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位于长安街旁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大楼里,齐昊的新办公室在六层东南角,窗外是繁华的街景,但与他在边西省时俯瞰全城的视野相比,这里显得局促许多。
上任第一天,办公室主任李振华——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在简短的欢迎会后,将他请到自己的办公室。
“齐主任,久闻大名。”李振华的笑容温和却带着距离,“我们深改办是个协调机构,不直接执行政策,主要工作是调研和建言。你分管的国企改革和金融监管,都是当前改革的深水区,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齐昊听出了弦外之音:“李主任的意思是?”
“我们这里不是纪委,办案思维要转变。”李振华递过一份文件,“你先熟悉一下近期重点工作。另外,下周一要召开金融稳定专题会,你代表我们办公室参加,这是会议材料。”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齐昊仔细翻阅材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作为分管副主任,却被排除在几个重要项目的审批流程之外,连查阅权限都没有。
秘书小陈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精干女性,她轻声解释:“齐主任,那几个项目是李主任直管的,涉及一些敏感领域。”
齐昊点点头,不再多问。他明白,自己被“供”起来了。
接下来的两周,齐昊参加的各种会议多是务虚讨论,真正的核心工作似乎都绕开了他。他试图约谈几家重点国企负责人,都被以各种理由婉拒。
直到第三周,转机意外出现。
那天下午,小陈匆忙走进办公室,神色紧张:“齐主任,刚接到通知,明天上午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座谈会,李主任临时有事,请您代他出席。”
齐昊接过会议材料,发现这是一场由民营金融科技企业主导的研讨会,几家国有大行和监管部门都会派人参加。
“这个会议很重要?”
“非常关键。”小陈压低声音,“涉及第三方支付监管政策的调整,几家巨头都在激烈博弈。”
当晚,齐昊仔细研究会议材料,发现一个名为“速支付”的民营公司提出的方案异常激进,几乎要突破现有监管底线。更让他警惕的是,这家公司的背景十分复杂,股东中包括多家海外资本。
第二天会议开始前,齐昊在会场外遇到了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的副局长赵伟——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的同学。
“齐昊?你怎么来了?”赵伟有些意外。
“代李主任参会。”齐昊注意到赵伟眉头微皱,“有什么问题吗?”
赵伟将他拉到一边:“今天的会议不简单,‘速支付’背后有高人,他们的方案一旦通过,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会议开始后,齐昊注意到一个细节:“速支付”的cEo在阐述方案时,多次引用“高层领导批示精神”,却拿不出具体文件。而参会的一些部门代表,明显表现出迎合态度。
在讨论环节,齐昊突然发言:“我有个疑问。‘速支付’方案中提到的动态监管模式,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缺乏依据,如何确保合规性?”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速支付”cEo强作镇定:“这个...我们有专业法律团队评估...”
“我希望看到具体的法律意见书。”齐昊毫不退让,“另外,你们方案中提到的与境外支付系统直连,是否经过安全评估?”
会议不欢而散。会后,赵伟悄悄向齐昊竖起大拇指:“老同学,你今天可捅了马蜂窝。‘速支付’的背景不一般,据说有某位老领导站台。”
回到办公室,齐昊发现李振华已经在等他。
“齐主任,今天的会议,你有些冒失了。”李振华语气平静,但眼神严厉,“‘速支付’的项目是经过充分论证的,你这样公开质疑,会影响改革形象。”
“我认为,改革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前进。”
“原则要坚持,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李振华放下一个文件夹,“这样吧,你先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集中精力调研国企混改的职工安置问题。这是个重要课题,需要深入基层。”
齐昊明白,这是要把他支开。他打开文件夹,调研计划长达三个月,要去十几个省份。
就在他准备启程的前一天晚上,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齐主任,想了解‘速支付’的真相吗?明早六点,景山公园万春亭见。”
齐昊犹豫片刻,决定赴约。次日在万春亭,他见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已经调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的前边西省常务副省长钱卫东。
“钱省长?你怎么...”
“长话短说。”钱卫东神色紧张,“‘速支付’的问题比我预想的严重。他们不仅想要突破监管,还在策划通过支付系统大规模转移资金。”
“有证据吗?”
钱卫东递过一个U盘:“这是他们内部会议的录音。更可怕的是,他们与‘观棋者’有联系。”
齐昊心中一震:“你确定?”
