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十年的春分,大周翰林院典籍库腾起一阵清冽的松烟香。青袍女官们纷纷驻足,望向廊下并肩而行的两道身影——左边那位执朱笔的一举一动皆充满灵气,右边捧墨砚的举手投足间尽是大家闺秀的沉稳,正是名动天下的松涛双璧。
林待诏。抄录的小吏恭敬递上奏章,工部请示《万里河山图》修缮用料。
林曦棠朱笔微顿,卷轴末端露出半角靛蓝——那是她和阿木妹妹新研制的天青矿彩,用王家庄银矿伴生的特殊石料制成。十年过去,当初蜷缩在破庙的孩子,如今已是她的得力助手。
按旧例,松烟二两,蟾砂......
且慢。林曦瑶突然按住妹妹手腕,从袖中取出个青瓷小瓶,加三钱见血青汁液。
小吏愕然:这......
前朝画师用此法防蠹。她指尖轻点奏章某处,工部侍郎赵廷轩没告诉你?
听到这名字,林曦棠险些笑出声。赵家倒台后,赵廷轩竟靠举报三皇子余党混了个闲职,如今最怕的就是她们姐妹翻旧账。
待小吏退下,林曦瑶忽然压低声音:太子午后召见,是为北疆战图。
林曦棠会意。自三皇子伏诛,北疆节度使便蠢蠢欲动。太子此番,是要借丹青之术行攻心之计——就像当年她们用《天火》点燃朝野舆论。
宫城东北角的观星台上,太子已候多时。
十年光阴让当年温润的青年眼角添了纹路,但腰间青玉令依旧熠熠生辉。他展开北疆舆图时,林曦棠注意到他右手缺了小指——据说是三皇子最后反扑时伤的。
北疆军中流传一种神女图太子指尖划过边境线,说是得见此图者,可获天火庇佑。
林曦瑶挑眉:殿下的意思是......
朕要更好的。太子忽然换了自称,三日后春祭,北疆使团会看到真正的天火降世
姐妹俩对视一眼,同时想起那个雪夜。如今太子要的,是让北疆军民相信天火站在朝廷这边!
回程马车里,林曦棠展开太子给的密卷。所谓神女图竟是幅粗糙的炭笔画:女子立于火中,眉眼赫然是阿木妹妹的模样!
难怪急着召见。林曦瑶冷笑,北疆人把当年破庙里的孩子奉为圣女了。
车帘忽被风吹起,街边茶肆里传出说书人响亮的嗓门:话说承平元年那场时疫,多亏林家双姝发现见血青......
林曦棠望着熙攘的街市,胡饼张的摊位前依旧排着长队,只是揉面的换成了他儿子。西市尽头新建的慈幼局门口,几个孩子在玩跳格子,衣袍虽旧却整洁。
她忽然有了主意。
春祭当日的天坛,北疆使团被安排在最近处。
当祭火升到三丈高时,林曦棠挥袖泼出一把金粉。火光中骤然浮现巨幅画卷——竟是动态的《天火》新卷!火中女子轻舒广袖,洒落的火星化作无数药杵、银针,最后聚成十二个大字:
【天火佑善 皇恩泽被】
使团首领手中的铜杯落地。他们认出来了,这分明是北疆传说中药王圣女的显圣!
那是......首领声音发颤。
十年前被林家所救的疫民。太子微笑,如今在慈幼局教孩子们认药草。
一场可能的边患,就这样消弭于无形。退朝时,林曦瑶在宫门拦住赵廷轩:赵大人可知见血青还有个名字?
不待回答,她已拂袖而去。林曦棠后来在典籍中找到答案——那种银矿伴生蕨类,古书上称作帝王蕨。
盛夏的松涛阁比别处凉爽。
林曦棠正在指点几个小女孩调墨,忽听窗外鹤唳——云山先生云游归来了。老人风尘仆仆,却带回个惊人消息:前朝陵寝中的《万里河山图》摹本,暗藏着通往海外仙山的航线!
为师时日无多。他取出只玄铁匣,松烟墨魂的炼制法,今日传给你们。
林曦瑶接过匣子时,发现底部刻着细小的字——竟是母亲的手笔!原来当年王氏卧底三皇子府,真正要找的是这个。
还有一事。先生看向林曦棠,你救的那个小丫头,身上流着前朝皇室血统。
阿木妹妹的真实身份,竟是前朝流落民间的末代公主!难怪北疆人会将她奉为圣女。
秋叶落时,云山先生安然仙逝。葬礼那日,太子亲临扶灵,而阿木妹妹——现在该称她李昭——在坟前种下一株见血青。
先生早知道对不对?林曦棠摩挲着青玉令,从破庙相遇那刻起......
重要吗?林曦瑶将玄铁匣放入墓穴,他教会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在规矩里破局。姐妹俩异口同声。
承平三十年,林曦棠的鬓角已染霜雪。
她正在慈幼局后院教孩子们画字,忽听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二姐姐又来催她试新调的鹤顶红颜料——这十年林曦瑶痴迷研制无毒朱砂,说是要弥补当年《天火》里太多血色。
姑姑!一个小女孩举着画跑来,我画的对不对?
宣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却透着勃勃生气。林曦棠笑着摸摸她的头:很好,只是缺了......
缺截草绳。林曦瑶自然地接过笔,在画角添了道弧线,这样就连起来了。
就像三十年前她们共同完成《天火》,就像这些年无数个并肩而行的日子。廊下风铃轻响,送来远处松涛的韵律。
林曦棠忽然觉得,这大概就是先生说的情势相融——她们在命运洪流中辟出的那条航道,终究通向了比想象更辽阔的天地。
---
永和十二年冬,一代丹青宗师林曦棠于松涛阁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九岁,一生未嫁。按其遗愿,骨灰混入特制松烟墨,制成曦棠墨十二锭。皇帝亲题墨魂长存四字,分赐翰林院、慈幼局及天下女子书院。
林曦瑶晚年隐居王家庄旧址,将银矿改造成颜料工坊,培养出大周第一批女矿师。她九十三岁寿终时,手中还握着半截草绳——那是破庙孩子当年编给她的。
后世称这对姐妹为松烟二圣,其创立的势骨画派打破丹青界千年陈规。而那只曾被林曦棠珍藏的破碗,如今陈列在丹青院正殿,碗底焦痕清晰如初,仿佛还能照见那个雪夜递来的百年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