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策庄待了三天,甘雨几乎把整个庄子周围的山头都跑遍了。
她为不同的地块,量身定制了不同的种植方案。
向阳的缓坡种茶树,背阴的潮湿地种松茸,高处的岩壁边开辟出一小片地方,专门培育清心和琉璃袋。
她甚至还画出了详细的轮作规划图,告诉村民们,如何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种植,来保持土壤的肥力。
当她和林凡准备离开时,整个村子的村民都出来送他们。
为首的若心奶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递过来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大竹筐。
“这位姑娘,林老板,这…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若心奶奶的脸上满是感激,“庄子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些新收的山货和刚摘的清心,你们千万别嫌弃。”
竹筐里,码放着水灵灵的竹笋,个头饱满的松茸,还有一大捧带着露水的、最新鲜的清心花。
这几乎是庄子里目前能拿出的、最值钱的东西了。
甘雨看着那满满一筐的谢礼,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她想推辞,却被若心奶奶一把抓住了手。
“姑娘,你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要是连这点东西都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这些庄稼人了。”老人的手很粗糙,但很温暖。
甘雨看着老人真诚的眼睛,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轻轻地点了点头。
回璃月港的路上,甘雨的心情格外的好。
她不像来时那样,专注于研究路边的植物,而是时不时地回头,望向轻策庄的方向。
那里,青瓦白墙的村落,在绿色的梯田环绕下,像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
她知道,从今往后,这幅画卷里,将增添更多充满希望的色彩。
几个月后,当第一批按照甘雨建议种植的松茸和药材喜获丰收时,若心奶奶又亲自带人,送了一大车谢礼到璃月港的杂货铺。
这一次,不只是山珍,还有用新米酿的米酒,用新茶炒的茶叶,以及各种村民们自己做的酱菜和干货,几乎把林凡的半个仓库都给堆满了。
“林老板!那位姑娘呢?快让她出来!我们庄子今年可是大丰收啊!这都多亏了她!”带队的一个壮年汉子,嗓门洪亮,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正好那天甘雨也在店里。当她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土特产,和村民们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时,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怎么样?去看看你的「成果」吗?”林凡笑着提议,“正好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再去一趟轻策庄,就当是…验收工作了。”
甘雨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故地重游,轻策庄的景象,已经和几个月前大不相同。
走在田埂上,能看到一片片规划得整整齐齐的药圃。
琉璃袋的藤蔓爬满了岩壁,开出了一簇簇蓝色的花朵。
高处的平台上,一株株清心迎风摇曳,长势喜人。
空气中,弥漫着菌类和草药混合的独特香气。
村民们一看到甘雨,都热情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向她汇报着收成。
“姑娘!你教的法子太神了!今年的松茸,又大又多,收购的商人都抢着要!”
“是啊是啊!还有那清心,品相好得很,不卜庐的先生都夸我们种得地道!”
“我们现在都不愁销路了!日子比以前好过太多了!”
他们的话语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那份发自肺腑的感激和喜悦,比任何赞美之词都更能打动人心。
甘雨走在田野间,看着那些按照自己建议种植的作物,从一粒种子,变成了沉甸甸的收成,变成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和口袋里的摩拉。
这种感觉,和她在月海亭批阅文件时完全不同。
文件上的数字,只是数字。
而眼前的这一切,是活生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与土地和人烟紧密相连的踏实感和成就感。
她甚至亲手从地里,挖出了一颗刚刚成熟的松茸。
那颗松茸带着泥土的芬芳,沉甸甸的,像一个希望的结晶。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它,脸上的笑容,是从未有过的灿烂和明亮。
回程的路上,甘雨的兴致格外高。
她不再是那个安静的倾听者,而是变成了一个滔滔不绝的讲述者。
“林凡,你看那边那棵树,那是「却砂木」,木质非常坚韧,是做船和家具的上好材料。它的树皮还可以入药,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还有这片竹林,里面的竹笋,分好几种。春天出的是「春笋」,味道最鲜美。冬天埋在土里的叫「冬笋」,口感更爽脆。轻策庄的竹笋品质特别好,就是因为这里的水土。”
