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领域的“酒精惊魂”刚平息,凌哲又把主意打到了军事上。原因无他,蒙恬最近总跟他抱怨,说军队演练耗费巨大,尤其是实兵对抗,人吃马嚼,每次都能把军需官心疼得直掉眼泪。
“得搞个低成本的训练方法!”凌哲一拍脑袋,想起手机里存过的“沙盘推演”概念。
趁着某次帮嬴政“优化”书房布局时蹭到点“龙气”,手机电量挣扎到百分之十五,他赶紧查了查沙盘的制作方法。
“简单!”凌哲看着屏幕上“用沙土模拟地形”的示意图,信心满满,“就是个高级过家家!”
他立刻找来工匠,做了一个巨大的木盘,里面铺上细沙。又用不同颜色的黏土捏出小山、河流、城池的模型。还用木片做了代表不同兵种的小旗子——骑兵是三角形,步兵是方形,弓箭手是……他本来想画个弓,结果画出来像个月亮,干脆将错就错,代表“月牙阵”。
沙盘做好了,凌哲邀请蒙恬和他的几个副将来观摩“跨时代军事训练系统”的首秀。
蒙恬看着那花花绿绿的沙盘,挠了挠头:“凌兄弟,这……这不就是小孩玩的泥巴吗?”
“蒙将军,这叫军事地理信息可视化系统!”凌哲拿起一根细棍,指着沙盘,学着手机里看过的军事节目解说员的腔调:
“诸位请看! 此处为山地,易守难攻! 此处为河谷,适合设伏! 敌军的骑兵优势在这里将大打折扣! 只要我们派一队步兵抢占制高点,再用弓箭手封锁河道……”
他讲得唾沫横飞,蒙恬和副将们却听得云里雾里。一个性子急的副将忍不住打断:“凌大人,说这些有啥用?真刀真枪干起来,哪管你沙盘上画的是啥!”
凌哲不服气:“将军,咱们可以模拟对抗啊! 你用蓝旗代表匈奴,我用红旗代表秦军,咱们在沙盘上排兵布阵,推演战局变化! 既能锻炼战术思维,又能节省大量军费!”
蒙恬觉得有点意思,便答应试试。第一场推演,凌哲代表秦军,蒙恬代表匈奴。
凌哲把自己在《孙子兵法》里看过的、手机游戏里玩过的套路全用上了:迂回包抄、诱敌深入、十面埋伏……他把小红旗插得到处都是,沙盘上密密麻麻一片红。
蒙恬看着那毫无章法的布阵,眉头越皱越紧。他按照匈奴惯用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一个点突击。蓝旗像一把尖刀,直接捅穿了凌哲那花里胡哨的防线。
“你输了。”蒙恬言简意赅。
凌哲傻眼了:“不是……我这……我这是疑兵之计! 你看我左边这个埋伏……”
“埋伏个屁!”那个急脾气副将指着沙盘,“你这兵力分散得像撒芝麻,人家一冲就垮!真当匈奴人是傻子啊?”
凌哲脸上挂不住,强行辩解:“这是……这是 非线性作战 ! 你们不懂! 现代战争……呃,是未来战争就是这么打的!”
蒙恬摇了摇头:“凌兄弟,打仗不是玩游戏。匈奴骑兵来去如风,不会按你的套路来。”
凌哲不甘心,又拉着他们推演了几局,结果无一例外,全被经验丰富的蒙恬和副将们“血虐”。副将们从一开始的客气,到后来的毫不留情吐槽:
“凌大人,您这布阵,是怕匈奴找不到主力吗?”
“您这后勤线拉的,比匈奴跑得还远!”
“您这骑兵放在沼泽地里……是打算让他们游泳冲锋吗?”
凌哲被怼得面红耳赤,差点想把沙盘掀了。
消息传到李斯耳朵里,他乐坏了,立刻在朝堂上嘲讽:“陛下,凌哲竟以儿戏之物妄议军机,贻笑大方!若按他那沙盘推演,我大秦将士早已尸骨无存!”
嬴政也听闻了此事,把凌哲叫来询问。
凌哲硬着头皮解释:“陛下,沙盘推演本身并无过错,是臣……尚未掌握精髓。此法能帮助将领熟悉地形,思考多种战术可能,总比一味耗费钱粮进行实兵演练要强。”
蒙恬虽然觉得凌哲推演得稀烂,但也客观地说:“陛下,沙盘确能直观展示地形。若由熟悉敌情的老将来推演,或有所得。”
嬴政不置可否,只是吩咐:“既然如此,凌爱卿便与军中将领多加研习,莫要再闹出笑话。”
有了嬴政这句话,凌哲算是保住了点面子。他痛定思痛,不再自己瞎指挥,而是虚心向蒙恬和其他将领请教匈奴的战术特点、军队配置。
他根据反馈,不断优化沙盘,把匈奴骑兵的机动性、秦军弩阵的威力等因素都考虑进去,还加入了“天气”、“士气”等变量(用掷骰子决定)。
慢慢的,沙盘推演变得像点样子了。虽然凌哲自己推演还是输多赢少,但至少不会出现把骑兵放沼泽里的低级错误了。一些年轻将领也开始觉得这玩意儿有点意思,能帮他们开拓思路。
凌哲趁热打铁,在《大秦日报》上发表了《论沙盘推演在军事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还搞了个“沙盘推演大赛”,吸引了不少军事爱好者参与。
李斯看着凌哲又把一个“儿戏”弄成了正经事,虽然效果有待商榷,但架不住陛下似乎默许了,只能再次把不满咽回肚子里。
而凌哲,已经又开始琢磨新的点子了——他听说墨家机关术很厉害,想着能不能合作搞点“古代版无人机”(比如用风筝带个哨子去侦察)或者“自动弩炮”……
看来,大秦的军事领域,也难逃被凌哲“魔改”的命运。只是不知道,下次他又会搞出什么让人啼笑皆非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