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环浮空城,永恒的人造白昼光芒透过巨大的拱形能量窗,均匀地洒落在基础魔纹构造原理的阶梯教室内。
空气恒定在宜人的温度,带着一丝微弱的、仪器运转特有的臭氧味。
李维踏着精确的步伐走上讲台,深蓝色的制式讲师袍服边缘流淌着细微的空间稳定魔纹,无声地隔绝了外界微尘。
台下,数十名穿着统一灰色学徒袍的身影瞬间起立,动作整齐划一,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微微躬身行礼,动作间带着巫师学徒特有的、刻入骨髓的秩序感。
“讲师日安。”
声音汇聚,不高不低,带着程式化的恭敬。
李维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精神感知如同无形的微风拂过,瞬间确认了这些学徒的层次——精神符文凝聚数量基本在二到五枚之间,在时空之环庞大的学徒基数中,属于最基础的一批。
他们的眼神里混杂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正式巫师的敬畏,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属于底层奋斗者的焦虑。
“坐。”李维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角落。
落座声整齐划一。
讲台并非木质,而是一整块温润的黑色合成材料,表面光滑如镜。李维没有携带任何卷轴或书籍,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在讲台表面轻轻一点。
嗡——!
一道柔和的光芒从指尖触碰处亮起,瞬间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覆盖了整个讲台表面!
无数细密、清晰、散发着微光的魔纹线条凭空浮现、组合、变幻,瞬间构成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立体动态模型——正是今日课程的核心,一个用于稳定低级元素能量流的三角谐振基础魔纹阵列。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只有魔纹模型运转时发出的细微能量嗡鸣。学徒们屏息凝神,眼睛死死盯着那悬浮旋转的立体光影,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精神符文的凝聚,是意志对能量感知与操控的具现化……”李维的声音平稳响起,开始讲述凝聚精神符文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能量频率的细微调节、意志专注度的阈值把控。
这些内容,在时空之环浩如烟海的教材中都有记载,属于基础中的基础。
但李维的讲述,却带着一种独特的、仿佛庖丁解牛般的精准与透彻。
他不拘泥于教科书上繁琐的术语堆砌,而是用最简洁、最本质的语言,直指核心。
每一个关键点,都辅以讲台上那精妙魔纹模型中对应能量流的变化作为直观印证。晦涩的理论,在他口中化作了清晰可见的能量轨迹。
很快,进入提问环节。
“讲师,关于精神符文与元素亲和力的共振频率,教材上说存在一个窗口期,但这个窗口期的具体界定,是否与个体灵魂波长有关?”一个眼神锐利的学徒率先发问。
“很好的问题。”李维点头,指尖在魔纹模型上划过,模型瞬间分解重组,模拟出几种不同波长灵魂波与元素能量流共振的干涉图样,“窗口期并非固定值,它更像一个动态平衡区间。
个体灵魂波长决定了这个区间的中心频率,而意志的稳定性和环境能量纯净度则决定了区间的宽度。
关键在于,如何在动态中找到你自身最适配的那个共鸣点,而非生搬硬套理论值。”他的回答直指本质,瞬间让提问者眼中闪过明悟。
“讲师,我尝试构建次级元素护盾魔纹时,能量节点总是提前崩溃,问题出在基础回路的稳定性还是能量输出功率控制?”另一个学徒急切地问道。
李维甚至没有看模型,直接抬手在空中虚划。一道由纯粹精神力构成的、闪烁着微蓝光芒的魔纹回路瞬间在他指尖成型!回路结构清晰,能量流向一目了然。
“看这里,第三能量节点与次级分流回路的连接角度。你追求能量效率最大化,过度压缩了角度,导致局部应力集中。
将角度从72.3度调整到75度左右,牺牲微乎其微的效率,换取结构稳定性的显着提升。”他指尖微动,精神力构建的回路瞬间调整角度,原本闪烁不稳的能量节点立刻变得圆融流畅。
精准!高效!一针见血!
