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那会大嫂叫上了二嫂和六嫂帮忙,很快就将报名参与纺织缝纫的女工们初步分成了两拨。
一拨是约有七八人,在流放前或多或少接触过纺线、织布或简单刺绣,算是有些基础;另一拨人数稍多,有十来人,则是彻头彻尾的新手,连纺锤都没摸过,眼中充满了好奇与忐忑。
大嫂看着名册,微微蹙眉,低声对身旁的二嫂和六嫂道:“有基础的还好说,这些一点不会的……怕是短时间内难以上手,耽误了晚晚的事。”
她们出身官宦之家,虽不事生产,却也深知女红技艺非一日之功。
正巧林晚安排完营地其他事务,朝这边走来。
大嫂见状,连忙迎上前,将她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面带忧色地说:“晚晚,你来了。人手是分好了,只是……这刺绣织布的功夫,最是考验水磨工夫,尤其是那些全无基础的,怕是……短时间内难见成效,白白耗费米粮。你看……她们一点都不会的那种要如何安排?”
林晚闻言,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成竹在胸的浅笑,她轻轻拍了拍大嫂的手背,语气带着几分神秘:“大嫂放心,我既招她们来,自有妙用。说不定,这些‘不会’的,反而更容易教出惊喜呢。走,带大家去看看我们的‘新宝贝’。”
见她如此自信,几位嫂嫂虽心中仍有疑惑,却也不再多说,带着分好的两拨女工,跟着林晚走向那两座新搭建完毕的帐篷内。
掀开厚厚的防风帘,女工们依次走入,棚内十分明亮,当她们的目光落在工棚中央那几台用防尘布半遮半掩的“铁木疙瘩”上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晚示意守卫放下帘子,确保内外隔绝后,亲手掀开了覆盖的布料。
“这是……” 有基础的女工们首先发出低低的惊呼。
她们看到的机器,依稀有着纺车和织机的轮廓,但结构却截然不同!
纺车不再是单纯的手摇,下面多了踏板和复杂的连杆;织机更是古怪,梭子被安置在一个精巧的滑轨装置上,机身也更加紧凑坚固。
木质框架打磨得光滑,关键部位嵌着闪着冷光的金属构件,一看就知造价不菲,绝非寻常农户家用的简陋家伙。
“这些是我偶然所得的‘改良织机’。”林晚的声音在安静的工棚内响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它们或许看起来复杂,但用熟了,效率远超传统织机数倍。”
她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拿出几卷画在硬纸板上的、极其详细的分解结构图和三台平板电脑。
她将图纸递给几位嫂嫂,然后熟练地解锁平板,点开早已下载好的、关于脚踏纺纱机、手摇织布机和脚踏缝纫机的操作教学视频。
“几位嫂嫂,你们先看看这个。”林晚将平板递到大嫂手中。
大嫂、二嫂、六嫂好奇地凑过去,当高清视频开始播放,清晰地展示着如何脚踏驱动纺锤飞转、如何流畅投梭引纬、如何用“铁马”(缝纫机)扎出均匀细密的针脚时,三位见多识广的官家夫人也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
“这……这纺车,竟能如此之快!”二嫂指着屏幕上飞速旋转的纱锭,难以置信。
“还有这织布!看那梭子!自己就能来回跑?天哪!”六嫂也掩口惊呼。
“这针脚……这速度……这‘铁马’简直是神物!”大嫂看着缝纫机在布料上走直线、拐弯,效率堪比数个熟练绣娘,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她们在京城见过最好的苏绣、云锦,却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生产工具!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她们的认知范围。
就在这时,女工中那个手艺最好、之前曾为京城绣坊做过工的姑娘,名叫婉娘的,壮着胆子向前一步,虽然脸色因激动而泛红,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她朝着林晚和几位嫂嫂行了一礼,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清晰的渴望:“夫人……几位夫人,这……这机器,我……我能试试吗?”
林晚正需要一个人来示范,见有人主动请缨,心中赞许,笑道:“当然可以!婉娘是吧?来,你先看看这个视频。”
她将播放纺纱机操作的那台平板递给婉娘,耐心地指点她观看重点:“注意脚踩踏板的节奏和手牵引棉絮的配合……”
婉娘看得极其专注,一双巧手甚至不自觉地跟着视频里的动作微微比划。
她本就是极有天赋的绣娘,对纺织原理一点就通,此刻看到这改良后的机器,更是触类旁通。
不过看了两遍,她便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光芒:“夫人,我……我好像看明白了!”
“好!你来试试!”林晚让开位置。
婉娘深吸一口气,走到那台脚踏纺纱机前。
她先是仔细摸了摸木质框架和金属部件,感受其做工,然后依循视频所学,坐下,调整好坐姿,将一小撮提前准备好的、梳理好的棉絮搭在纱锭上。
她的脚轻轻踩下踏板——
“嗡……” 一阵轻快而稳定的嗡鸣声响起,纱锭随之开始匀速旋转!
婉娘全神贯注,手指灵巧地牵引、拉伸着棉絮,动作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迅速变得流畅自然!
她脚下的节奏也越来越稳。
只见洁白的棉絮在她指尖仿佛被施了魔法,迅速被拉细、加捻,变成均匀的纱线,源源不断地缠绕在纱锭上!速度之快,远超传统手摇纺车!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个饱满、紧实、线径均匀的纱锭便初具雏形!
婉娘停下动作,看着自己纺出的纱线,又惊又喜,她抬起头,激动地对林晚和几位嫂嫂说:“夫人!这机器……太神奇了!我之前从未用过如此顺手省力的纺车!脚踏之力均匀,纺出的纱线比手摇的不知匀称多少!而且……真的不难学!关键是手脚配合的巧劲!”
她这话一出,不仅是有基础的女工们眼睛放光,连那些原本忐忑不安、毫无基础的新手女工,也都伸长了脖子,脸上露出了希望之色,听起来,似乎不需要多年苦功才能入门?
林晚满意地点点头,对婉娘投去鼓励的目光,然后转向所有女工,朗声道:“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倚仗!
传统手艺需要时间积累,但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工具,走更快的路!”
她目光扫过那群新手:“没有基础,未必是坏事。正好可以抛开旧习惯,从头学习最适合这些新机器的方法!我相信,只要用心学,不出半月,你们每个人,都能纺出这样好的纱线!”
她又看向有基础的女工:“而有基础的,你们理解更深,学习更快,将来不仅要熟练掌握,还要负责带徒弟,做师傅!”
林晚的话,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个女工的心中。
大嫂此刻也彻底明白了林晚的“妙用”何在,她感慨地握住林晚的手:“晚晚,还是你有远见!有了这些……这些机器,我们也不至于每天都担心自己没事干了。”
林晚微笑:“所以,接下来,就要辛苦几位嫂嫂了。婉娘悟性高,可让她先带着有基础的熟悉另外两种机器。大嫂,您和二嫂、六嫂,负责统筹,制定学习计划和工时。对于毫无基础的……”
她看向那群眼中充满渴望的新手,声音温和却坚定:“我们先从最基础的认线、理线开始,然后上手最简单的脚踏纺纱。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让我们山阴村的大部分人,都能穿上我们自己织布、自己缝制的新衣!”
工棚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兴奋低语和摩拳擦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