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火神宫深处,原本用来存放、研究诸界奇珍异宝的“万宝阁”,如今已被划为最高禁地,由翊圣神君亲自率重兵把守,内外布下了数十重隔绝、防护、隐匿的仙阵妖法。禁地核心,正是那块悬浮于聚灵阵中、散发着柔和而磅礴生机的创生之墟核心晶体。
以天枢星君、太玄掌教为首,辅以天宫数位司掌生命、造化神职的上神,青丘几位精通古老血脉传承与自然之道的狐族长老,以及人族几位隐世不出的丹道、阵道宗师,组成了星枢盟最顶尖的研究团队,日夜不休地围绕着这块晶体,试图解析其蕴含的太初创生之秘。
乳白色的光晕在禁地中流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毛孔舒张的生机气息。然而,研究进程却远比预想的艰难。
这创生核心并非一件死物,其内部结构并非固定的物质或能量形态,而是由无数流动的、蕴含着“生”之法则本源的细微光流构成,其变化之繁复,远超现今诸天万界任何已知的传承体系。强行以神识探入,往往如同泥牛入海,不仅难以捕捉其奥妙,反而容易被那浩瀚的生机同化,迷失自我。
“不行,常规的解析手段完全无效。”一位天宫造化神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他的神识方才尝试深入,差点被那温暖的光流包裹,陷入永恒的沉眠,“它的法则层级太高,近乎‘道’之本源,非蛮力可解。”
太玄掌教凝视着晶体,沉吟道:“或许,我们方向错了。此物乃世界树最后本源所化,蕴含其灵性。我们不应将其视为器物解析,而应尝试……沟通,感悟。”
“沟通?”一位青丘长老疑惑,“世界树前辈的残灵,不是已然随白璃公主……”
“灵虽散,意犹存。”天枢星君接口,眼中星辉流转,“尤其是,这块核心与公主殿下有着最后的联系。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以同源之力为引,唤醒其中沉寂的‘念’,借此窥得门径。”
同源之力……众人目光微动,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两个关键——墨珩那蕴含一丝创生真意的剑道,以及白璃留下的薪火传承。
……
剑墟之内,墨珩已枯坐七日。
他的意识完全沉入了自身剑心深处,那里不再是单纯的寂灭荒原,也不再是生机盎然的绿洲,而是化作了一片混沌未分的景象。代表“死”的玄黑剑气与代表“生”的乳白剑意如同两条嬉戏的游鱼,彼此追逐、碰撞、交融,每一次动静,都引动他周身气息剧烈波动,无回剑上的纹路也愈发清晰灵动。
他在推演,在尝试。推演那生死轮转的更深层奥义,尝试将这两种极致对立的力量,真正融为一炉,化作独属于他的、能够斩破虚妄、定义存在的无上剑道。
这个过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是道基尽毁,神魂俱灭。但他心志如铁,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星渊深处的绝望与白璃最后那定义“此在”的光芒,这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渐渐地,在那混沌的意念空间中,那两条“游鱼”不再仅仅是追逐碰撞,而是开始首尾相连,缓缓旋转,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蕴含着无尽奥妙的——太极图形!
虽然只是雏形,极不稳定,但就在这图形成型的刹那,墨珩周身气息陡然一变!原本剧烈起伏的生死二气,开始以一种玄妙的韵律流转起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他身上的伤势在这流转中加速愈合,气息更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攀升、凝练!
他猛地睁开双眼,眸中左眼漆黑如永夜,右眼乳白如初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在他眼中完美统一。他缓缓抬起无回剑,剑尖轻颤,一道细微的、呈现出混沌灰色的剑气悄然生出。
这道剑气,不再带有明显的寂灭或创生意境,反而给人一种“空无”、“初始”之感,仿佛能演化万物,亦能归于虚无。
“此剑,名为‘归墟’。”他低声自语,为新生的剑意命名。此归墟,非彼归墟,并非指向寂灭星渊,而是取“万物终始,循环往复”之意。
他感到,自己的剑道,终于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无古人的境界。虽然只是初窥门径,但他相信,假以时日,此剑未必不能斩开那真正的“空无”!
