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回到平城,彻夜不息,和文武大臣商谈对敌之策。
现在的情况很复杂,如果刘义隆北伐,他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且他还有种莫名的冲动,不想坐待南军,而是要主动出击,打刘义隆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要想和江南开战,必得先废柔然。
朝臣也是争吵不断,征讨柔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对方总能金蝉脱壳,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崔浩道:“是否南下,暂且不论,单单说这柔然,这么多年,始终不灭,除了他们有强大的骑兵兵团以外,和西域数国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众人都看着他,不知他此话何意,怎么又扯到西域身上去了?
“西域各国和柔然周边接壤,肯定是打不过柔然的,所以被迫附属。可是也不能看表面,就如高昌、焉耆、鄯善、龟兹、姑墨等国,看上去是被柔然所迫,实际不然,他们也有主动联络之意,其实就是潜在的同盟者,为的是共同抵抗咱们大魏。
因为这个原因,西域诸国每次都给柔然提供了大量支持,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才使得每次柔然屡次受挫,很快就可恢复过来。
而且他们联合在一起,控制了草原丝绸之路和绿洲丝绸之路的许多节点,也影响了咱们的通商贸易,所以陛下,这次想要打残柔然,必先剪掉其羽翼,率先收复西域!”
众人觉得振聋发聩,拉扯的有点远,拓跋焘却微微一笑,道:“正合朕意!”
于是拓跋焘派大将万度归西征鄯善国。
万度归率领精骑五千,闪电战进入鄯善国。一改往日烧杀抢掠的邪恶做法,即使看到鄯善百姓,布满田野,正在耕种放牧,也秋毫无犯。
鄯善的将士和百姓开始也是惊恐万状,后来看到北魏如此军纪严明,内心深受感动。
万度归的意思很明确,只要鄯善王你自愿投降,称臣纳贡,那么咱们有事好商量!
真达一琢磨,打肯定是打不过,还闹得百姓跟着遭殃,于是自动出城迎降。
拓跋焘替换了真达,指派韩拔为鄯善王,像北魏内地一样,实行郡县制治理,收取赋税,经历了600余年的西域鄯善国,至此灭亡。
成周公万度归,继续西进,大败焉耆国,国王鸠尸卑那,逃奔龟兹。
拓跋焘下诏,各路兵马与万度归会师,继续向西域内部纵深!
将军唐和会师之后,为先锋开路,居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愣是劝降了西域柳驴等六个城池!也真是个能人!
最后一个目标是波居罗城,也没费太大的事,城池到手,国主被俘。
至此和柔然联系密切的西域小国被拓跋焘大体荡平。
公元448年八月份,拓跋焘正准备集中力量对柔然下手时,西域深处又来人了。
西域有个般悦国,本来离平城万之遥,还得再加个几千里,不在这次北魏讨伐的范围内,没想到突然远山隔水遣使诣魏。
拓跋焘很是诧异,安排接见,来使拿出国书呈给拓跋焘,原来是柔然给人欺负翻脸了,般悦国王烦恼不堪,所以派使来魏,主动臣服,并请求与北魏联合,南北出兵,夹击柔然!
拓跋焘虽然脸上没多大表示,心里却乐开了花,这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扫灭计划,这次也一并清晰起来!柔然后路没了!
于是魏主拓跋焘大大方方应下,并且中外戒严,准备出兵。
公元448年年底,准备就绪的魏主拓跋焘带领太子拓跋晃一同离开平城,讨伐柔然,是该让太子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了。
魏军赶到受降城,却没发现柔然一兵一卒,柔然又跑掉了,拓跋焘只好将粮食囤积受降城内,派兵戍边。
这受降城可是大有来历,原来是汉武帝年间,天气骤变,匈奴遇大雪,牲畜大多冻饿而死,匈奴各部惶恐不安,那时的匈奴左大都尉杀单于降汉朝,遣使请求派兵接应。
汉武帝遣公孙敖于塞外漠北草原地带,筑受降城,接应左大都尉,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为敌人而建的受降城!
拓跋焘站在城上,望着无边大漠感慨良多,那沙白得像雪一样,满地细碎月光好像秋霜。
原来这也是拓跋部的发源地,因为五胡混战,突入中原,原来的家乡已经变成了他乡………
公元449春正月,征战在外的拓跋焘,在漠南犒劳众位大臣,鼓舞各军士气,他决定再次讨伐柔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也许现在看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其实不然,塞外苦寒,又根本看不到敌人,这样数月在外奔波,难免手下会有不同声音,不理解者比比皆是。
但是作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拓跋焘却知道坚持的必要性,打柔然虽然艰难,可是如果不打透了,万一刘宋来袭,艰难的就是拓跋焘了,所以他才跟上了发条一样!他要把深入漠北,分进合击的战策进行到底。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的,理解不了不用理解,执行就完了。
很快拓跋焘再次发兵,依然是兵分三路,东路军是高凉王拓跋那,略阳王拓跋羯儿率兵西路挺进。
拓跋焘和太子拓跋晃居中,率军穿过涿邪山,快速行军,一走就是几千里。
柔然国这回又换了国王,吴提已经死去,新的继承人为处罗可汗,吓得废废的,下令逃跑,跑得越远越好!
拓跋焘再一次无功而返,但是这口气绝对不能松,他明白柔然就像一只藏在阴影当中的饿狼,龟缩身形,藏起利爪,不是害怕,而是呲着獠牙,在等待时机罢了!
到了九月份,粮草补充完毕,战马膘肥体壮,拓跋焘再次出兵,不把柔然骨头打散了,他绝不罢休,这也是他对于柔然了解至深,对阵快三十年,真可谓互相知根知底!
这回柔然处罗可汗也来了脾气,没完了是吧?我都躲几回了?不就是打架吗?这回不跑了!打!欺负人欺负到家了!
这也正是拓跋焘想要的!
处罗可汗悉发国内精兵,决定对准东路军,予以歼灭,余下俩路自然退兵,于是拓跋那团团围住,内外数十重。
拓跋那也挺意外,不是每次都跑吗?这次怎么不跑呢?开始有点不适应,被打得有点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