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进入1647年七月,距离平定陈邦傅已过去一个多月。

朱由榔在广西推行的那一套——酷烈清丈、血腥抄家、倾力建军、以及打破常规重用秦良玉、焦琏等实干派——再也无法被局限于桂林一隅。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伴随着商旅、难民和细作的脚步,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各方势力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北京,多尔衮的案头摆上了关于朱由榔的最新密报。

此前,建奴高层对这位在南方仓促登基的“永历”皇帝并未过于重视。

视其为又一个懦弱无能、被军阀裹挟的朱明宗室。

然而,这份密报让他和麾下的谋臣们不得不重新评估。

“竟有此事?”

多尔衮的手指敲打着报告上关于抄没千万两白银、大规模征兵的数据,眼神锐利。

“这个朱由榔,手段酷烈,行事果决,颇有些……朱元璋早年的影子。”

他沉吟片刻,对下方的范文程、多铎等人说道:

“此人若真让他在广西站稳脚跟,练成新军,再与云南的孙可望、四川的张献忠余部勾结起来,必成我心腹大患!

看来,对南明的方略,需稍作调整了。

这个朱由榔,必须尽早除掉,不能给他成长的时间。”

清廷对永历政权的重视程度,瞬间提高了数个等级,从“癣疥之疾”提升到了“需要认真对待的对手”。

湖广的何腾蛟,接到来自广西的详细情报后,心情极为复杂。

他确实忠于大明,但也深知乱世中兵权即是立身之本。

朱由榔在广西的所作所为,让他感到了强烈的威胁。

“清丈田亩,抄家夺产……陛下这是要效仿武侯、王荆公,行霹雳手段啊。”

何腾蛟在幕僚面前叹息,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只是,这般手段,太过酷烈,恐失士林之心。而且……”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朱由榔如此强势地收回资源、重建直属于皇帝的军队,意味着皇帝和朝廷的权威强化。

这对于他这样手握重兵、在地方上有较大自主权的督师、总督而言,绝非好消息。

何腾蛟担心有朝一日,皇帝的“新政”会推行到他的地盘上,剥夺他的权力和财源。

“诸位,日后行事谨慎一些,约束好各自部下。”

何腾蛟轻叹一声,神情颇有些落寞。

同样在湖广,与何腾蛟某种程度上形成制衡的堵胤锡,一直致力于联合农民军抗清,他得知后更是老泪纵横:

“苍天有眼!陛下得祖宗刚毅之风!若能以广西为基,练就强兵,再妥善联络西营,则中兴大业,庶几有望!

老夫便是肝脑涂地,也要为陛下稳住这湖广前线!”

他看到了朝廷重心转移、实力增强后,他联合抗清策略成功的更大可能性。

厦门水师大营

朱成功手持邸报,激动得手指微微发颤。

他面向麾下诸将,声如洪钟:

“诸君!陛下在广西重振朝纲,这才是我大明天子该有的气魄!”

他拔出佩剑,直指北方:“传令各镇,加紧操练。待陛下新军练成之日,便是我等自海路北伐,共复南京之时!”

部将施琅疑惑道:“大将军,朝廷既有余力练兵,为何不先支援我东南战线?”

朱成功正色道:“明俨此言差矣!陛下此举,正是要重树朝廷威信。我等身为臣子,岂可心存怨望?传我军令,即刻筹备战船粮草,待陛下号令一出,即刻发兵!”

广东。

陈子壮与陈邦彦对坐弈棋,脸上却难掩喜色。

陈子壮落下一子,笑道:“陛下此举,大快人心!那些蠹虫早就该清剿了。”

陈邦彦会意一笑:“不错。有了广西的钱粮支撑,我等在广东也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只是...”

他压低声音,“何腾蛟那边,恐怕不会乐见其成。”

陈子壮冷哼一声:“他若忠心为国,自当效仿陛下整顿军政。若存私心...”

他重重拍下一子,“你我更要为陛下守好这广东门户!”

