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堂前初见:暖语诉情认故人
沈砚之抱着爹娘的腿哭了好一会儿,眼泪把沈母的衣襟都浸湿了大半,才在沈母温柔的拍抚下慢慢平复情绪。沈母伸手用袖口擦去他脸上的泪渍,指尖带着常年做家务的薄茧,却格外轻柔,目光细细打量着他的眉眼,从额角的碎发看到下巴的轮廓,声音里满是疼惜:“瘦了,也高了,眉眼间添了些硬朗气,就是看着还显单薄。这些年在外头,肯定没好好吃饭,受了不少苦吧?”
沈父也红着眼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力道带着父亲特有的沉稳,声音有些沙哑却格外有力:“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起来,地上凉,咱们进屋站着说话,别冻着了。”
沈砚之点点头,在爹娘的搀扶下慢慢站起身,膝盖因为跪得久了有些发麻,他轻轻揉了揉,刚想转头介绍站在院门口的陆承骁,就见沈母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又掺着点长辈对晚辈的打量,轻声问道:“砚儿,旁边那位年轻公子是……?看着气度不凡,是跟你一起回来的?”
沈砚之的耳尖瞬间红透了,连脖颈都泛起淡淡的粉色,他连忙拉着爹娘的手往院门口走,脚步都有些发急。陆承骁早已适时迈步进来,手里还提着从军营带来的两包点心——一包是李嫂做的芝麻糖,一包是镇上买的杏仁酥,都是沈砚之说爹娘爱吃的。他对着两位老人深深拱手行礼,动作标准又恭敬,声音温和而郑重,没有半分战场上的锐利,只有全然的谦逊:“伯父,伯母,晚辈陆承骁,是砚之在军营的同伴,更是……想陪他一辈子、好好照顾他的人。”
这话让沈父沈母都愣了愣,两人对视一眼,随即不约而同地看向沈砚之,眼神里带着点探究,却没有半分责备。沈砚之握着爹娘的手紧了紧,指腹蹭到母亲掌心的纹路,脸颊依旧泛红,眼神却格外坚定,没有半分闪躲:“爹,娘,承骁他……在我失忆、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时候,就一直照顾我,给我找大夫,帮我安稳下来;在我整天对着空纸页想找回记忆的时候,他陪着我翻遍旧物,听我讲零碎的片段;这次我想回来找你们,也是他放下军营的事,陪我走了这百里路。我想跟他一起过日子,以后咱们住在一起,我和他一起好好孝敬你们,再也不分开了。”
沈母看着陆承骁——他穿着一身干净的青布长衫,头发束得整齐,眉眼间透着沉稳,看向沈砚之的眼神时,还藏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再看看自家儿子泛红的耳尖和亮闪闪的眼睛,忽然笑了,伸手拍了拍陆承骁的胳膊,掌心的温度带着亲近:“是个稳重的孩子,看着就可靠,眼神里没有虚浮气。这些年,砚儿性子软,肯定多亏你多照看他了,快进屋坐,别站在院子里吹风,刚开春的风还带着点凉,别冻着。”
沈父也点了点头,脸上的严肃慢慢化开,对着陆承骁温和地笑,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暖意:“一路辛苦你了,这么远的路,还麻烦你陪着砚儿回来。快进来,屋里暖和,我去沏壶去年的老茶,咱们慢慢说,也听听你们在军营的事。”
陆承骁连忙应了声“谢谢伯父伯母”,顺势把手里的点心递过去:“一点薄礼,是砚之说您二位爱吃的,不值什么钱,您别嫌弃。”沈父笑着接了,转手递给沈母,几人一起走进屋里。
堂屋里的陈设简单却处处透着熟悉——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四方木桌,桌角还留着沈砚之小时候不小心磕出的小缺口,桌上放着他曾用了好几年的木勺,勺柄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砚”字;墙角立着他年少时练过字的书桌,桌面还留着墨渍的痕迹,抽屉里说不定还藏着他没写完的诗稿;炕上铺着的蓝布褥子,还是母亲当年亲手织的,边角虽有些磨损,却洗得干干净净。沈砚之看着这一切,心里暖得发涨,仿佛瞬间回到了年少时,每天放学回家,就能闻到母亲做饭的香味,看到父亲在书桌前练字的模样。
沈母拉着沈砚之坐在炕边,自己挨着他,伸手攥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问起他这些年的经历:“在军营里吃得惯吗?有没有人欺负你?冬天冷不冷?夜里睡觉会不会冻着?”从饮食起居问到在军营的人际关系,连他每天吃几顿饭、有没有按时喝热水都要问清楚。沈砚之耐心地一一回答,说起练枪时胳膊酸,李嫂总留他喝热汤;说起教孩子们画画,阿桃总缠着他画桂花树;说起夜里想爹娘,陆承骁会陪他在槐树下说话……偶尔转头看向坐在对面木凳上的陆承骁,两人目光相触时,都忍不住弯了弯嘴角,眼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陆承骁则陪着沈父坐在桌边,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从容地跟沈父说话。他从边境的风土人情说到军营的日常操练,从王老兵教沈砚之练枪说到小赵帮沈砚之守帐,言语间句句都离不开沈砚之——说他练枪时格外认真,哪怕胳膊酸得抬不起来,也会偷偷多练几遍;说他教孩子们画画时耐心十足,孩子画错了也不生气,会握着他们的手重新画;说他偶尔想起爹娘的旧事,会对着纸页偷偷抹泪,却从不在人前表露……每一件事都说得细致,听得沈父沈母频频点头,看向陆承骁的眼神里,渐渐多了几分认可与满意,连最初的些许顾虑都烟消云散。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桌上的茶杯里,映出细碎的光斑,把杯沿的茶渍都染成了暖金色。沈砚之看着爹娘脸上温和的笑脸,听着他们偶尔发出的笑声,又看着身边从容应对、处处维护自己的陆承骁,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意——他找回了丢失的记忆,寻回了日夜思念的爹娘,还拥有了想共度一生的爱人,所有的等待与波折,所有的不安与牵挂,都在这一刻有了归宿。往后的日子,他终于能在这熟悉的老宅里,守着年迈的爹娘,伴着心爱的人,晨起一起看桂花树的晨露,傍晚一起在院心晒夕阳,把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过成暖融融、不缺牵挂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