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狼烟,并未因卢象升的鲜血而止息,反而燃烧得更加炽烈。多尔衮统领的清军主力,在畿辅之地纵横捭阖,如入无人之境。官军或龟缩坚城,或一触即溃,广袤的平原乡村,尽成鞑虏猎场。烧杀抢掠的惨状,通过逃难的流民和前线哨探之口,不断传入吴庄堡,字字泣血,让每一个听闻者目眦欲裂。
那股一直在振明军控制区北部边缘游弋、约三千人的清军骑兵,在多铎(后查实为该部统帅)的指挥下,试探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的远观哨探,发展到后来,其数十人规模的游骑,竟敢屡次逼近至振明军外围哨站十里之内,甚至嚣张地做出挑衅姿态,试图引诱守军出战。
“教官!让俺带人出去,宰了这群鞑子!”李贵按捺不住,连日来不断请战。麾下骑兵亦是群情激愤,眼看着同胞遭难,敌军在眼前耀武扬威,却只能困守壁垒,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
“不行。”林慕义的回答依旧冰冷而坚决,“小不忍则乱大谋。多铎所部皆是精骑,来去如风。你出去,正中其下怀。他要的就是我们离开坚固工事,在野外与他浪战。”
他指着沙盘上北部边境新构筑的、依托山势河流的防线:“我们的优势,在于预设战场,在于火器!告诉前沿各部,严守阵地,无令不得出击。若鞑子敢进入我军预设雷区及火炮射程,不必客气,给我狠狠地打!但要记住,绝不可追击!”
这道命令,如同给躁动的振明军套上了缰绳。将士们虽然憋屈,却严格执行。前沿阵地上,炮手们死死盯着远方地平线,火铳手们检查着枪械和定装弹药,埋设在关键通道上的地雷引信被再次确认。一种引而不发的杀气,在边境线上弥漫。
多铎的游骑又来了几次,他们似乎也察觉到了对面明军阵地的不同寻常——那种沉默的、井然有序的防御姿态,与之前遭遇的惊慌失措的官军截然不同。在一次试探性的靠近中,几骑清兵触发了隐蔽的绊索,引发了连环地雷的爆炸,人仰马翻,残肢断臂飞上半空。后续的清骑惊骇后退,不敢再轻易靠近。
消息传回多铎大营,这位年轻的贝勒眉头紧锁。他原本以为这豫北的明军与其他软柿子无异,没想到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对方显然早有准备,防御体系严密,火器犀利(从地雷威力判断),且纪律严明,不为挑衅所动。
“有意思。”多铎舔了舔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传令,集结两个牛录的精骑,明日拂晓,随本王去会会这支明军!看看他们的乌龟壳,到底有多硬!”他决定亲自出手,进行一次强力的武力侦察,试探对方防线的虚实和兵力配置。
次日拂晓,天色微明。多铎亲率六百余精骑,人披重甲,马挂护具,如同一股铁甲洪流,并未分散,而是直扑振明军北部防线一处相对平缓、看似易于突破的地段——黑石峪。
驻守黑石峪的,是振明军的一个加强营,营官是陈忠一手带出来的老兵,沉稳果决。他早已通过哨探得知清军动向,立刻下令全军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当清军骑兵进入三里范围时,部署在黑石峪侧后高地上的六门千斤重炮(经过改进,射程和精度有所提升)发出了怒吼!巨大的实心铁球呼啸着砸入清军队列前方和侧翼,虽然直接命中不多,但落地后弹跳翻滚形成的死亡地带,以及那震耳欲聋的声势,瞬间打乱了清军冲锋的节奏,战马受惊,骑士竭力控缰。
多铎心中一惊,对方竟有如此射程的重炮!但他毕竟是宿将,厉声呼喝,约束部队,继续加速冲锋!只要冲过这片死亡地带,贴近明军阵地,火炮便失去作用!
清骑冒着稀疏的炮火(装填需要时间),冲入一里范围。就在这时,黑石峪主阵地上,超过两百支火铳(其中三十余支是刚刚列装锐士营的新式燧发枪)分三排依次开火!
“砰!砰!砰!砰——!”
爆豆般的铳声密集响起,白色的硝烟瞬间弥漫阵地前沿。尤其是那三十多支燧发枪,射速快,精度高,在这个距离上展现了可怕的威力!冲锋在前的清军重骑兵,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身上厚重的棉甲甚至镶嵌的铁片也无法完全抵挡铅弹的冲击,纷纷惨叫着跌落马下!
多铎亲眼看到身旁一名白甲兵被一枚铅弹直接击中面门,整个头颅如同西瓜般爆开,红白之物溅了他一身!他心中骇然,这火铳的威力远超以往所见!
第一轮齐射,清军前锋便损失了数十骑!冲锋的势头为之一滞。
“散开!冲过去!”多铎挥舞着弯刀,嘶声大吼。清军骑兵试图散开队形,减少伤亡,继续冲击。
然而,守军阵地上,军官的口令声此起彼伏,火铳手们熟练地后退装填,后排上前继续射击,形成了连绵不绝的火力网。尽管清军骑射也开始还击,箭矢嗖嗖地落入明军阵地,造成了一些伤亡,但根本无法压制守军凶猛的火力。
当清军好不容易冲至阵地前不足百步,准备凭借马速和重甲强行突破时,迎接他们的是如同冰雹般砸下的木柄手雷!
“轰!轰!轰!”
连续的爆炸在骑兵群中响起,破片四射,战马悲鸣,清军人仰马翻,队形彻底混乱。更要命的是,预设的壕沟和拒马也极大地迟滞了他们的冲击速度。
多铎身先士卒,挥舞弯刀格开一支射来的弩箭,却见前方明军阵地岿然不动,火铳射击声依旧密集,他知道,这次试探性进攻已经失败了。再强行冲下去,只会让麾下儿郎白白送死。
“撤!快撤!”他当机立断,下达了撤退命令。
清军骑兵如蒙大赦,拨转马头,狼狈后撤,留下了百余具人马尸体和哀嚎的伤兵。
黑石峪阵地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首战告捷,以极小代价,重创了不可一世的清军精骑!
消息迅速传回吴庄堡。陈忠、李贵等人兴奋不已,纷纷向林慕义道贺。
林慕义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他仔细询问了交战细节,尤其是清军的战术、装备和战斗意志。
“多铎吃了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林慕义沉声道,“此次只是试探,下次再来,恐怕就是真正的雷霆一击了。告诉前线各部,戒骄戒躁,加强戒备,修复工事,补充弹药。清军主力尚在畿辅,我们这里,只是其侧翼的一步闲棋,但我们必须挡住,而且要赢得漂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无比严肃:“此战,不仅是保境安民,更是要打出我振明军的威风!要让天下人知道,这大明,还有能战之师!还有敢战之将!要让那些在北方肆虐的鞑子知道,中原之地,并非任他来去自如!”
“是!”众将轰然应诺,士气高昂。
林慕义走到窗边,望着北方依旧阴沉的天际。黑石峪的小胜,只是风暴中的一朵浪花。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多铎的受挫,可能会引来清军更猛烈的报复,也可能促使他们暂时绕过这块硬骨头。
但无论如何,振明军这块砥柱,已然在帝国黄昏的惊涛骇浪中,露出了它坚韧的棱角。它能否中流击楫,力挽狂澜,犹未可知。但至少,它让这片土地上绝望的人们,看到了一丝微光。
而他,则在这微光之中,继续冷静地布局,等待着那个足以改变一切的关键时刻。王五那边关于“潜龙”计划的准备工作,必须加快了。京师的局势,已然到了最危险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