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玦被他逗笑了,摇头道:“我又不是金子谁都爱,别的不说,也就是今天王修撰没来,不然还有得折腾呢。”
张书恒翻了个白眼,撇嘴道:“那是王修撰自己有问题,天天愤世嫉俗搞得好像谁都对不起他似的。”
他忍不住抱怨,“这次也是,一个人告假躲在家里不出来,他身边那个编修,就是你这科的榜眼,还没熟悉工作呢教他的人先不来了,搞得人家还得天天去他家三请四请,真以为自己是诸葛先生转世啊。”
这位榜眼也是真倒霉,偏偏摊上这种糟心事儿,林玦记得刚才席上对方说话最少,酒喝的最多,估计还在为这事烦心。
修撰和手下的编修工作是共同的,王淮不来,所有任务就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榜眼现在还能好声好气地上门劝人都已经是很有涵养了。
林玦觉得王淮这事儿做的太自私了,丢人归丢人,分内任务总得先完成,不然就不只是丢人,还要遭人唾弃了。
不过好在王淮也不可能真的一直躲着不见人,林玦估计最晚后天,他就该回来了。
毕竟无故旷工往严重里说可是会被革职的,林玦就不信王淮舍得现在身上的官位。
林玦想过也就算了,和严明张书恒告别后回家跟家人说了升迁的事,林如海听完陷入沉思,不知想了什么最后什么也没说,只嘱咐林玦明天早点去陛下身边待命。
第二日天还没亮,宫门刚开,林玦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皇城里,来到养心殿侧殿等待皇帝起身。
等了一会儿,便传来让他过去的通报声,林玦整理了下衣服进入外殿,却没见到皇帝,只有一个白胡子老人朝他招了招手。
“你是新来的起居郎吧,等会儿上朝你就负责坐在柱子后面记录,现在一共有三个起居郎,你主要负责记录上朝的事,但是其他时间也得在宫中待命。”
老人态度和蔼,低声交代,“若是需要留宿,便住在值庐,入了夜不要到处走动,小心被巡逻的侍卫当成歹人。”
林玦一一记在心里,拱手道谢。
上朝前两刻钟,林玦提前在奉天殿左侧的柱子后面坐下,面前有一方小几,摆着笔墨纸砚,这便是他今后的工位了。
小几前面是一根足以将他整个人遮住的粗大柱子,林玦比划了一下,确定如果不是刻意为之,几乎不可能有人能看到他,但他只要稍微侧一侧身,就能把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林玦低头磨墨做准备,片刻后,外面响起嘈杂的说话声,林玦悄悄往外头望了一眼,猜测应该是上朝的大臣正在外面。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声音渐歇,林玦便知道要早朝,整肃神情严阵以待。
清脆的甩鞭声后,众位大臣按照官位高低有序进入殿内,待众人站好,皇帝出面走上最高处的龙椅坐下,诸位大臣包括林玦在内行跪拜礼。
皇帝独坐高台,目光扫过一个个人的头顶,威严道:“平身。”
“谢陛下。”
整齐划一的谢恩,众人起身各归各位,林玦重新拿起笔,竖着耳朵全神贯注。
早朝其实并不没有林玦想象中那么严肃深沉,毕竟能震荡朝堂的事不可能天天都有,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事情,颠来倒去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甚至林玦觉得提出这些的官员自己都知道这些问题不可能被完全解决。
比如说户部说国库没钱还要紧着边疆军费供给,工部说水坝城墙要修缮此乃民生大事。
两波人都觉得自己的部门是最重要的,然后就自然而然以到底要不要拨款,以及拨多少的问题吵起来。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本质上并没有谁对谁错,所以更难平衡。林玦听了一会儿都脑瓜子嗡嗡直响,难以想象皇帝每天三四点起床就是为了听这些。
更难以相信那个舌战群儒无差别攻击的户部尚书是他温文尔雅的爹。
果然上班让人暴躁,林如海在家明明是个文雅的美男子来着。
林玦一边感叹,一边写下“户部尚书林如海讽刺工部侍郎,工部侍郎气急攻心,险些昏厥”等语。
一群人就这么吵了半个时辰,最后以各退一步告终,户部拨四分之三的款项,工部自己想办法节俭开支,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林玦跟着松了口气,同时落笔写下讨论结果。
接下来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林玦果不其然被御史参了一状,参他升迁不合理有失公平,被皇帝不痛不痒敷衍过去,然后就再也没人提起。
殿内声音逐渐平息,正当林玦以为今天早朝要结束时,兵部侍郎忽然出列。
“臣有本奏。”
林玦余光瞥到皇帝眸中闪过一道精光,似乎早有准备。
“爱卿请说。”
兵部侍郎道:“昨日南方传来战报,与南蛮的战事越发吃紧,南安郡王请求增加军饷以扩充军队。”
林玦笔尖一顿,下意识看向站在文官前列的林如海,只见林如海老神在在,像是没听懂兵部侍郎要钱的意思。
这很奇怪,历来跟户部要钱都要扯皮许久,林如海身为户部尚书却无动于衷,要么是因为赞同南安郡王扩充军队,要么是知道什么内情,知道这笔钱不可能批下来。
林玦猜是后者。
但这又和他之前猜测皇帝想动兵有冲突,难道殿试的题目真的只是皇帝突发奇想,并没有包含政治因素?
还有皇帝刚才那个眼神也很玩味,像是看着老鼠一点点钻进笼子里的猫,那老鼠是谁,南安郡王?
林玦脑海中百转千回,面上丝毫不显,稳稳写下皇帝回答。
“南边军队五年内已经扩充两次,却输多赢少,朕倒是很好奇,这扩充的人都去哪儿了。”皇帝声音逐渐冷沉,忽然一拍扶手,薄怒道:“是不是真以为朕是傻子可以随意敷衍,今日朕就要好好看看南方军队到底是不是真的缺人。”
“叶明秋何在!”
御史中一名青年侧步而出,弯腰行礼,“臣在。”
“朕命你为巡阅御史,前往南边巡查军队情况,若有人胆敢欺君瞒上,朕允你立刻依法惩处,不必上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