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意已定,行动便随之开始。第二天,当第一缕天光驱散寒意,苏婉和秦风没有立刻急于赶路。他们停留在昨晚栖身的岩穴附近,目标明确——尝试与苏婉之前感知到的、埋藏于地下的那个遗迹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根据苏婉的记忆和大致方位,他们来到了那片生长着异常枯萎芦苇的空地,三块品字形排列的黑色巨石在晨曦中显得格外肃穆。
“就是这里。”苏婉站定,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那种微弱却持续的“呼唤”感,比之前更加清晰,仿佛因为他们的主动关注而变得活跃。
秦风靠在一块巨石上,支撑着身体,目光扫过周围:“没有明显入口,能量源在地下多深?”
“不确定,但感觉很……近,又仿佛隔着一层膜。”苏婉闭上眼,努力去捕捉那种感觉。她再次尝试像之前那样,将精神力如同触须般向下延伸。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感知,而是带着明确的意图——沟通,理解。
(苏婉的意念如同叩门声,透过土壤与岩石向下传递):“我们在此。请回应。”
胸口的烙印温热起来,林默的精神力立刻与之连接,如同放大器般,将苏婉的“叩门”信号增强,并附带上他特有的、冷静而富有解析力的频率。同时,苏婉没有忘记秦风,她紧握着他的手,将这股协同探索的意念也包裹住他。
(林默的意念引导着):“尝试……同步频率……与‘呼唤’共振……”
苏婉依言,调整着自己的精神波动,试图与那地底传来的、低频的“呼唤”达成一致。这个过程极其精微且耗费心力,她需要摒弃所有杂念,全身心沉浸在那古老的节奏中。
秦风屏住呼吸,他能感觉到苏婉手的温度,能感受到她精神的高度集中,甚至能隐约察觉到一股无形的力场以她为中心缓缓荡开。他自己的身体内部,那股自苏醒后便潜伏着的、与遗迹能量同源的力量,也开始产生细微的、几不可察的共鸣,仿佛沉眠的琴弦被远处的音叉悄然拨动。
突然,苏婉身体微微一颤!
“有反应了!”她低呼一声。
不再是模糊的呼唤,而是一股更加清晰的信息流,如同加密的数据包,顺着她精神力的通道,逆流而上!这股信息流冰冷、庞杂、非人,充斥着难以理解的几何结构和能量运行轨迹。它直接涌入苏婉的意识,并透过烙印,同步冲击向远方的林默!
“呃!”苏婉闷哼一声,感觉大脑像是被塞进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海量的、陌生的信息几乎要撑爆她的意识。她脸色瞬间苍白,身体摇晃了一下。
“苏婉!”秦风下意识地想扶住她,却因自身无力而一个踉跄。
几乎在同一时间,链接那端的林默也承受了巨大的冲击。但他似乎早有准备,或者说,他的精神力结构更适合处理这种信息洪流。苏婉能“感觉”到他在另一端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筛选、解析和暂时存储。
(林默的意念在信息风暴中艰难地传递着关键碎片):“结构图……能量节点……非破坏性……是维持……平衡……”
与此同时,一直被苏婉握着手、作为回路一部分的秦风,也猛地睁大了眼睛!他的脑海中并非涌现复杂的知识,而是闪过一连串极其短暂、却无比清晰的画面——
· 画面一: 无边黑暗中,无数细密的、发光的能量线如同神经网络般延伸,汇聚于几个巨大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节点。
· 画面二: 大地之下,深埋的晶体阵列正以某种规律脉动,维系着一种极其广袤而脆弱的……“场”。
· 画面三: 一个巨大的、冰冷的符号——正是那嵌套圆圈与直线——在虚空中旋转,散发出绝对的权威与秩序之感。
这些画面一闪而逝,却深深烙印在秦风的脑海。他无法理解其全部含义,但一种直觉告诉他,这很重要,与他,与病毒,与这个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
信息流的冲击持续了大约十几秒,然后戛然而止。仿佛地底的存在完成了这一次有限的信息投送。
苏婉脱力般地向后倒去,被挣扎着上前一步的秦风用身体勉强挡住。两人一起靠着黑色巨石滑坐在地,都是大汗淋漓,喘息不止。
苏婉感觉头痛欲裂,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她看向秦风,急促地问:“你看到了吗?那些画面!”
秦风凝重地点头,将他看到的三个画面描述出来。
胸口的烙印中,林默的精神力也透出极度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兴奋与了然。他传递过来初步解析的结论:
(林默的意念带着震撼):“它……在展示……系统架构。病毒……是激活码。遗迹……是稳定器。目的……非毁灭……是筛选与……重启。平衡……已被打破。”
第一次主动的、深度的接触,带来了远超预期的信息量!他们不仅确认了遗迹的“功能”,更窥见了病毒和这场灾难背后,那个冰冷而宏大的目的的一角!
代价是巨大的精神消耗,但收获,是照亮前路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束强光。
苏婉和秦风靠在一起,望着逐渐明亮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以及更加坚定的、要继续挖掘下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