“确定。我是在核查一笔异常资金流向时发现的。”钱卫东看了看手表,“我得走了,你千万小心,他们的人无处不在。”
回到办公室,齐昊立即查看U盘内容。录音中,“速支付”高管明确提到要利用支付通道为“特殊客户”转移资金,还提到了几个他熟悉的名字——都是李向东案中的在逃人员。
更令他震惊的是,录音中还提到了一个代号“深海”的人物,似乎是在职的高级领导干部。
齐昊立即将情况向李振华汇报,但李振华的反应出乎意料地冷淡:“这些录音的来源不明,真实性存疑。我们还是应该以正式渠道的信息为准。”
“可是这涉及重大违法犯罪...”
“齐主任!”李振华打断他,“我再强调一次,我们不是办案机关。这些材料,你可以转给相关部门,但我们不要直接介入。”
齐昊感到一股寒意。李振华的态度明显不正常。
当晚,他秘密约见了赵伟。在赵伟的办公室里,两人一起分析了录音内容。
“这个‘深海’,我怀疑是...”赵伟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齐昊倒吸一口凉气。
那是经常在新闻中出现的某位重要部门负责人。
“如果真是他,那问题就严重了。”赵伟神色凝重,“他现在正好分管金融创新工作,‘速支付’的方案就是在他的推动下快速推进的。”
就在两人讨论时,齐昊接到小陈的紧急电话:“齐主任,办公室刚才进小偷了!您的电脑被动了!”
齐昊立即赶回办公室,发现虽然表面看起来一切正常,但他藏在家具缝隙中的微型报警器已经被触发。
“丢了什么东西吗?”匆匆赶到的李振华问道。
“没有,可能是小偷发现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齐昊故作轻松,心中却明白,对方是冲着他手中的证据来的。
第二天,情况急转直下。先是有关部门接到举报,称齐昊在边西省期间违规办案,接着又有人匿名指控他与企业有不正当往来。
虽然这些指控明显是诬告,但按照程序,齐昊必须停职配合调查。
在停职前的最后时刻,齐昊做了一件事:他将U盘复制多份,通过不同渠道交给可信赖的同志保管,其中一份还以加密方式发送给了在境外出差的郑毅。
停职的第一天,齐昊在家中接到一个神秘电话:“齐主任,现在的滋味如何?如果你交出所有副本,我们可以让你平安退休。”
“你是谁?”
“一个能决定你命运的人。”对方轻笑,“别忘了,你还有家人。”
电话挂断后,齐昊立即让妻子暂时回娘家住,同时加强了家里的安保措施。
当晚,他在书房整理材料时,门铃响了。透过猫眼,他看到两个陌生男子站在门外。
“齐主任,我们是纪检监察组的,有些情况需要向你核实。”
齐昊注意到其中一人的腰间鼓起,明显带着武器。他悄悄按下报警器,同时拨通了小区保安的电话。
“请出示你们的证件和手续。”
就在对方掏证件的瞬间,齐昊听到楼梯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立即意识到危险,迅速退入书房,锁上门。
撞门声响起。齐昊从窗口看到,楼下还有几个黑影在晃动。
千钧一发之际,警笛声由远及近。孙正清带着一队人马及时赶到。
“齐主任,你没事吧?”孙正清通过电话问道。
“我很好。这些人...”
“都是假冒的。”孙正清说,“我们已经控制了他们。但这件事很麻烦,对方已经狗急跳墙了。”
第二天,在郑毅的协调下,齐昊被转移到安全屋。也正是在这里,他收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钱卫东在出差途中突发心脏病去世。
“太巧了。”齐昊对前来探望的郑毅说,“钱卫东刚给我证据就出事,这绝不是巧合。”
郑毅沉默良久:“齐昊,现在的局势很复杂。对方的力量超出我们的预估,连高层都有不同意见。”
“那我们该怎么办?”
“等待。”郑毅意味深长地说,“相信中央,相信正义。但在那之前,你需要暂时隐忍。”
一个月后,对齐昊的调查以“查无实据”结束,但他没有被恢复原职,而是被平调到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任闲职副主任。
离开深改办的那天,李振华亲自送他:“齐主任,这段时间委屈你了。政协工作也很重要,适合沉淀思考。”
齐昊微笑回应:“谢谢李主任关心。我会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
坐在政协分配的办公室里,齐昊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他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只是转入了更深的层面。
当天晚上,他接到一个加密信息:“证据已收到,静待时机。保重。”
发信人代号“灯塔”。
齐昊删掉信息,打开新送来的政协工作文件。表面上看,他已经退出了一线战场,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他需要重新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出击的机会。而这一次,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