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军的投石机和弩炮持续不断地轰击着八里桥明军阵地,虽然大部分落点散乱,但偶尔命中造成的伤亡,依旧给守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恐慌。碎石木屑横飞,硝烟与尘土混合,弥漫在运河两岸。
趁着远程压制的间隙,更多的后金步兵在盾牌掩护下,再次涌向河滩,试图强渡。同时,约五十名骑兵沿着河岸向下游疾驰而去,显然是在寻找水浅可涉渡的河段,企图进行侧翼包抄。
“不能让他们轻易过河!”林慕义在望楼上看得分明,厉声下令,“李贵,带你的人,死守桥头!火铳队,集中火力,打击渡河之敌!王五,带你的人,加上骑兵哨,去下游截住那支鞑子马队,绝不能让他们迂回过来!”
命令迅速执行。李贵亲自站在桥头堡垒最前方,手持一面包铁木盾,怒吼着指挥长枪手和刀盾兵结阵,抵御着对岸射来的零星箭矢。火铳队分成数个小队,依托胸墙和土丘,不再追求齐射,而是进行更有效率的自由射击,精准地狙杀着每一个踏入河水的后金兵。铅弹呼啸,不断有后金兵惨叫着倒在冰冷的河水中,鲜血将河面染出片片猩红。
下游约两里处,王五率领的斥候队和三十名骑兵,与那支试图迂回的后金骑兵迎头撞上!双方在河滩狭窄地带爆发激烈混战。振明军的骑兵虽然马术和人数略逊,但装备了马刀和部分三眼铳,在王五的指挥下,结阵而战,竟一时不落下风,死死缠住了对方。
战斗陷入胶着。后金军主将显然不耐烦了,他再次投入了两百生力军,集中向石桥方向发起猛攻!这一次,他们扛来了更多的木板和简易浮桥构件,悍不畏死地冲向桥头!
“放火箭!倒火油!”李贵嘶声咆哮。
早已准备好的明军士卒立刻将点燃的火箭射向对方搭建浮桥的材料,更有力士将陶罐装的火油奋力掷向桥面和对岸!“轰!”火焰瞬间升腾而起,试图靠近桥头的后金兵被烧得惨叫连连,攻势为之一挫!
然而,后金军的凶悍超出想象。顶着箭矢和火铳,仍有数十名重甲步兵冲破火障,嚎叫着冲上了石桥,与守在桥头的明军教导队和长枪手狠狠撞在一起!
刹那间,桥面上金铁交鸣,血肉横飞!教导队的老兵们三人一组,结成小三才阵,彼此掩护,长枪突刺,刀盾格挡,与悍勇的后金兵展开残酷的白刃战!不断有人中刀倒地,惨叫着跌入运河,但缺口被死死堵住,无人后退!
林慕义在望楼上看得心急如焚。桥头争夺战太过惨烈,教导队和长枪手伤亡在迅速增加。他目光扫过战场,注意到对岸的后金远程器械因为担心误伤,射击频率明显降低,其主将身边只剩下约百余骑兵作为预备队。
机会!
他立刻对传令兵吼道:“命令佛朗机炮,瞄准对岸敌军主将旗号所在,急速射!所有弩手,集中火力,覆盖敌军弓弩手阵地!”
“命令陈忠,预备队上前,接替桥头防御!李贵所部,后撤休整!”
“命令王五,不惜代价,击溃下游敌军,然后从侧翼骚扰对岸!”
隐藏在营寨后方的两门佛朗机小炮早已装填完毕,接到命令,炮手们猛地拉动了火绳!
“轰!轰!”
两声震耳欲聋的炮响撕裂了战场!虽然炮弹落点有些偏差,未能直接命中后金主将,但就在其亲兵队附近炸开!破片和冲击波顿时将数名骑兵掀下马来,引起一片混乱!
几乎同时,所有明军弩手将密集的箭雨泼洒向对岸的后金弓弩手阵地,压制得他们抬不起头!
桥头上,得到生力军支援的李贵所部终于可以交替后撤,由陈忠带领的预备队顶了上去,稳住了阵脚。
而下游,王五见正面难以迅速取胜,果断分出一半人手,下马用弩箭和火铳远远袭扰对岸的后金军侧翼,虽然造成的伤亡有限,却成功吸引了部分注意力,扰乱了其部署。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得对岸的后金主将有些措手不及。他没想到这支明军如此顽强,指挥如此灵活,火力更是远超预料。眼看强攻桥头受挫,侧翼被骚扰,远程压制又被反制,己方伤亡已然不小,而明军阵地依旧稳固。
他死死盯着对岸那面“林”字和“忠勇”大旗,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凝重。良久,他猛地一挥手,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低沉的牛角号声响起,正在进攻的后金军如蒙大赦,交替掩护着,如同潮水般向后退去,丢下了近百具尸体和伤员在河滩与桥头。
“赢了!我们赢了!”明军阵地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劫后余生的士卒们相拥而泣,或用兵器敲打着盾牌,宣泄着心中的激动与恐惧。
林慕义却没有丝毫放松,立刻下令:“救治伤员,抢修工事,补充弹药!斥候前出五里,监视敌军动向!防止其去而复返!”
他走下望楼,来到桥头。这里已是尸横遍地,鲜血将桥面染成了暗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和焦糊味。李贵浑身是血,拄着卷刃的腰刀,大口喘着气,看到林慕义,咧嘴想笑,却牵动了脸上的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教官……守住了!”
林慕义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那些阵亡和受伤的士卒,心中沉甸甸的。这一战,虽然击退了敌军,但振明军也付出了近百人伤亡的代价,其中大半是宝贵的教导队和长枪手老卒。
“把阵亡弟兄的名字记下来,好好安葬。”他声音沙哑。
八里桥之战,以明军的惨胜告终。振明军再一次用鲜血证明了其“忠勇”之名并非虚传,也成功地将香河方向的後金偏师挡在了运河以北,暂时稳住了天津的东北门户。
消息传回天津卫和京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支成立不过半年的新军,竟能正面击退同等兵力的后金偏师,这在大明如今的战场上,堪称奇迹。林慕义和振明军的名字,再次成为朝野热议的焦点。
数日后,就在林慕义忙于整顿防务、消化战果之时,一队来自京师的缇骑,在一名锦衣卫千户的带领下,携带着崇祯皇帝的密旨,抵达了八里桥营寨。
旨意很简单,却重若千钧:
“着署都督佥事、天津等处海防练兵副总兵林慕义,即刻卸任军务,轻骑简从,入京陛见。钦此。”
终于来了!
林慕义捧着那份黄绫密旨,知道决定振明军和他自身命运的时刻,即将在紫禁城的殿堂之上展开。八里桥的血战,只是铺垫;真正的风暴,将在那九重宫阙之内降临。
他看了一眼北方依旧阴沉的天空,又回头望了望身后肃立的振明军将士,深深吸了一口气。
“臣,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