朱由榔这半年来在桂林的动作,标志着永历政权开始从一个被动逃亡、仰人鼻息的流亡政府。

向着一个拥有独立意志、试图主动掌控命运的战时政权艰难转型。

而朱由榔的个人形象,也从“懦弱流亡之君”迅速向“中兴雄主”与“酷烈暴君”的矛盾结合体转变。

天下的局势,因为桂林的这番动静,变得更加波诡云谲。

七月的桂林,日头毒得能晒掉人一层皮。

皇庄实验田里,热浪扭曲了空气,连知了都有气无力。

朱由榔摒退了大部分仪仗,只带着少数贴身侍卫,悄然出现在实验田边。

他穿着一身再寻常不过的玄色棉布直身,若非那与生俱来的雍容气度与过于白皙的肤色,几乎要与这田垄景象融为一体。

早已得到消息的户部郎中王怀朴,正带着几个人在田里忙碌。

听闻圣驾已至,他急忙从一片半人高的玉米地里钻出来,甚至来不及拍打干净官袍上的草屑与泥痕,便快步上前,深深一揖到底:

“臣王怀朴,恭迎陛下圣驾!”

抬起头时,朱由榔才看清这位郎中的模样。

不过三十五六的年纪,面容却已被岭南的烈日与风雨侵蚀得颇为沧桑,肤色是长期户外劳作的古铜色,脸颊甚至有些脱皮。

他那身浅绯色的官袍,下摆和袖口处沾满了深一块浅一块的泥渍,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鲜亮。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手,指节粗大,掌心布满了新旧交叠的厚茧和几道细小的划痕,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泥土——这绝非一个养尊处优的京官该有的手。

“平身。”朱由榔虚扶一下,目光越过他,投向那片生机勃勃又秩序井然的田地,“王卿,看来你这‘总管’,做得比老农还像老农了。”

王怀朴直起身,露出一抹带着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笑容:“陛下谬赞。臣既领此命,不敢不躬耕于野,以求真知。”

他侧身,引荐身后的三人,“陛下,这三位便是臣倚重的臂膀,皆是此地经验最丰的老把式。”

站在最前面的是个矮壮敦实的老农,名叫陈石头,约莫五十上下,一张国字脸被晒得黑里透红,皱纹如同田里的沟壑。

他穿着打补丁的粗布短褂,赤着一双大脚板,稳稳扎在泥地里。

见皇帝目光扫来,他有些拘谨地搓着手,讷讷地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憨厚地笑着。

王怀朴介绍道:“陛下,陈老丈是侍弄洋芋的好手。别看他话少,一双手却有灵气,哪种土质适合,何时下种,水肥如何,他瞧一眼秧苗便知八九。”

朱由榔看向陈石头,和声问道:“陈老丈,如今这洋芋长得如何?”

听到熟悉的农事,陈石头眼睛一亮,拘谨顿消。

他引着朱由榔走到土豆田边,蹲下身,不用工具,只用那粗壮的手指,极轻柔地拨开一株根部的泥土,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很快,几颗刚刚膨大、仅有拇指大小、沾着湿润泥土的嫩黄薯块显露出来。

“皇上您看,”

陈石头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却异常认真。

“这时候,秧子差不多长足啦,力气得往地底下使。水要够,但不能多,多了烂根;肥要足,但不能猛,猛了光长秧子不结薯。”

他指着那细小的块茎,如同看着自己孩童,“这时候伺候好了,秋后才能结出实在货。”

朱由榔仔细观察,微微颔首,对王怀朴道:“此等经验,皆是心血所聚,务必详载。”

陈石头听到皇帝肯定,黑红的脸上绽放出光彩,用力点头。

接着是一位精瘦干练的老者,名叫李阿葵,来自广东。

他比陈石头显得活络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未语先带三分笑。

“草民李阿葵,叩见皇上。”

