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在明瑶离开上海的两个多月之后,许安静静的站在主卧,手中紧紧握着一个信封。
这个信封是明瑶当时交给他的,一直被他小心翼翼的保存着,上周就到了两个月的打开时间,可他一直没有勇气去打开。
今天,许安终于下定决心,他轻轻撕开了信封的封口。
信封里装着两样东西——汇丰银行的存单和一封信。
许安首先打开了信,信纸上的字迹清秀而工整,那是明瑶的笔迹。
明瑶在信中告诉许安,希望他在空闲时间,前往杭州的一处宅院,房产证写的是许安的名字,是明瑶麻烦他的谢礼,房产随他处置。
宅院书房里,有明瑶为两个孩子准备的生辰礼和寄语,这些礼物和寄语,明瑶一直准备到了十八岁,委托许安转交。
此外,书桌上有个木匣,木匣里面有十五封信,许安不知道这些信是给谁的,只知道信送到明公馆。
今年的八月份将是第一次送信的时间。明瑶麻烦许安每年送三次,间隔四个月,连续五年。
许安默默读完了信,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随后,他拿起了那张存折,上面的金额让他有些惊讶,显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明瑶在信中告诉许安,这是自己给他的谢礼,希望他不要觉得俗气。
许安明白,这笔钱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回报,而是明瑶对他的一种认可和感激。他想好好用这笔钱,就像明瑶那样,救助被战争波及的苦难民众。
许安将信和存折重新放回信封里,小心翼翼的收好。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托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抵达杭州那处宅院时,许安就被古朴典雅的建筑所吸引。
走进书房,许安看到整齐排列着给孩子们的生辰礼。抚摸着那些礼物,他能感受到明瑶的用心。
坐在书桌前面,看着桌子上的木匣,许安心里泛起阵阵不安,不知道此生他还能见到明瑶吗!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便到了八月份送信的日子。
上海法租界明瑶设立的慈幼院,伪装后的许安将目光落在了一个孤儿身上,他走上前去,轻声询问对方要不要帮他跑个腿,他会支付报酬的。
孤儿跟着来到酒店,许安先给他洗了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又给他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清淡饭菜。
待他吃饱喝足、休息好后,许安估算着政府人员下班的时间,然后带着他前往明公馆。
到了明公馆附近,许安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身观察着,等看到这个孩子把信成功送到明楼手里后,他想自己总算没有辜负明瑶的委托。
许安送他回去时,给慈幼院捐了一大笔,并且资助他去学院接受教育。
明楼被拦下时,瞥了一眼信封上面的笔迹,一看就知道是明瑶写的,没有丝毫犹豫的收下了。
来到书房,明楼打开信封发现里面有三张信,分别是给他、明诚以及孟云舒的。
明楼随即把给明诚的信递给他。
此时,明楼觉得是时候和明台正式会面了,同时把明瑶的信让明台转交给孟云舒。
明台和明楼接头回来后,脑子都有些发懵,他是去和以后的地下党上线会面的,怎么会是大哥?
在明楼那里,明台不仅知道了“死间”计划的全过程,而且还知道了他和云舒出了军校后执行的所有任务的暗中隐情。
孟云舒已经从明台那得知了全部,她独自坐在房间里,轻轻抚摸着明瑶写给她的信,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
孟云舒怎么也想不到,姐姐为她所做的事情,比她以为的还要多得多。
“姐姐,我好想你……”
孟云舒喃喃自语道,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着。
五年间,明楼和明诚对明瑶的信都没有起疑。
直到1945年八月初,对方告诉他们这是最后一封信了,顿时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迟迟不敢打开信!
在此之前的信中,明瑶除了给两人报平安之外,还按照她在后世了解到的抗日历史,把华北、豫北以及晋南地区发生的战役添加其中。
明楼和明诚都知道明瑶是去了战区医院,当然是得跟着军队参加战役,所以对她报平安的信件一点都没有怀疑。
明楼凝视着书桌上的那封信,却迟迟没有勇气去打开。旁边的明诚静静的注视着信封,同样感到不安和恐慌。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突然,明楼想起每年孩子们生日的时候,许安都会特意前往杭州,替明瑶给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
这让明楼心中一动,许安会不会知道明瑶在哪里,明楼连忙带着明诚一起去找许安。
当两人来到许安的住处时,许安见到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仿佛他早已预料到他们会来。
明楼和明诚对视一眼,心中的疑虑愈发加深。
许安没等两人开口,就告诉他们五年间的信都是明瑶一次性准备好的,委托他送给明公馆的。
随后许安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条,这张纸条就在木匣里,最后一封信的下面,上面的字迹娟秀而工整,显然是明瑶的笔迹。
两人接过来,发现纸条上写道——
许安
信寄完了吧!
我的委托结束了,这五年麻烦你了!
当明楼和明诚来找你时,请帮我把以后给孩子们的生辰礼转交给他们!
愿你以后平安顺遂,一生无忧!
明楼和明诚小心翼翼的把礼物放在车上,临走之际,告诉许安,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可以联系他们!
书房的信依旧没有打开,仿佛只要不打开,就不用面对现实。
8月14日,日本政府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投降。
抗战胜利了,明楼和明诚终于可以去寻找明瑶了!
从组织那里得知,明瑶当时去战区医院除了救死扶伤外,还因为她被查出只剩下两年的寿命。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他们惊愕不已。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要找到明瑶,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明楼和明诚开始在各个战区医院之间辗转奔波,然而,每一次的寻找都以失望告终,但他们依旧没有放弃。
就在两人以为这次的寻找又要无功而返时,张医生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显然对方刚刚结束救治工作,看起来特别疲惫。
张医生的眼神中充满愧疚,他走到两人面前,郑重的说道,“对不起!明医生是给我挡弹片才牺牲的!”
明楼摇摇头,表示这不怪他,想必明瑶在有限的生命里救下他时,肯定也感到很高兴吧!
张医生双目含泪的点点头,随后从身上掏出一个木匣递给他们…
明楼颤抖着接过木匣打开,两人看着熟悉的玉吊坠和手链,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们再也无法欺骗自己,明瑶真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明公馆里,明诚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明瑶的音容笑貌,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手边是明瑶给他的最后一封信——
阿诚哥哥,原谅我的自私,我最后的愿望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个疼惜你的人来到你身边,知你冷暖,懂你悲欢,与你携手走过岁岁年年。
此时的明楼望着天上的月亮,回忆着与明瑶相处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画面都如同针一般刺痛他的心。
明楼看着明瑶的最后一封信——
明楼哥哥,抱歉不能陪你到老了。请允许我为了睿渊和睿霖自私一次,他们不能再没有父亲的陪伴了,对吧!
以明楼的政治能力,他深知国内接下来必然会掀起一场激烈的纷争。面对华国自家人的内部纷争,他决定带着明家和于家迁往香港。
明台和孟云舒接到消息不愿意离开,他们要为解放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明楼没有强求,只是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明家在香港本身就有根基,而明楼作为经济领域的佼佼者,凭借着他的能力很快把明家和于家发展壮大起来。
明诚一直陪在明楼身边,算是变相的完成了明瑶的愿望。
毕竟作为兄弟,明楼知他冷暖,懂他悲欢,两人一起走过岁岁年年!
明台和孟云舒两人当然也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能力,为国家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明家和于家即使身处香港,也始终如一为组织提供着重要的资金支持。
于睿渊和明睿霖作为于家和明家的掌权人,更是在香港解放的第一时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归祖国。
他们为祖国带来了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