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兵仙韩信:从胯下辱儿到未央冤魂

一、淮阴街头的佩剑少年

公元前231年的淮阴城,护城河边的柳树又抽出了新芽。一个身形瘦高的少年总爱倚着柳树发呆,腰间悬着一柄家传的青铜剑,剑鞘早已磨得发亮。他便是韩信,韩国贵族的后裔,只是国破家亡后,早已沦为街头的流浪汉。

母亲去世时,韩信没钱办丧事,却固执地找了块能容纳万户人家的高坡安葬。乡邻们都笑他痴人说梦,这个连饭都吃不上的穷小子,还惦记着日后光宗耀祖。他却只是抚摸着腰间的剑,望着远处的炊烟一言不发。

南昌亭长曾可怜他,让他到家中蹭饭。可一连数月下来,亭长夫人便故意提前开饭,等韩信到了,锅里早已空空如也。韩信望着冷锅冷灶,默默解下佩剑转身离去,从此再没登过亭长家门。

他在护城河边钓鱼,钓上来的鱼还不够塞牙缝。几位漂洗丝絮的老妇见他饿得发慌,其中一位便每天带饭给他。韩信狼吞虎咽时,对老妇说:“吾必有以重报母。”老妇却怒斥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这话像鞭子一样抽在韩信心上,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最难堪的是那个屠户的儿子。一日在街市上,那壮汉拦住韩信,叉着腰说:“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又当众羞辱他:“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满街的人都盯着韩信腰间的剑。那柄剑曾饮过鲜血,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可韩信盯着屠户嚣张的脸,又看了看周围起哄的人群,突然缓缓低下身,从那壮汉的胯下爬了过去。哄笑声像石子一样砸在他背上,他却始终挺直脖颈,爬过之后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依旧佩着剑,一步步走远。

没人知道那天的韩信在想什么。或许他想起了家破人亡的惨剧,想起了老妇的斥责,想起了自己尚未实现的抱负。那道胯下的耻辱,像烙铁一样烫在他心头,却也炼成了他日后能屈能伸的韧性。

二、仗剑从军的迷茫岁月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的消息传到淮阴时,韩信连夜打磨好了那柄青铜剑。他望着天边的烽火,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或许要来了。

他先投了项梁的楚军。军营里,他总爱琢磨兵法,见了将军们便絮叨着排兵布阵的道理,却没人肯听一个无名小卒的空谈。项梁战死定陶后,他又归属项羽,被封为郎中。这个职位能常伴项羽左右,他以为机会来了,便多次献上计策——如何截击秦军粮道,如何分割包围敌军,如何利用地形设伏。

可项羽只用眼角瞥他。这个力能扛鼎的霸王,信奉的是“勇者无敌”,哪里看得上这些“阴谋诡计”?韩信的计策全被束之高阁,他握着剑柄的手,常常在帐外的寒风中冻得发紫。

鸿门宴上,韩信就站在帐外的廊柱旁。他看着刘邦谦卑的笑脸,看着项羽犹豫的眼神,看着范增气得发抖的手,突然明白了什么。夜深时,他望着项羽大帐里的灯火,第一次萌生了去意——这不是能让他施展才华的地方。

刘邦被封为汉王,前往巴蜀封地时,韩信背着剑,混在逃难的人群中,悄悄投奔了汉军。可在汉营,他依旧只是个管粮饷的小官,连刘邦的面都见不着。一次因同事犯错受到牵连,要被处以极刑,同案的十三人都已人头落地,轮到韩信时,他突然抬头望着监斩官夏侯婴,朗声道:“汉王不欲得天下乎?何以斩壮士!”

