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正坐在客厅里看报纸,听到动静抬起头,就见小九和小三两人提着、抱着、甚至脖子上还挂着几个鼓鼓囊囊的袋子,像两只满载而归的小松鼠般“哼哧哼哧”地挪进门。尤其是小九,那个标志性的布袋虽然看不见里面,但看他手里提着的那些印着花花绿绿外文的纸袋和铁盒,就知道这次“扫货”成果斐然。
“嚯!”谢景放下报纸,看着几乎被“物资”淹没的两个小子,哭笑不得,“你们俩这是把友谊商店搬空了还是怎么着?哪来的这么多……洋玩意儿?”他目光扫过那些明显的进口商品包装。
小九把东西小心翼翼地在桌上放下,长舒一口气,听到谢爸爸的问话,立刻来了精神。他精准地从一堆东西里扒拉出一个精美的铁盒,麻利地打开,里面是排列整齐、包裹着闪亮锡纸的巧克力。
他拿起一块,献宝似的蹬蹬蹬跑到谢景面前,直接递到他嘴边,小脸上是“快尝尝好东西”的期待表情,脆生生地问:“吃吗?巧克力?”
那动作自然无比,仿佛在分享一颗再普通不过的水果糖,而不是这年头寻常人家根本见不到的进口巧克力。
谢景看着嘴边那块散发着浓郁可可香气的东西,又看看小九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心里头又是好笑又是一暖。他张口接过,醇厚丝滑、略带苦味的甜香瞬间在口腔里弥漫开。
“嗯,不错。”谢景点点头,看着小九那等着被夸奖的小模样,故意逗他,“不过你小子,买这么多,又乱花钱了吧?”
小九一听,立刻不服气地辩解:“才没有乱花!这都是有用的!画笔是给我和三哥哥还有姐姐画画用的,饼干,黄油可以做点心,衣服是给大家买的!巧克力……巧克力是分享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他振振有词,把“挥霍”说得理直气壮,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分享的快乐。
谢景看着他这模样,哪里还舍得再说他,大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朗声笑道:“行行行,你说得对!我们九儿是会过日子的!买了就买了,大家开心就好!”
小九这才满意地笑了,又转身去捣鼓他那些“战利品”,开始规划哪盒饼干给曾奶奶,哪件毛衣给妈妈,忙得不亦乐乎。谢景看着他的背影,嘴里巧克力的余香犹在,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这小子,这份对家人的赤诚和把日子过得热火朝天的劲儿,真是他们谢家最大的宝贝。
小九一边整理着东西,头也没抬,像是闲聊般自然地说出了这句信息量不小的话。
“爸爸,我这个月的版权费,汉斯爷爷给我打来了。”他语气平常,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我买了些面粉,等柳哥(供销社的)给我送来,我要给那些哨兵队的人做菜饼子。”
他顿了顿,小眉头微微蹙起,带着点遗憾和超越年龄的考量,小声嘀咕道:“其实放肉也可以,就是目标太大,不行。”
这话听着简单,却透露出好几层意思:
经济独立:小九有自己的收入来源(版权费,很可能与他画画或设计玩偶有关),而且来自德国的汉斯爷爷会定期支付,说明这并非一次性收入,是持续性的。
心思细腻,知恩图报:他拿到钱,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享受,而是用来买面粉,给平日里站岗放哨、辛苦的哨兵队战士们改善伙食。这份心意,朴实又珍贵。
懂得分寸和谨慎:他想到了放肉更好吃,但立刻自我否决,因为“目标太大”。这说明他清楚在当下的环境里,过于张扬、频繁提供“超规格”的食物可能会给哨兵队带来不必要的关注甚至麻烦。这份远超同龄人的谨慎和周全,令人惊叹。
谢景听着儿子这番“自言自语”,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有骄傲,有心疼,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动容。
他放下手里的东西,走到小九身边,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与郑重:“九儿,你能这么想,这么做,爸爸很高兴,也很……佩服你。”
他揉了揉小九的头发:“哨兵队的同志们确实辛苦。你这菜饼子,他们肯定会喜欢。至于肉……”谢景压低了声音,带着点父子间分享秘密的笑意,“咱们可以想想别的办法,偶尔悄悄地给他们加点餐,不声张就行。这事,爸爸帮你想着。”
小九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爸爸你有办法?”
“嗯,”谢景点点头,“交给爸爸。不过,你的菜饼子是主力,先把面活好,把饼烙得香喷喷的,这才是正经!”
“放心吧!”小九立刻信心满满,掰着手指头开始计划,“我到时候多放点油,把白菜和粉丝调得香香的,保准好吃!”
看着儿子瞬间被点燃的热情,谢景心里软成一片。这孩子,有着狐狸的灵慧,有着少年的纯真,更有着一颗金子般善良且懂得体恤他人的心。他买的何止是面粉,他是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默默地温暖着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