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崔爱卿今日竟然有此雅兴,那我们可是要大饱眼福了。”
刘永昌转过身,看着崔正平饶有兴趣的说,就连网友都能看清楚的事情,作为一国之主,又怎么会想不清呢?
挥了挥手,内侍快步走上前来,手脚麻利的将陈珏刚刚写出的《师说》原稿给收了起来,一切那么的行云流水,哪怕是在身边的陈珏都没有反应过来,一幅新的文房四宝便被摆放在书桌上了。
“不过是心有所感。”
崔正平信步走到书桌前,拿起笔来,对着身前的陈珏笑了笑,挥笔写下一首七律。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银烛朝天光照京郊路长,禁城宫阙春色拂晓苍苍。千条嫩柳枝条垂拂青琐,百啭黄莺鸣叫声绕建章。
剑佩声随早朝登阶趋步,衣裳冠带身沾御炉檀香。共受皇恩同职凤凰池上,日日执笔染墨侍候君王。
这首诗将皇宫豪华的气派以及严肃隆重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气象宏大,若是没有陈珏,这首诗算得上是难得的佳作,同时不光称赞了华国的底蕴与历史,还暗示了自己家族作为肱骨,世受国恩,在华国是极其重要的一股力量。
“这首诗,气势颇为不凡,虽然也是应制诗,但是写出了新意,这种气势,不是公侯世家是写不出来的,崔家还是有几分底蕴的。”韩启轩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措辞富丽,对仗精工,这种富丽堂皇的诗词,一般的家族怕是真的没有这种底蕴,这次玉修怕是难了。”陆景川同样凝重的开口说,任谁都知道,陈珏出身贫寒,虽然诗词精妙绝伦,能够驾驭不少的类型,但是阅历这种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是想象能够弥补的。
原本以为陈珏是天纵奇才,能够驾驭任何类型的诗句,在诗词上是个全才,没有想到,竟然还真被崔正平这人给找出了一个短板。
这真应了那句话,最了解你的,永远都是你的对手。
同样想到这里的,还有不少人,同样是白手起家的林逸风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出身世家的李儒梦已经想明白过来了,将其中的门道一说,同样是小家族出身的宁如月等人同样明白过来。
“哎,没想到,这首诗竟然还隐藏着如此玄机,竟然连我一时之间都没有看清楚,玉修阅历尚浅,怕是要吃亏了。”林逸风担忧的说道。
宁如月没有说话,但是同样担心的看着直播之中的陈珏。
“这崔正平果真还是有几分门道,竟然连这么清奇的角度都能训到,果然,任何世家都是不容小觑的。”程家祖宅,程凤鸣开口点评道。
“不过是取巧罢了,诗词乃是小道,在我看来,哪怕是崔正平将诗词写破了天际,也不如之前《师说》的一根汗毛。”程千年坐在副位,不屑的说道。
“只是怕世人愚昧,再加上有心之人古风卓越,添油加醋,这些事情这些人最是擅长了。”程千烨也早已赶了回来,毕竟这次经筵为陈珏设下如此大局,甚至将他们这些与陈珏交好的世家大族都蒙蔽住,其中所耗费的精力,可是难以想象的。
“无妨,吃点亏也不算是坏事,人不能总是顺风顺水,磨砺才能让人成长更快。”陇右李家的祖宅之中,李儒枚缓缓开口,身旁的李儒柯则是没有接话,至于两人存的什么心思,外人则是难以揣摩。
“哈哈,崔公果然是累世公卿,真称得上是大华的中流砥柱,就算是诗词都是充满贵气,常人确实难以企及。”看到崔正平写下的这首诗,陶令溏缓步上前,朗盛赞叹道:“见到这首诗,老夫同样心潮澎湃,也想赋诗一首,还请诸位品鉴一二。”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一愣,没想到这两人还组成了一个连环计?
“陶爱卿既然有此雅兴,自无不可。”刘永昌毕竟是帝王,满身贵气,虽然因为自己的需要而选择扶持了陈珏,但是对于这种应制诗天生带着喜好,因此看到这首诗心情大好,对于崔正平的神色也算是友善了一些,听到陶令溏还有诗词,自然是欣然接受。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雄鸡啼鸣京城曙色光寒,莺啼婉转皇宫春色正阑。宫殿报晓钟声催开万户,玉石台阶仪仗拥簇千官。
花迎朝臣佩剑繁星初落,柳拂旌旗仙人盛零未干。只有凤凰池上舍人诸客,阳春高雅一曲和歌皆难。
“押韵奇险、属对精工,用语典丽,不仅充分展示皇宫的富丽之象,同时又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和繁华,一派升平之景象,以景寓情,蕴藉深沉,真是难得的佳作。”太子刘承渊在一旁点评,同时微不可察的向着下方隐晦的做了一个手势,而这首诗同样富丽堂皇,看着刘永昌面露笑意,显然是颇为满意。
“玉修危险了啊,这两首诗都非凡品,其中恢弘大气,一首强过一首,这陶令溏果真不愧是学界泰斗,还是有几分能耐的。”川蜀,郑凤羽对着身下的郑氏子弟点评道,同时无奈的看着身下一众后辈,长叹一声。自己在川蜀算得上是说一不二,但是与这些世家大族对比,自己的郑家还是浅薄了一些。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这陶令溏,也是世家大族出身,怎么就这么心甘情愿的给崔正平当狗?这么肉麻的吹捧都说出来了?你们就是阳春白雪了?有什么难和的?”浙江,宫笃行看着直播,不屑的说道。
“世家大族的脸面,都被他丢尽了。”苏友逸同样皱着眉,似乎对这种行为很是不耻。
就在众人以为这就是结束的时候,司徒羽忽然走了出来,恭敬的对着四方一礼,朗声说到:“崔公陶公不愧是我华国的泰斗,看了这两首诗晚辈心潮澎湃,也想应和一首,还请诸位应允。”
看到司徒羽的身影,刘永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身侧的刘承渊,点了点头。
而得到刘永昌的首肯,司徒羽来到了书桌旁,笑着看了身旁的陈珏一眼,同样是一首七律挥笔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