夏侯婴见他气度不凡,又听他谈吐不凡,竟当场放了他。一番交谈后,夏侯婴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却只给了个治粟都尉的官职,依旧没把他放在眼里。

那段日子,韩信常在粮仓里踱步。他看着谷堆的形状,突然悟到了用兵的道理——粮食要分层囤积,军队也要分梯队部署;粮仓要攻守兼备,军营也要进退有据。他把这些想法说给萧何听,这个刘邦最信任的丞相,听着听着便站了起来,盯着韩信的眼睛说:“你不是凡人。”

萧何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可刘邦总笑着摇头:“一个钻人裤裆的家伙,能有什么本事?”韩信在汉营等了数月,见依旧得不到重用,终于彻底失望。某个月夜,他收拾好行囊,随着逃亡的士兵一起离开了军营。

三、月下追来的登坛拜将

萧何得知韩信逃走的消息时,正在处理军粮账目。他把竹简一推,来不及禀报刘邦,骑着快马就追了出去。月光洒在驿道上,像铺了层白霜,萧何的身影在旷野里疾驰,马蹄声惊起了林间宿鸟。

追了两天两夜,终于在一条河边追上了韩信。那时韩信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望着河水发呆,腰间的剑在月光下闪着冷光。

“韩将军留步!”萧何气喘吁吁地喊道。

韩信回头,见是萧何,苦笑道:“萧丞相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你要走,至少得告诉我原因!”

“汉王不用我,留在这里何益?”

“你且随我回去,若这次汉王再不用你,我亲自送你走!”萧何的眼睛在月光下亮得惊人。

刘邦听说萧何居然为了一个逃兵亲自去追,气得拍了桌子:“军中逃了那么多将领你不追,偏去追个韩信,你糊弄谁?”

萧何却正色道:“那些将领易得,可韩信是国士无双!大王若只想在巴蜀称王,自然用不上他;若想争夺天下,非用韩信不可!”

刘邦愣住了。他知道萧何从不轻易夸人,能让他如此看重的,定然不是凡人。沉吟片刻,刘邦说:“那就依你,让他当个将军。”

“不够。”萧何摇头。

“那就当大将军!”

“这才对!”萧何笑道,“但要拜将,必须选个吉日,斋戒沐浴,设坛具礼,如此才能彰显郑重。”

消息传出,汉营哗然。那些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老将,听说要拜一个无名小卒为大将军,个个摩拳擦掌,等着看笑话。

拜将那天,祭坛下站满了文武百官。当韩信穿着崭新的铠甲,一步步走上高高的祭坛时,老将们的嘲笑声戛然而止——这个曾钻过别人裤裆的年轻人,此刻目光如电,步履沉稳,竟有种说不出的威严。

刘邦亲手将印绶交到他手中,问道:“丞相多次举荐将军,不知将军有何良策教我?”

韩信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大王如今要东向争夺天下,对手是不是项羽?”

“是。”

“大王觉得自己的勇悍、仁厚、兵力,比得上项羽吗?”

刘邦沉默良久,坦言道:“不如他。”

韩信却躬身下拜:“恭喜大王!臣也觉得大王不如他。但项羽有三败——他匹夫之勇,不能任用贤将,此为匹夫之勇;他对人恭敬慈爱,却舍不得封赏功臣,此为妇人之仁;他背弃怀王之约,分封不公,诸侯皆怨,此为失信天下。若大王反其道而行之,任贤使能,封赏有功,号令天下,何愁天下不定?”

接着,他献上了平定三秦的计策:“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秦将,率秦子弟征战多年,死伤无数,如今却被项羽封为王,秦地百姓恨之入骨。大王入关中时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秦民皆盼大王东归。若大王举兵东进,三秦之地可传檄而定!”

祭坛下的将领们听得目瞪口呆。那个昔日的胯下辱儿,此刻谈起天下大势,竟如掌上观纹。刘邦握着韩信的手,只觉得掌心发烫,仿佛握住了整个天下。

四、暗度陈仓的军事奇迹

公元前206年的秋天,陈仓古道的密林里,潜伏着汉军的先锋部队。韩信站在山腰的岩石上,望着对面秦岭的栈道——那些被项羽烧毁的木板,还在崖壁上挂着焦黑的残片,像一道道丑陋的伤疤。

为了迷惑项羽,韩信派人高调修复栈道,关中的守将章邯听说后,只当是笑话:“这么长的栈道,没个三年五载修不好,汉军这是想困死在巴蜀吗?”他把主力都部署在栈道出口,整日饮酒作乐。

可他不知道,韩信早已选了另一条路。陈仓古道是条废弃多年的小路,荆棘丛生,怪石嶙峋,连当地的猎户都很少涉足。韩信带着汉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士兵们踩着碎石,拨开藤蔓,硬是在密林中开辟出一条通道。