……
就在墨珩剑道突破的同时,万宝阁禁地内,研究也迎来了转机。
在尝试了多种方法无果后,众人决定采纳天枢星君的建议。由几位精擅神魂之道、且心性最为平和宁静的大能,包括太玄掌教与一位青丘狐族专修“梦蝶心经”的长老,共同施展秘法,并非强行探查,而是将自身神识化作最温和的触须,携带着对世界树的敬意、对白璃的思念以及对生机与文明的向往,如同涓涓细流,缓缓融入那创生核心的光晕之中。
这一次,没有遭到排斥。
那温暖的光流仿佛感受到了这纯粹而善意的“念”,微微荡漾起来。渐渐地,一段段破碎的、并非具体知识、而是更接近“感悟”与“意境”的信息流,如同被春风拂过的种子,悄然在几位大能的识海中萌发。
他们“看”到了生命从无到有的萌动,看到了文明薪火相传的坚韧,看到了在绝对黑暗中依然守护光明的执着……这些感悟玄之又玄,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却让他们对“生”之大道,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共鸣,他们清晰地感知到了核心深处,那缕属于白璃的、微弱却无比坚韧的“念”!它如同定海神针,又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与这块核心紧密相连,更与遥远星渊深处的某个“悖论”节点,维持着一丝若有若无、却无法被斩断的联系!
“公主殿下……真的还‘在’!”太玄掌教激动得胡须微颤。
然而,如何利用这块核心的力量,如何将其与薪火传承结合,形成能够对抗锈蚀与寂灭的有效手段,依旧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毕竟,他们无法直接复制白璃那以自身存在为代价的壮举。
就在这时,一位一直沉默旁观的、来自某个隐世丹宗的老妪,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洞悉本质的智慧:
“诸位,我们是否过于执着于‘力量’本身了?世界树代表‘生’,薪火代表‘文明’与‘传承’,噬星之主代表‘寂灭’。这并非单纯的力量比拼,更是大道之争。”
她指着那创生核心:“此物蕴含无限生机,或可……‘孕育’?”
“孕育?”众人一怔。
“不错。”老妪眼中闪烁着精光,“既然无法直接复制公主殿下的力量,何不以此核心为基,汇聚众生对‘生’之渴望、对‘文明’之守护的信念,结合薪火真意,尝试‘孕育’出专为净化‘锈蚀’、对抗‘寂灭’而生的……‘希望之种’?”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近乎造物!但细细想来,却并非毫无根据。世界树本就是孕育万物的先天灵根,创生核心保留了其部分本源特性。而薪火传承的,正是文明不灭的信念。以信念为引,以创生核心为土壤,孕育出针对性的“希望之种”,或许……真的可行!
这个提议,让所有研究者眼前一亮,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
寂灭星渊,核心死域。
那定义“此在”的“悖论”节点,依旧如同无形的微尘,存在于绝对的“空无”之中。噬星之主的意志早已不再关注这里,继续着它那亘古的吞噬。
然而,在外界星枢盟对创生核心的研究取得突破,尤其是与白璃那缕“念”产生更深共鸣的刹那,这个“悖论”节点,极其微弱地……荡漾了一下。
就仿佛平静如镜的湖面,被一粒遥远星域落下的尘埃,激起了一圈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涟漪。
在这涟漪荡开的瞬间,那陷入永恒黑暗与死寂的意识核心,仿佛被一丝来自遥远彼岸的、温暖而熟悉的“呼唤”所触动。
一丝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的……“我”的意念,如同沉睡亿万年的古莲,于无尽的虚无深处,悄然……颤动了一下。
薪火未灭,希望尚存。
重光之日,或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