他行礼的动作略显生疏,但语气恭敬。

王怀朴笑道:“陛下,李老丈是‘藤蔓王’,甘薯经他手调理,藤蔓听话,块根扎实。”

来到甘薯田,面对那铺天盖地的绿蔓,李阿葵如鱼得水。

他赤脚踩入垄沟,动作敏捷得像只猴子。

只见他双手在藤蔓间穿梭,精准地找到节点,向上轻轻一提,伴随细微的“噼啪”声,一些正准备扎入泥土的白色不定根应声而断。

“皇上,您别看这藤蔓长得欢实,不管它,它就‘心野’啦,到处生根,把精气神都分散了。”

李阿葵一边演示,一边用生动的语言解释,“得像这样,时不时‘提个醒’,告诉它,力气得往主根那块使!这样下面的薯块才能长得又大又甜!”

他动作流畅,带着一种韵律感,显然对此道浸淫极深。

朱由榔饶有兴致地看着,问道:“此法需行几次?可会伤及藤蔓?”

李阿葵见皇帝问得细致,更是抖擞精神:“回皇上,一点不伤!隔个十来天,看长势和雨水,就得提一次,直到天凉下来,薯块基本定型才算完!这里头时机最重要!”

他甚至还夹杂了一句生硬的广府官话,引得朱由榔微微莞尔。

最后一位老农张满仓,负责玉米。

他年纪似乎最大,背有些微驼,眉头总是习惯性地蹙着,仿佛有操不完的心。

他话不多,但眼神里透着庄稼人特有的谨慎和忧虑。

“草民张满仓,给皇上请安。”

王怀朴低声道:“张老丈侍弄玉米是一绝,就是性子谨慎,总怕哪里出纰漏。”

站在玉米田边,看着那抽出的雄穗和即将吐丝的子房,张满仓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皇上,眼下看着是好,可接下来这几天才是要命关头。授粉!就靠这几天!要是没风,或者下场雨,花粉散不出去,这棒子就得秃顶、缺粒,一亩地少收好多粮食啊!”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真实的焦虑。

朱由榔能感受到这份对收成的深切关怀,温言道:

“天时虽难测,但人力或可弥补。朕思或可以轻柔之物拂动雄穗,助其散粉;或可设法收集花粉,人工授于花丝。张老丈以为如何?”

张满仓愣了一下,仔细琢磨着皇帝的话,那双因常年劳作而有些浑浊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皇上……您这法子……听着在理啊!咱们……咱们可以试试用鸡毛掸子轻轻扫,或者用薄布兜着花粉……”

他越说越兴奋,脸上的忧色被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取代,“对!试试!总比干等着强!”

王怀朴适时接口:“陛下,臣等即刻便依此思路,与张老丈一同商议具体办法,尽快试行。”

朱由榔看着眼前这三位身怀绝技、性格迥异的老农,以及身边这位皮肤黝黑、躬身力行的督粮总管,心中感慨。

他沉声道:“王卿,还有陈老丈、李老丈、张老丈,尔等在此风沐雨,实心任事,朕心甚慰。尔等所务,非止眼前青苗,实乃大明未来之粮仓,中兴之基石。”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凝重而充满力量:“朕将这种子之事,社稷之望,托付于尔等了。”

“臣,草民定当竭尽心力,不负陛下重托!”

周文柏与三位老农齐声应道,声音在闷热的田野里显得格外坚定。

朱由榔转身离去后,田埂上,王怀朴用力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油光,对三位老农笑道:

“三位老哥,都听见了?咱们这把老骨头,可得再挤出几两油来!陈老哥,你那水肥记录再细些;李老哥,提蔓的时辰掐准了;张老哥,咱们这就去琢磨那授粉的家伙事!”

三位老农轰然应诺,陈石头憨厚地咧嘴笑,李阿葵摩拳擦掌,连一向愁眉不展的张满仓,腰杆似乎都挺直了几分,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干劲。

这片实验田,因这些实干之人,而真正充满了扎实的希望。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