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场”效应的发现,让希望前哨对新技术的热情骤然降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慎的警惕。苏婉下令将所有已安装的信息能量灯限制在最低运行功率,并暂停了任何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全力转向对这种隐性影响的研究。
他们选择了一个封闭的仓库进行对照实验。一组实验鼠被长期饲养在由新型灯光照明的环境中,另一组则保持在旧式照明下。实验才进行了不到一周,初步结果就令人心惊。
生活在新型灯光下的实验鼠,行为模式出现了统计学上的显着变化。它们变得更加“有序”——活动路线更固定,探索行为减少,对突发声音的反应阈值提高,甚至连进食和睡眠的时间都更加规律。这种变化并非积极的驯化,而更像是一种…活力的丧失,一种被无形框架约束下的刻板。
“它们在失去一部分随机性和适应性。”杰克看着行为分析报告,脸色凝重,“这种‘秩序场’似乎在潜移默化地抑制生物体的混沌本能和应激灵活性。”
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他们尝试对实验鼠进行简单的迷宫学习测试时,新型灯光组的表现 initially (起初)似乎更好,犯错更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迷宫规则突然改变时,旧式灯光组能更快地调整策略,而新型灯光组则表现出更强的“路径依赖”和适应困难。
“它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削弱了应对变化的能力。”苏婉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用‘灵活性’换取‘稳定性’的交易。对于照明系统而言,这种影响微乎其微。但如果应用到更复杂的系统,比如…我们的防御网络,或者通讯系统…”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个极度稳定、高效但缺乏弹性的系统,在面对未知的、非常规的威胁时,可能是致命的。
与此同时,对里奥意识“星海”的监测也带来了新的线索。他们发现,当外部实验中的“秩序场”强度因测试需要而被临时调高时,里奥意识深处那些规律流淌的信息流,会产生一种极其微弱但可辨识的“共鸣”。仿佛外部的秩序场,与他内在的信息结构产生了某种谐波振动。
“这说明,里奥意识中的信息体系,与我们所应用的技术,本质上是同源的。”苏婉分析道,“外部的‘秩序场’就像是投石入湖,在他这片‘星海’中激起了涟漪。这或许能成为我们更安全地‘阅读’他的一种方法…通过控制外部场的强度和频率,来间接地、非侵入性地引导和观察他内部信息的流动模式。”
这个想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但同样伴随着风险。他们需要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既能借助外部场来辅助研究,又不能让外部场强到对里奥本身或前哨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希望前哨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他们手握着一个强大文明的钥匙,可以开启一扇通往更高效、更稳定未来的大门。但门后隐藏的,不仅是宝藏,也可能是将自身固化、失去应对未知能力的陷阱。
他们需要智慧,来分辨哪些知识可以安全取用,哪些必须被封存;需要勇气,在拥抱力量的同时,坚守人类那源于混沌与不确定性的、最珍贵的特质——创造性与适应性。
阿雅在得知实验鼠的行为变化后,只对苏婉说了一句话:“最好的防御,是能应对任何攻击的防御,而不是最坚硬的乌龟壳。”
这句话,道破了他们面临选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