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长接见带来的波澜,在江东省的政治生态中持续荡漾,但水面之上,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平静。无论是省委书记陈启明,还是省长林枫,都表现出极高的政治默契,在公开场合和正式文件中,对此事的提及都严格限定在“委员长对江东工作的关心和鼓励”这一框架内,绝不延伸,绝不渲染。
然而,细微之处见真章。省委常委会的座次依旧,但林枫发言时,列席常委们的倾听姿态似乎更为专注;省政府下达的文件,各地市贯彻落实的速度明显加快;一些过去在厅局层面可能需要反复协调的事情,现在往往能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这是一种无形的势,环绕在林枫周围,推动着工作,也考验着他的定力。
林枫对此心知肚明。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身边人,绝不允许任何人打着他的旗号行事,也严厉告诫从北阳就跟随着他的旧部,如张彪、王健、赵建国等人,务必保持谦虚谨慎,将工作做得更扎实。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新一年的开局工作中。春节将至,各项事务千头万绪。
这天,他主持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开到一半,秘书何建平悄悄递进来一张纸条。林枫看了一眼,眉头微蹙,随即恢复正常。纸条上写的是,邻省某个以矿产资源着称的地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煤矿透水事故,初步估计有数十人被困井下。
会议结束后,林枫立刻留下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省长、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等人。
“邻省的事故,大家都知道了?”林枫语气凝重,“教训极其深刻!我们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从现在开始到春节,全省范围内,特别是矿山、化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立即开展一轮拉网式、起底式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省厅要成立督导组,我亲自带队,明天就去几个重点产煤市和化工园区检查!凡是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先停产后整改,绝不姑息!”
他的态度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几位负责人神色一凛,立刻领命而去。他们知道,林省长这是要动真格了,借着邻省事故的警醒,彻底拧紧江东省的安全阀。
第二天,林枫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江东北部一个产煤大市的矿区。他没有听取市里安排的汇报,直接换上工装,戴上安全帽,深入井下巷道,检查通风、排水、瓦斯监测等系统运行情况,随机抽查当班矿工是否熟悉安全规程和逃生路线。在井口,他对着陪同检查、面色紧张的市领导和矿企负责人,语气严厉:
“安全生产,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剑!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看到你们井下的某些电缆铺设还不够规范,个别区域的支护也有隐患。这些问题,必须立即整改!人的生命至高无上,任何带血的Gdp,我们都不要!”
这番毫不留情的批评,通过随行记者和省政府办公厅的通报,迅速传遍全省,给所有心存侥幸者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林枫也没有放松对经济运行的把控。他让赵建国和王健紧盯重点产业链的运行情况和“链长制”的落实效果,要求他们每周报送一次简况,遇到问题随时协调。
春节前一周,林枫带着杨建业,轻车简从,再次来到永川市,专程调研“永重”集团与“东华资本”战略合作后的整合情况。
在焕然一新的“永重”数字化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集团新任董事长(由东华资本派驻)兴奋地向林枫介绍着引入新技术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新订单的获取情况。林枫仔细听着,不时询问技术细节和员工安置的后续问题。
“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人民。”林枫对陪同的永川市委书记周峰和集团管理层说,“‘永重’这块老牌子重新擦亮,来之不易。下一步,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上下硬功夫,真正实现脱胎换骨。”
周峰的态度比之前更加积极和务实,连连表态:“请林省长放心,我们一定把‘永重’的改革进行到底,打造成全省国企改革的样板!”
调研结束,返回省城的路上,林枫接到沈明月打来的电话,提醒他明天是周末,也是父亲念叨了许久的、希望他能回家尝尝柿子的日子。
林枫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心中泛起一丝柔软而复杂的情绪。他对着电话轻声说:“告诉爸,明天我一定回去。”
挂断电话,他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京城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省内各方微妙的反应,安全生产的压力,改革推进的艰难……千头万绪在他脑海中交织。但他知道,越是处于风口浪尖,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委员长的接见是动力,不是资本;是责任,不是特权。他必须像一艘巨轮的舵手,稳稳地把住方向,避开暗礁,顶住风浪,带领江东这艘大船,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行。而明天,那篮父亲特意留下的、最红最甜的柿子,将是他短暂休憩、汲取力量的温暖港湾。年关将近,新的征程,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