当章邯还在嘲笑汉军修栈道的进度时,韩信的大军已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陈仓城下。城楼上的秦兵揉着眼睛,还以为是山里的鬼魅。

“开城门!”韩信的吼声在城下回荡,身后的汉军举起盾牌,推着云梯,如潮水般涌上前去。

章邯从醉梦中惊醒,披甲提剑冲上城楼时,陈仓的城门已被攻破。他望着汉军旗帜上的“韩”字,突然想起了那个在项羽帐外默默站立的年轻人,一口鲜血差点喷出来。

汉军乘胜追击,在废丘围住了章邯的残部。韩信没有强攻,只是命人堵住了渭水的河道。等河水涨到一定高度,突然下令开闸——汹涌的洪水瞬间淹没了废丘城,章邯望着漂在水中的粮草,拔剑自刎。

平定三秦的战役,韩信只用了三个月。消息传到彭城,项羽正在宴会上欣赏歌舞,听到报告时,手中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第一次记住了“韩信”这个名字,那个被他瞧不起的执戟郎,竟成了最可怕的对手。

五、背水一战的生死棋局

公元前204年,韩信率领三万新兵,东出井陉口,迎战赵国的二十万大军。赵军主将陈余在井陉口布下阵势,见汉军兵少,又多是未经战阵的新兵,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韩信这是送死来了!”

李左车劝道:“井陉道窄,车马不能并行,汉军粮道必长。请给我三万精兵,从小路截断他们的粮草,您深沟高垒,不与他们交战,不出十日,韩信必败!”

陈余却摇头:“我军号称二十万,还怕了他三万新兵?若避而不战,岂不让诸侯笑话?”

韩信派人探得赵军不用李左车之计,连夜下令:“全军渡河,在绵蔓水东岸列阵!”

士兵们都傻了眼——背水列阵是兵家大忌,身后是滔滔河水,一旦战败,连退路都没有。可韩信的命令不容置疑,他们只得扛着武器,在水边筑起简陋的阵地。

次日清晨,赵军看到汉军背水列阵,笑得前仰后合。陈余亲自擂鼓,二十万赵军如黑云般压了过来,喊杀声震得河水都在发抖。

汉军士兵知道退无可退,反而激起了死战的勇气。他们握着刀枪的手沁出汗水,眼中却燃烧着怒火,硬是顶住了赵军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激战正酣时,赵军突然发现身后大乱——原来韩信早已派两千轻骑,趁着夜色绕到赵军大营附近,待赵军倾巢而出后,立刻冲进去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

“大营被占了!”“我们败了!”恐慌像瘟疫一样在赵军蔓延。陈余回头,望见自家营地里飘扬的汉军旗帜,顿时面如死灰。

背水列阵的汉军见状,士气大振,转身反击。赵军腹背受敌,溃不成军,陈余在乱军中被斩杀,赵王歇成了俘虏。

庆功宴上,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右倍山陵,前左水泽’,您却让我们背水列阵,这是为何?”

韩信笑着斟酒:“兵法上还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军都是新兵,不把他们逼到绝境,谁肯拼命?”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举杯,望着这位年轻的统帅,眼中满是敬畏。

六、十面埋伏的巅峰绝唱

公元前202年的冬天,垓下的荒原上,寒风卷着雪花,打在汉军的甲胄上叮当作响。韩信骑着马,站在高坡上,望着远处楚军的营垒,手中的马鞭轻轻敲击着马鞍。

这是决定天下归属的最后一战。刘邦的三十万大军,韩信的三十万齐军,彭越的十万梁军,英布的十万楚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将项羽的十万楚军围在垓下,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

项羽依旧勇猛,几次冲击都差点撕开汉军的防线。韩信知道,对付这样的对手,不能硬拼,只能用计。

他连夜调整部署:正面用少量兵力挑战,故意示弱;左右两翼埋伏重兵,待楚军出击后,立刻从两侧包抄;后方则安排精锐骑兵,切断楚军的退路。这便是后来闻名天下的“十面埋伏”。

