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胜团长在煤矿安全会议上的强硬表态,如同磐石,暂时稳住了独立一团内部因外界风雨而产生的些许晃动。明确的纪律要求压下了台面上的杂音,全团的工作重心,至少在表面上,依然牢固地锁定在水电站建设、钢铁生产和技术人才培养这三大核心任务上。
然而,水面之下,潜流依旧在涌动。那种将政治与业务、革命精神与科学规律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潮,并未根除,而是以一种更隐蔽、更微妙的方式,渗透和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
水电站工地的“效率”之争
在水电站工地,大坝混凝土浇筑进入了最吃紧的阶段。为了确保大坝的整体性和强度,按照吴工和宋书羽审定的方案,必须进行连续、不间断的浇筑,避免产生冷缝。这意味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三班倒的连续作业。
一些负责后勤和人员调配的干部,开始私下抱怨。
“这么搞太浪费人力了!战士们都快累垮了!”
“是不是太教条了?停几个小时真的会塌吗?我看未必!”
“现在外面都在讲‘多快好省’,我们这样是不是有点‘少慢差费’了?”
这些议论传到吴工耳朵里,让他倍感压力。他找到宋书羽,忧心忡忡地说:“宋工,技术标准不能打折扣啊!大坝是百年工程,一旦留下隐患,后果不堪设想!可是现在这风气……”
宋书羽看着吴工憔悴的面容,坚定地说:“吴工,您放心。技术底线,我们必须守住。团长是支持我们的。至于那些议论,我来处理。”
宋书羽没有去和那些干部争论,而是带着王振虎,亲自到浇筑一线,替换下疲惫的战士,轮班参加劳动。他和普通战士一样,推车、振捣、记录,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的行动无声地宣告:这不是官僚主义的苛求,这是工程本身的需要,我宋书羽和你们一起扛!
看到总工程师都身先士卒,那些抱怨的声音小了许多。事实胜于雄辩,宋书羽用自身的行动,维护了技术规程的严肃性。
钢铁厂的“又红又专”讨论
在基地的炼钢车间,关于“红”与“专”的讨论也更加具体。王振虎作为技术负责人,承受着双重压力。一方面,他需要攻克低合金钢稳定生产的最后技术难关;另一方面,他还要组织政治学习,确保团队“思想过硬”。
一次小组学习会上,一个年轻工人发言说:“我觉得,我们炼钢工人,最重要的是‘红’,是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忠诚!只要有了‘红’,技术自然就能‘专’!像王工这样,以前犯过错误,现在就算技术再好,也得时刻注意改造思想……”
这话像一根针,狠狠扎在了王振虎的心上。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低下头,紧紧攥住了拳头。周围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尴尬。
这时,另一位老师傅看不过去了,开口反驳:“你这话不对!‘红’当然重要,但‘专’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王工为了攻克技术难题,熬了多少夜,吃了多少苦,大家都看在眼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正错误,这就是最大的‘红’!我看啊,‘红’和‘专’得结合起来,不能光耍嘴皮子!”
宋书羽恰好来到车间检查工作,听到了这番争论。他走进来,没有批评任何人,而是平静地说:“同志们,我们独立一团为什么要炼钢?是为了巩固国防,是为了建设边疆。炼出好钢,造出机器,加快水电站建设,让戈壁滩亮起电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也是对党最大的忠诚。王振虎同志用他炼出的每一炉好钢,证明了他的价值和忠诚。我希望大家把精力都集中在如何炼出更多、更好的钢上,这才是对我们的事业真正负责的态度。”
宋书羽的话,既肯定了“红”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专”的不可或缺,更指明了结合的方向,巧妙地引导了讨论,也维护了王振虎的尊严和工作积极性。
秦湘云的“新课程”
秦湘云吸收了宋书羽的建议,对学校的课程进行了调整。她没有减少文化课的比例,而是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融入兵团艰苦奋斗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
她请来老战士给孩子们讲述创业初期的故事,讲述艾山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她组织孩子们参观煤矿、钢铁厂,让他们直观感受父辈们是如何用双手改变这片土地的;她教唱的歌曲,也更多选择了那些昂扬向上、歌颂祖国和劳动的红色经典。
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既符合了时代的要求,又坚守了传授知识的核心,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团里大多数干部的认可。学校的读书声,在调整中继续朗朗响起。
暗处的较量
陈刚的侦察分队并未放松对外部威胁的监控。虽然上次端掉了一个间谍小组,但他们判断,这很可能只是敌人众多触手之一。根据缴获的电台密码本和频率线索,无线电监测站加强了对特定信号的监听和分析。
同时,针对内部可能存在的思想隐患,孙德胜和李铁柱也要求各级指导员加强思想动态的掌握,及时发现和疏导不健康的苗头,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深水潜流,考验着独立一团的智慧和定力。一方面,他们要抵御外部敌特无孔不入的渗透和破坏;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应对内部因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思想波动。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确保建设事业不偏离航向,成为摆在领导层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
宋书羽深知,这场考验,远比攻克一项技术难题更加复杂和漫长。但他坚信,只要他们坚守为国为民的初心,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牛鼻子,用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凝聚人心,独立一团就一定能够穿越迷雾,驶向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