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的几位教授围在一起,满脸激动地讨论着。
“山长,陈学统这篇纲领,怕是要改写我大华的治学传统啊!” 一位中年教授难掩兴奋:“以往我们总强调经史注疏,却忽略了学问本是为修身、为世人,陈先生这‘五教’,才是学问的根啊!”
孙时敏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讲坛上的陈珏,带着敬佩与一丝急切:“是啊,尤其是‘学之序’,把求学的步骤说得如此透彻。以往我总困惑,为何有些学生读了万卷书却依旧不明事理,现在才明白,少了‘审问’‘慎思’‘明辨’这几步,读再多书也只是书呆子。”
旁边一位负责教修身课的老教授接口道:“还有修身、处事、接物的要领,‘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可真能做到的有几人?陈学统把这些列为学问的归宿,才是真正抓住了为学的根本啊!”
随着讨论的愈发深入,这篇学规之中更多的深入思想被挖掘出来。
“山长,您听陈学统说‘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这与他之前提出的‘求之于心’的主张,是不是一脉相承?” 负责讲授哲学史的教授激动地说道,“都是强调从经典中求义理,更要在心中体认,而非死记硬背注疏!这正是其‘心外无物’的体现啊!”
孙时敏连连点头,目光灼灼地望着讲坛:“没错!学统提出‘心即理’,今日这纲领的核心,正是要学者从心性出发,先明‘五教’之理,再通过‘学、问、思、辨’深化体认,最终落实到‘笃行’这分明是把他自己创立的天民学,细化成了一套可操作的为学路径!”
教伦理学的教授补充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是‘良知’在人伦中的发用,‘博学笃行’是‘致良知’的功夫,‘修身处事接物’是‘良知’在日用中的体现…… 陈学统这是把自己开创的天民学,从高高在上的哲学具现到现实生活学习之中了啊!”
“陈学统的天民学出世时间尚短,虽然看起来是颠扑不破,一环一环相辅相成,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漏洞的,这些漏洞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关键时刻却很可能被有心人抓住大做文章。”钱明远缓缓说道:“今日就是一个例子,现在看来,天民学派无疑是正确的,先进的,我们的帮一帮陈学统,查缺补漏,不能坐视不管让这个新型学派被有心人利用,更不能看着他走向歧途。”
一个有完善理论的学说,和一个有完善理论,并且能够具体落实到实处的学说,其中所蕴含的分量可是截然不同的。
孙时敏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迈步向讲坛走去。台下的众人见状,纷纷安静下来,目光随着他移动,这位白鹿洞书院的山长,显然是要向陈珏请教了。
“陈学统。” 孙时敏走到讲坛下,再次拱手行礼,丝毫没有因为年龄而失仪,态度无比恭敬:“您刚才所言‘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可如今经史注疏浩如烟海,学子们常不知从何入手。依学统之见,该如何在‘博学’之中择取要旨,不至于迷失于典籍之中?”
这个问题一出,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经史典籍汗牛充栋,这是所有求学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就连那些世家子弟,也忍不住想听听陈珏的答案,他们自幼饱读诗书,却也常被繁杂的注疏弄得晕头转向。
直播间的弹幕也瞬间密集起来: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家孩子就是天天背书,可问他书上说啥,啥也不知道。】
【期待陈先生的答案!我当年就是被那些注疏绕晕了,最后干脆放弃了。】
【孙山长这个问题,怕是代表了所有读书人的困惑啊!】
陈珏看着走到面前的孙时敏,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他知道,这个问题,是所有求学者都会面临的关卡,也是他接下来要阐述的关键。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声音再次通过扩音设备传遍四方:“孙山长问得好。经史浩如烟海,若盲目博览,确实会如坠迷雾。但诸位别忘了,‘博学’之后,便是‘审问’。”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所谓‘审问’,不仅是问他人,更是问自己:此书所言,是否合于‘五教’?是否利于修身?是否可用于处事?若不合、不利、不可用,纵是圣人之言,也需辨其真伪、明其局限。”
“就像尧舜之‘五教’,核心是‘亲’‘义’‘别’‘序’‘信’,凡经史之中,合于此者,便是要旨;悖于此者,便是旁支,甚至是后人附会之语。如此一来,何愁不能在典籍中找到方向?”
这番话如同拨开了笼罩在众人头顶的迷雾,孙时敏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妙啊!以‘五教’为标尺,以修身、处事为归宿,这不就有了取舍的准则吗?老夫以前怎么就没想到!”
台下的众人也纷纷露出了然的神色,不少人低声议论起来:
“对啊!读书要是带着‘这书能教我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的念头,就不会盲目了!”
“陈先生这是给我们一把筛子啊,能把没用的东西都筛出去!”
“难怪人家能创立天民学派,这眼界,确实比我们高啊!”
直播间里更是一片沸腾:
【醍醐灌顶啊!我总算知道我为啥读书没用了,原来是没带尺子去读!】
【赶紧记下来:以五教为标尺,以修身为归宿!我家孩子以后读书就按这个来!】
【陈先生太厉害了!一句话就解决了困扰我十数年的难题!】
【确实是这样啊,人们总说开卷有益,那是因为之前因为印刷,教学等技术的不充分,能够流传印刷的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精益求精的精品,现如今因为科技的发达,生产力的提升,太多滥竽充数的知识混杂在书本之中,学习那些糟粕还不如不学。】
【这也算是现代的烦恼了,古代人只会烦恼找不到书读(笑哭JpG)】
【与时俱进!文学如此,教学更当如此!(拳头!!!)】
【所以陈先生才一直在举旗呐喊,推行革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