她向林凡介绍着沿途的每一种植物,分享着它们的故事和用途,仿佛要把自己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都一股脑地倒出来。
她的神情,是林凡从未见过的生动。
那双紫色的眼眸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两颗被点亮的星辰。
林凡没有打断她,只是安静地走在她身边,微笑着听着。
他发现,自己很喜欢看甘雨现在的样子。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小心翼翼照顾的、疲惫的秘书,也不是那个需要被引导着去放松的、迷茫的半仙。
此刻的她,自信、从容、充满了活力。
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最舒服的方式。
她不再仅仅是岩王帝君的追随者,璃月七星的秘书。
她更是轻策庄村民口中那位博学的“姑娘”,是香菱眼中无所不能的“素食大师”,是这个小店里,一个会笑、会苦恼、会分享快乐的、独一无二的“甘雨”。
林凡看着身边正指着一朵野花,兴致勃勃地讲解着它如何授粉的甘雨,忽然觉得,此刻的她,比高悬在玉京台上的任何一颗明珠,都要闪耀夺目。
这束光,不属于仙人,不属于权力,只属于她自己。
从轻策庄返回璃月港的路上,太阳已经开始西斜。
夕阳的余晖,将天边的云层染成了大片大片的金红色,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远处的孤云阁,在霞光的映衬下,只剩下一个巍峨的剪影。
甘雨和林凡并肩走在回城的石板路上,谁都没有说话。
轻策庄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回荡在耳边。
甘雨的心,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满足感填得满满的。
她看着眼前这片她守护了千年的土地,看着远方那座她工作了千年的港口,心中百感交集。
“真美啊……”她望着天边的晚霞,轻声地、没头没尾地感慨了一句。
“是啊,看了几千年,还是这么美。”
这片景色,她确实已经看了几千年了。
从岩王帝君时期到如今人治的时代。
她看过它在战火中飘摇,也看过它在和平中繁荣。
对她而言,时光就像一条平静流淌的长河,漫长,且没有尽头。
她一直以为,自己会永远像一块磐石,默默地守在这条长河边,履行着与帝君的契约,直到磨损将自己吞噬。
可是最近,她的想法,似乎有了一些变化。
“以前……”甘雨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对身边的林凡说,“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每一天都像是在重复。
脑子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我害怕停下来,因为停下来,就会觉得空虚,不知道自己除了工作,还能做什么。”
她顿了顿,侧过头,看着林凡的侧脸。
夕阳的光,柔和地勾勒出他的轮廓。
“但是现在,我忽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在店里看书的一个下午,在厨房里和香菱研究新菜式的一个时辰,在轻策庄的田埂上走过的一段路…都一下子就过去了。”
她的嘴角,噙着一抹浅浅的笑意。
“我如今,竟然开始希望,这样平淡的日子,能够再多一些,再久一些。”
这句话,对于一个拥有近乎永恒生命的人来说,分量是如此之重。
林凡停下脚步,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她。
他没有说什么“活在当下”之类的大道理,也没有说什么“工作与生活要平衡”的陈词滥不可闻。
他只是用他那一贯温和的、让人安心的语气,平静地回应道:
“那就让它再久一些。”
“无论多久,这家店的门,永远都会为你敞开。”
“你想忙碌的时候,这里就是你的后盾,是你累了可以回来歇脚的地方。”
“你想清闲的时候,这里就是你的归处,有茶,有书,有朋友,还有…吃不完的新款素食点心。”
他的话语,像一股温暖的泉水,无声地、却又无比坚定地,流进了甘雨的心底最深处。
后盾。
归处。
这两个词,重重地敲在了她的心上。
几千年来,她一直是别人的后盾,是璃月七星的后盾,是整个璃月港的后盾。
她找到了一个,可以让她卸下所有身份和责任,只做“甘雨”自己的地方。
她找到了一个,无论她飞得多高多远,只要回头,就一定会在那里的归宿。
她看着林凡,那双总是带着些许疏离和疲惫的紫色眼眸,此刻像是被夕阳点燃,亮得惊人。
里面有感激,有动容,还有一种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名为“依赖”的情愫。
两人没有再说话,只是重新迈开脚步,并肩走在回城的路上。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得很长很长,交织在一起,显得安宁而和谐。
前方的璃月港,万家灯火已经渐次亮起,像散落在人间的一片璀璨星河。
甘雨知道,这片星河中,有一盏灯,一直为她亮着。
她终于找到了属于“甘雨”自己的人生节奏。
不再是盲目地追寻契约的意义,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工作的安排。
而是一种张弛有度的、能感受到生命本身温度的节奏。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始于那个夜晚,那个她精疲力竭地倒在杂货铺仓库,被这个看似普通的店主发现的夜晚。
或许,那并不是一次意外,而是命运给予她的一次,长达千年的、迟来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