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当真!”森田武藏拍了拍桌子,语气肯定,“我在江南有朋友,他亲眼看到汪家跟其他世家秘密聚会,还说要断了漕运,逼朝廷取消新政。
你们想啊,世家手里有钱有粮,还有人脉,朝廷要是顶不住,新政一垮,咱们这些商户,还不是任人宰割?”
商户们都慌了,纷纷议论起来:“那怎么办?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要不,咱们也跟世家合作?至少能保住生意。”
森田武藏见目的达到了,心里暗暗得意,却装作担忧的样子说:“各位老板也别太慌,若是真到了那一步,我东瀛可以帮你们。
我幕府大人说了,愿意跟大明的中小商户合作,给你们提供倭刀、漆器,还能帮你们把货物运到东瀛,赚的银子,咱们平分。
只要你们跟我合作,就算世家反扑,你们也能保住生意。”
王老板犹豫了一下,说:“跟东瀛合作,会不会被朝廷查?毕竟朝廷对倭寇管得严。”
“放心!”森田武藏笑着说,“咱们私下里合作,我会让手下人伪装成大明商户,绝不会被朝廷发现。
而且,我只是帮你们运货、提供货物,又不做违法的事,朝廷就算知道了,也不能说什么。”
商户们被说动了,纷纷表示愿意跟森田武藏合作。森田武藏看着他们的样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要的,就是让这些商户猜忌朝廷、投靠东瀛,慢慢在大明商户间种下分裂的种子,
等时机成熟,再配合倭寇上岸作乱,掌控登州港的商贸,为室町幕府谋取利益。
几日后,朝鲜使臣捧着厚礼,来到了大明的朝堂之上。使臣跪在殿中,
言辞恳切:“启禀大明皇帝陛下,我有明朝鲜国王听闻大明推行新政,百姓安居乐业,深感欣慰。
我王愿为大明新政效力,特请陛下开放义州、釜山的边境互市,让朝鲜商户与大明商户自由通商,共享商贸繁荣,还望陛下恩准!”
朝堂之上,群臣立刻争论起来。户部尚书上前一步,躬身说:“陛下,开放边境互市,好处多多。
朝鲜能给大明提供高丽参、桑黄,大明能给朝鲜提供棉布、粮食,不仅能增加国库税银,还能解新政推行中的财政压力,臣以为,应当准奏!”
“不可!”刑部侍郎立刻反驳,“陛下,朝鲜此举,看似是为了通商,实则是想趁大明世家失势,掌控边境商贸!
臣听闻,朝鲜商人已在辽东马市,以高价收购棉布,还与中小商户签订长期契约,若是再开放互市,
朝鲜的势力定会渗透到大明内地,日后必成尾大不掉之势,臣以为,万万不可准奏!”
群臣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朱棣坐在龙椅上,咳嗽了几声,脸色有些苍白,却依旧目光锐利地看着殿下的群臣,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朱允炆,轻声说:“允炆,你怎么看?”
朱允炆上前一步,躬身说:“皇叔,儿臣以为,开放互市可以,但不能全开放,也不能无限制开放。
可以先开放义州一处互市,派锦衣卫和户部官员前去监管,严查朝鲜商户的货物,禁止他们与中小商户私下签订长期契约;
另外,互市的税银,要提高两成,既保证国库收入,也能遏制朝鲜的渗透。
至于东瀛,登州港的‘和泉商会’形迹可疑,儿臣已让人去查,若真是东瀛浪人伪装,定要严惩不贷!”
朱棣点了点头,满意地说:“好!就按你说的办。传旨,准朝鲜开放义州互市,派锦衣卫校尉和户部主事各一人,前往监管;
登州府即刻彻查‘和泉商会’,若有东瀛浪人作乱,一律抓捕,押解进京审问!”
“遵旨!”群臣齐声应下。
而此时的南京秦淮河畔,金明镐正与刘老板签订契约。
刘家港的夜,比往常更显静谧。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拂过码头上一排排伪装完毕的战船,帆布制成的蓝色罩子随浪轻轻起伏。
若不凑近细看,谁也想不到那看似普通的“货船”之下,竟藏着能轰穿船板的神威大将军炮。
朱杰披着一身玄色软甲,腰间别着朱允炆赐的“八盒神排”——
三十把王八盒子分装在三个木匣里,匣身刻着“破倭”二字,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像握着满朝百姓的期待。
他沿着码头缓缓走,每经过一艘战船,都要停下脚步,伸手摸一摸船舷上的伪装帆布,再俯身听听舱内士兵的动静。
“将军,都按您的吩咐,火绳枪兵分三队藏在甲板货箱后,每队五十人,轮班值守,保证随时能列队等您下令了。”
朱杰点头,翻开名册扫了一眼——上面记着每艘战船的士兵人数、武器配备,甚至连伙夫的姓名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指着名册上“三号战船”的位置,问道:“这艘船的炮手,都是从火器局调过来的?有没有试过实弹射击?”
“回将军,都是火器局的老手!”校尉赶紧说,“前几日实弹演练,三号船的炮手三发炮弹就击中了十里外的靶船,准头没得说。
而且他们还琢磨出了‘梯次炮击’的法子,三艘船一组,轮流开炮,能保证火力不中断,就算倭寇想靠船近战,也近不了身。”
朱杰眼里闪过一丝赞许,又问道:“‘八盒神排’的士兵,操练得怎么样了?这玩意儿操作简单,但要做到‘枪枪命中’,可不能马虎。”
提到“八盒神排”,校尉的语气更显兴奋:“将军放心!那三十个士兵,都是从卫所里挑出来的神射手,练了半月,如今五十步内打靶,几乎弹无虚发。
他们还编了个‘三排轮换’的法子,第一排射击,第二排装弹,第三排待命,比火绳枪的三段击还快,要是倭寇登船,保管他们刚露个头,就被打成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