决战那天,韩信亲自擂鼓。正面的汉军稍战即退,项羽果然率军追击,刚冲过一道土坡,两侧突然响起震天的呐喊,汉军如潮水般涌出来,将楚军夹在中间。项羽挥舞长戟,杀得血肉横飞,可杀退一批,又来一批,楚军的阵型渐渐散乱。

天色暗下来时,楚军被压缩在一片狭小的山谷里。韩信让人在四周唱起了楚地的歌谣,那熟悉的乡音,像针一样扎在楚军将士的心上。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项羽在帐中听到歌声,大惊失色:“汉军已经占领楚地了吗?为何有这么多楚人?”他饮着酒,对着虞姬慷慨悲歌,泪水打湿了衣襟。

夜半时分,项羽带着八百骑突围,韩信早有准备,立刻派灌婴率五千骑兵追击。追到乌江边时,这位不可一世的霸王,终于走到了末路。

当项羽自刎的消息传到汉营时,韩信正在灯下研究地图。他拿起笔,在“垓下”的位置画了个圈,又在“乌江”的位置点了个点,突然长长叹了口气。帐外的风雪,似乎更紧了。

这场战役,韩信将兵法用到了极致——用心理战瓦解敌军意志,用包围圈压缩敌军空间,用精准的追击断绝敌军生机。后世的军事家们反复研究这场战役,却始终没人能完全复制他的战术。人们开始称他为“兵仙”,说他的用兵之道,如神鬼莫测。

七、鸟尽弓藏的未央风雨

刘邦称帝后,定都长安。论功行赏时,韩信被封为楚王,定都下邳——那是他的故乡。

回到下邳的那天,韩信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他特意找到了当年给他饭吃的老妇,送上千金;又找到南昌亭长,给了百钱,笑道:“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

最后,他召见了那个曾让他钻裤裆的屠户。屠户吓得趴在地上,浑身发抖。韩信却亲自扶起他,对部下说:“这是位壮士。当年他羞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他吗?可杀了他,我也会获罪,哪有今天?是他让我学会了隐忍。”说完,竟任命屠户为中尉,掌管治安。

那时的韩信,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安享富贵。他在楚王府里筑起高台,收藏天下兵法,时常召集将领们讲解布阵之道,府门前的车马来往不绝。

可他没看到,长安城里,刘邦的眼神越来越冷。一个能轻松平定四国、逼死项羽的人,握着重兵,住在故乡,怎能不让帝王忌惮?

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的计策,假装巡游云梦泽,召诸侯相会。韩信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去了。他提着项羽旧部钟离眜的首级,想证明自己的忠心,可刚到陈县,就被刘邦的武士捆绑起来,扔在车后。

“天下已定,你还想谋反吗?”刘邦的声音冰冷。

韩信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田野,想起了自己南征北战的岁月,苦笑道:“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最终没杀他,只是将他贬为淮阴侯,留在长安,名为优待,实为软禁。

在长安的日子,韩信常常称病不上朝。他看着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看着当年不如自己的将领们一个个封侯拜将,心中的失落与日俱增。

一次,刘邦与他闲聊,谈论诸将的才能。刘邦问:“像我这样,能带多少兵?”

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兵。”

“那你呢?”

“臣多多益善。”

刘邦笑了:“多多益善,为何还被我擒住?”

韩信顿了顿,低声道:“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话虽谦卑,可那“多多益善”四字,像根刺,深深扎进了刘邦心里。

长安的未央宫,飞檐翘角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韩信每次走过宫墙下,总能感觉到暗处窥伺的目光。他想起了在楚营的冷遇,在汉营的卑微,想起了萧何月下的身影,想起了垓下的风雪——那些峥嵘岁月,如今都成了帝王心头的隐患。

陈豨被任命为代相,临行前专程拜访韩信。两人在密室里对坐,烛火摇曳中,韩信握住他的手:“公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这番话,成了日后的催命符。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征讨。韩信称病不从,暗中派人与陈豨联络,准备在长安矫诏赦免罪犯,袭击吕后和太子。