接下来的问题,无论是关于符文镌刻的微观技巧,还是魔纹阵列叠加的兼容性问题,李维都信手拈来。
他深厚的魔纹造诣在此刻展露无遗。这一个月来,他早已利用权限查阅了大量基础魔纹资料,结合自身在蓝星、星海乃至洛伦索生死搏杀中锤炼出的、远超同阶的魔纹理解与应用能力,教导这些学徒基础魔纹课程,对他而言如同大学生解答小学生习题般轻松。
他对魔纹的理解,直指能量流动的本质和结构稳定的核心,其深度和高度,足以让不少一、二级正式巫师都感到汗颜。
课堂在高效而略显冰冷的氛围中结束。学徒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一丝对这位新讲师深不可测实力的敬畏,有序离开。
李维站在空旷的讲台上,指尖一点,讲台上复杂的魔纹模型无声消散。他望着学徒们离去的背影,眼神深邃。
时空之环的魔纹科技确实登峰造极,深入到文明的骨髓。从浮空城的宏伟构架、空间梯厢的精妙折叠,到生活起居的每一处细节,无不闪耀着魔纹的光辉。
这里的巫师学徒,对基础魔纹的理解和应用效率,确实远超蓝星艾尔文博士那些依靠原始摸索的巫师。
然而,在冥想法方面……
李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时空之环学院,乃至整个巫师世界主流使用的,依旧是“克洛瑞尔通用冥想法3.0版本”。
同样的的冥想法这些学徒对精神力的引导、对能量粒子的捕捉效率,仅仅比蓝星艾尔文博士等人高出一线。
与他相比效率差距如同云泥。
“看来,在冥想法领域,我或许……是个异类?”李维心中自语。
他意识到自己精神力增长的异常速度,可能并非普遍现象。自己是天才?或许是。
但具体天才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在巫师世界这个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验证。这验证本身,或许就是一笔潜在的财富。
******
浮空城永恒的白昼被模拟的夜幕取代。c-736单元内,柔和的恒定光源切换成适合冥想的微光。
李维盘膝坐在冥想区中央的软垫上,双目微阖,呼吸悠长。阿尔法金属球悬浮在他身侧,球体表面流淌着细密的扫描魔纹,无声地监控着他的精神波动与能量状态,提供着最精确的辅助。
然而,李维此刻并非在冥想。
在他面前,悬浮着一张完全由纯粹精神力构成的、半透明的光幕。一支由巫师之手操控的、笔尖流淌着银色精神力墨水的能量笔,正在光幕上疾速书写。
光幕的顶端,一行清晰、冷峻的标题赫然在目:
《论熵增定律在封闭及半封闭能量系统中的普适性表现及其对低阶魔纹能量回路稳定性的定量影响》
标题下方,是密密麻麻、逻辑严谨、充满数学符号和物理模型的推导过程、实验数据基于阿尔法模拟推演与结论分析。
巫师世界,力量体系建立在规则之上,魔纹是规则的语言。但李维敏锐地发现,巫师们对力量本质的探索,几乎完全沉浸在魔纹这一工具本身,沉浸在对各种能量粒子、规则碎片的现象级应用和解构中。
他们如同最精密的工匠,将魔纹的组合运用到了极致,却似乎……忽略了支撑这一切现象背后的、更基础的、属于宇宙本身的底层逻辑。
物理定律!
热力学定律、电磁学、经典力学、量子理论……这些在蓝星被视为宇宙基石的理论框架,在巫师世界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竟如同被遗忘的角落!
巫师们用魔纹解释能量流动,用规则描述粒子碰撞,却没有人尝试用熵的概念去量化一个魔纹阵列必然存在的能量逸散和效率上限。
没有人用场的理论去统一描述不同属性魔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更没有人思考过,一个强大的单体巫术,其力量传递过程是否也严格遵循着动量守恒!
李维要做的,就是将这来自异界的、经过蓝星无数科学家验证的宇宙基石理论,嫁接到巫师世界的魔纹体系之上!
用物理学的语言,去重新诠释、甚至预言魔纹的某些现象!
这并非取代魔纹,而是为它构建一个更底层、更普适的理论支撑!是开辟一条全新的认知路径!
能量笔在光幕上飞速移动,留下一行行冰冷的公式和逻辑链条。李维的眼神专注而锐利,如同在黑暗中凿刻真理的碑文。
阿尔法则在一旁,高速运转着核心处理器,根据李维提出的理论模型,模拟推演着各种基础魔纹回路在不同条件下的熵增速率、能量逸散曲线,提供着坚实的数据支撑。
“基础回路次级元素护盾,在标准输出功率下运行17.3秒后,核心节点熵值超过理论稳定阈值,结构应力累积达到临界点,崩溃概率上升至78.6%……与今日课堂实例高度吻合。”阿尔法的电子音冰冷地汇报着模拟结果。
李维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这就是价值!巫师世界等价交换原则下的硬通货!
一篇足以颠覆低阶魔纹设计思路、提升能量利用效率、甚至为更高阶研究提供新视角的奠基性论文!
教书换取贡献点?杯水车薪!
唯有知识,唯有创造,唯有触及规则本质的思考,才能在这个冰冷而高效的齿轮之城中,换取他真正渴求的力量!
窗外的浮空城依旧在无声运转,冰冷的金属尖塔刺破模拟的夜空,塔顶的导航信标闪烁着恒定而遥远的光芒。
巨大的能量管道如同城市的血管,流淌着幽蓝色的光芒,为这座知识堡垒提供着永恒的动力。
李维的精神力光幕上,最后一个公式落下,一个简洁而有力的结论清晰地呈现。
他停下了能量笔,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眼神中带着一丝完成精密实验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洞见真理核心的兴奋与冰冷燃烧的野望。
他望向窗外那座冰冷而宏伟的齿轮之城,又低头看了看光幕上那篇凝聚着异界智慧的论文。
“阿尔法,”李维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中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连接学院贡献点系统,提交研究成果申请。”
“申请提交中……身份验证通过……论文核心价值初步评估中……”阿尔法的电子音回应道。
李维的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无尽的钢铁丛林,嘴角那抹冰冷的弧度愈发清晰。
知识就是力量。
在这等价交换的冰冷殿堂里,他的异界之思,将成为撬动规则的第一根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