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退韩坤的余威,在吉安官场持续发酵。
往日对团练督办衙门阳奉阴违的几个州县,如今呈文变得格外恭顺。陈远借势推行联防联保之策,将全府团练整合为三大防区,互成犄角。他从靖安营抽调老兵分任教习,又将栖霞谷送来的一批识字青年安插进各团担任文书,名为协助处理军务,实则在基层扎下了根。
这日,苏文茵从长沙送来密报。信中提到两个重要消息:其一,湖广总督官文对沈葆桢制衡湘军的提议反应冷淡;其二,长沙士林中对陈远整顿团练、清剿匪患的举措颇多赞誉。
官文不愿插手,沈葆桢就少了个重要外援。陈远将密报递给赵师爷,至于士林清议……苏先生功不可没。
赵师爷会意:是否让苏先生继续在士林中为大人造势?
不必刻意。陈远摇头,你以督办衙门名义,在吉安设立义学,延请贫寒子弟入学。再拨一笔银子修缮书院。
大人这是要……
既然要收士子之心,总要拿出实在的好处。
与此同时,栖霞谷的训练也初见成效。杨芷幽来信说,第一批受训的三十名少年已熟练掌握火器操作,其中五人在算学上展现天赋,被她单独编组学习测绘。
陈远回信时特意嘱咐:火器训练可加强,但须在谷中深处进行。那五个学测绘的,下次随商队送来。
他正在规划吉安府的详细舆图,急需这方面人才。
最让陈远意外的,是袁州方面的变化。韩坤虽然再未露面,但袁州团练突然变得安分守己,不仅撤回了在江口附近活动的人马,还主动将两个争议地段的防务让给了吉安团练。
韩坤这是服软了?雷大炮疑惑地问。
他是在保存实力。陈远冷笑,不过这样也好,我们正好借机把边界往前推二十里。
随着势力扩张,陈远开始面临新的烦恼。各地团练呈报的文书堆积如山,钱粮调配、人事任免、防务部署,千头万绪。原有的几个幕僚已经忙得不可开交。
得找个能统筹全局的人。陈远对赵师爷说。
大人可有人选?
你看苏文茵如何?
赵师爷沉吟片刻:苏先生才学足够,只是……毕竟是湖南人。
正要借重他在湖南的人脉。陈远淡淡道,你去信问问,看他是否愿意来吉安出任总文案。
安排完这些,陈远独自登上城楼。暮色中的吉安城炊烟袅袅,远处赣江如练。半年时间,他从一个空头帮带成长为手握实权的团练督办,掌控着数千兵马,影响力遍及赣中。
但站得越高,他越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团练终究是地方武装,想要实现更大的目标,必须掌握更强大的力量。
是时候了……他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心中酝酿着一个新的计划。这个计划将让他的羽翼更加丰满,却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