃,既符合他“忠于王爷遗志”的立场,也能避开你这位“皇帝之子”掌权的隐患,逻辑上是通顺的。】
‘难道他是真心的?难道他对眼前的权力,真能无动于衷?’
‘要知道,他手握海龙帮,在岭南根基不浅。就算现在没法直接争权,比起辅佐王妃,难道不是操控我这个不过十岁的世子更划算?’
【你这么想,也有道理。】系统沉默了片刻,又补充道。
【不过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他确实是真心支持王妃。】
应元正心头一滞。
一个人,真的会主动放弃权力吗?
就算是街边讨饭的乞丐,若有机会坐上皇位,也不会轻易放手。
【宿主的想法也符合多数人的认知,但历史上确实有主动放弃权力的例子。】
‘谁啊?’
【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乔治?华盛顿。他在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主动辞去了大陆军总司令的职位,回到自己的种植园务农。
后来他当选为美国总统,却在连任两届后坚决拒绝第三次参选,为美国确立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惯例。】
‘他?我记得有人说,他不是不想称帝,而是手里没足够的权力,只能干满八年下台。’
【恰恰相反。】系统纠正。
【独立战争结束时,他是大陆军总司令,军中威望如日中天。许多军官甚至公开提议拥戴他为国王。
士兵视他如神明,民众称他‘国父’。以他的声望与军权,若真想称帝,阻力远小于后来的拿破仑。】
【但他拒绝了。他说:‘让野心吞噬共和国,是我最深的恐惧。’】
【要知道,那是个帝制仍为主流的时代。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俄国,乾隆皇帝坐镇紫禁城,普鲁士、奥地利、法国,无一不是君主专制。在这样的世界里,主动放弃最高权力,选择回归田园,这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
应元正还是不信。
‘可权力这东西,一旦没有制衡,哪有人会心甘情愿只做八年就放手?只会想方设法一直握在手里,哪怕违背所有人的意愿。’
‘你看袁世凯,明明窃取了革命果实,都已经当上大总统了,还不是在所有人反对的情况下非要称帝?
权力的诱惑和腐蚀力,根本不是常人能抵抗的。真要在那种时候保持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得有多大的魄力和勇气?’
【宿主说得没错,所以华盛顿的选择才更显珍贵。】
‘……你该不会觉得,王海龙也是这样的人吧?’
【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但也不能轻易下结论。】
【他或许是真心认可王妃的能力,或许是觉得王妃掌权更有利于推翻朝廷,也可能是在伪装。毕竟人心隔肚皮,我们还需要再观察。】
在他和系统谈话的时间里,王妃一直在思考。
王海龙倒是一直在劝诫,说让王妃放心,其他人也会支持她的。
应元正收起疑虑,顺着王海龙的话往下说。
至少让王妃掌权这件事,他和王海龙的目的一致。
应元正往前一步,使出杀手锏。
“母妃,我们都造反了,还在意这些?最大逆不道的事都做了,掌权者是男是女根本不重要。”
搞不好会被说成妖魔。
系统补充。
【哪怕是男的,后世的故事、二创里说不定也会改成女的;还有哪怕是表面上的男的,也有可能是女的。】
‘……’
应元正怀疑后面那句在说他。
不过他这句话倒是让王妃醍醐灌顶。
王妃眸光一震:是啊,连弑君谋逆都敢做,还怕世人说一句“女子干政”?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比之前坚定了些,“我需征询其他人的意见。若他们也……”
“他们一定会同意的!”王海龙立刻接话,生怕王妃又动摇。
应元正也点头:“若是有人不同意,我反而要怀疑他的用心!”
“倒也不必如此绝对。”王妃制止他。
王海龙却急着把事情定下来,“那现在就把人召集起来商议?也好早点拿定主意。”
王妃却摇了摇头,“先完成王爷的身后事再说吧。虽然我们决定暂时隐瞒他的死讯,但王爷的遗体不能一直放在王府。
岭南天气湿热,再拖下去容易出变故,也怕被下人察觉端倪。”
应元正和王海龙也是这样认为的。
王海龙沉吟片刻,“委屈王爷了,眼下只能先将他放进棺椁,找个地方暂时安葬。
借口我也想好了。
就说府里有个老仆病逝,王妃感念她伺候多年,特意为她置办后事。
至于送葬的人,让穆隐风找几个面生的侍卫去办,选一处偏僻的山谷,我们几个亲自去接手安葬,绝不能让人发现。”
岭南多山多谷,找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并不难。
王妃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点了点头,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她看向王海龙,“那这事就劳烦你去跟柳墨言、穆隐风说吧,让他们尽快安排。”
“是!”王海龙躬身应下,转身就要走。
走到门口时,他又回头看了应元正一眼,见应元正没要跟出来的意思,犹豫了一下,还是独自离开了房间。
应元正见事情差不多定了,心里松了口气。
王妃同意掌权,接下来只要让她慢慢从暗处转到明处,处理事务、积累威望,就算日后平南王去世的消息泄露,也不会动摇岭南的根基。
“母妃,那儿臣也告退了。”应元正说道。
“等等。”王妃却叫住他,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你把‘让我掌权’说得这么好,说完了就想走?”
应元正一愣,他还应该做什么?
“你之前说海外的女王掌权后,都做了些什么事来稳固地位、治理国家?”
王妃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也带着几分认真,“你既然这么了解,就说来听听。”
应元正哪里知道,他赶紧问系统。
系统飞快的给出了情报。
应元正听完整理了一下。
“母妃,据我所知,那些女王掌权后,最先做的都是稳定内部。
比如西班牙的玛丽亚·特蕾莎,刚掌权时朝中贵族反对她,她就果断清除了反对者,重用忠直能臣;继而开海通商,与尼德兰、英吉利缔约,国库三年翻倍。
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则另辟蹊径。她广邀欧陆学者入首府,设皇家科学院,兴办新式学堂;同时减免农税,安抚流民,使战后民生得以喘息。”
应元正总感觉自己说了,又好像没说。
王妃却连连点头,不同的女王注重的地方不同,都和自己国内的实际情况有关。
她突然想到一件事,微微蹙眉,“……就……非得用全名吗?单用姓氏,可行吗?”
“当然可以。”应元正回答。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到现在都不知道王妃叫什么名字。
王爷的名字,当年那道过继的圣旨里就写了。只是他不愿意再看,反正他也不可能有称呼王爷全名的情况。
可王妃呢?府中无人提及,连她自己也从未说过。
王妃一眼便看穿了他的窘迫。
她唇角微扬,语气平静,“我姓萧,名素心。”
顿了顿,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不是个有气势的名字吧?日后与王爷合葬,墓碑上……大概也只刻‘萧氏’二字罢了。”
“不。”应元正直视着她,“以后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