可他没算到,自己府上的舍人栾说,因得罪了韩信,被囚禁起来。栾说的弟弟为救兄长,连夜跑到未央宫,向吕后告发了韩信的密谋。

吕后慌了神,召来萧何商议。萧何望着窗外飘落的枯叶,沉默良久,最终定下一计。

公元前196年的一个冬日,萧何亲自来到淮阴侯府。“陛下平定陈豨叛乱,已班师回朝,群臣都在宫中庆贺,您虽病,也该强撑着去道贺。”萧何的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眼神却有些闪躲。

韩信望着这位“知己”,心中虽有疑虑,却终究没拒绝。他换上朝服,跟着萧何走进未央宫,穿过长长的回廊,来到钟室。

宫门突然在身后关上,沉重的落锁声让韩信心头一紧。他转身时,看到的不是庆贺的群臣,而是手持刀剑的武士,以及吕后冰冷的脸。

“韩信,你勾结陈豨谋反,证据确凿,还敢狡辩?”吕后的声音像淬了冰。

韩信猛地看向萧何,可萧何早已转身,背影消失在宫门后。那一刻,韩信突然笑了,笑声在空旷的钟室里回荡,带着无尽的悲凉:“我竟死于妇人之手,岂非天意?”

武士们一拥而上,将他按在地上。冰冷的刀锋划过脖颈时,韩信眼前闪过的,或许是淮阴街头的柳树,是月下追来的马蹄,是背水列阵的呐喊,是垓下的楚歌——那些碎片般的记忆,最终都化作了颈间的温热。

他死后,三族被灭。未央宫的钟室里,只留下一道暗红的血痕,像一个未完的句号。

八、兵仙不死的千年回响

韩信的墓前,曾有一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短短十字,道尽了他的一生。

那个“知己”,是萧何。没有萧何月下追贤,就没有登坛拜将的韩信;可最终,也是萧何设计,让他殒命钟室。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世间的知己,竟能如此矛盾。

那“两妇人”,一个是漂洗丝絮的老妇,一饭之恩,让他在绝境中活了下来;一个是吕后,一杯毒酒(一说斩首),让他在巅峰后归于尘土。生死之间,全凭妇人之手,想来也是天意弄人。

刘邦平定陈豨归来,听说韩信已死,史书载“且喜且怜之”。这五个字,道尽了帝王的复杂心思——喜的是心头大患已除,怜的是那无双的才华,终究没能为己所用。

可韩信的兵法,却像种子一样,撒在了华夏大地。他整理的《韩信兵法》三篇,虽已失传,却在《史记》《汉书》的记载中,留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战术精髓。后世的军事家们,从这些战例中汲取智慧,曹操曾反复批注他的用兵之道,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感叹“韩信破赵之略”,李世民更是称他“战必胜,攻必取,古今用兵,未之有也”。

人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的军事才华,更因为他那传奇般的人生。从胯下辱儿到三军统帅,从寄人篱下到裂土封王,他的故事里,藏着每个普通人对逆袭的渴望。那道胯下的耻辱,不再是懦弱的象征,而成了“能屈能伸”的注脚;那句“多多益善”,不再是狂妄的宣言,而成了自信的标杆。

唐代诗人刘禹锡路过淮阴时,写下《韩信庙》:“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这声叹息,道尽了功高震主的悲哀。可即便如此,千百年间,依旧有人效仿他的兵法,仰慕他的才华,因为他证明了——出身卑微者,亦能凭智慧与勇气,搅动天下风云。

如今,淮阴的韩侯祠里,香火依旧。祠堂的墙上,刻着他当年为母亲选的坟地——那块能容万户的高坡,早已长满青草。游客们驻足凝视,看着那个佩剑的雕像,总会想起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韩信的价值,或许不在于他是否善终,而在于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才”。那是一种洞察人心的智慧,一种驾驭全局的魄力,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这种才华,如同他当年背水列阵时的河水,历经千年冲刷,依旧在历史的河床里,激荡出不朽的声响。

未央宫的钟室早已湮没在尘埃里,可“兵仙”的传说,还在世间流传。当人们谈论起用兵如神,总会想起那个从淮阴街头走出的少年——他钻过别人的胯下,却站上了时代的巅峰;他死于阴谋诡计,却活成了永恒的传奇。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