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室那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凶险万分的交锋,如同在陈锋(陈野)脚下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缝隙。赵刚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和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警告,无疑表明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并且正在迅速生根发芽。他不再安全,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
返回休息室的路上,陈锋能清晰地感觉到暗处投来的目光,如同冰冷的针尖刺在背上。安保中心的气氛似乎也变得更加微妙,往日里偶尔还会有的几句闲谈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声的审视和距离感。他被孤立了,或者说,他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他必须争分夺秒。在赵刚找到确凿证据、或者自己因某个微小的失误而彻底暴露之前,拿到关键证据。
躺在狭窄的床上,陈锋的大脑飞速运转,排除着一个又一个方案。强行潜入书房?在赵刚高度戒备、监控无处不在的情况下,成功率无限接近于零,等同于自杀。接近郑守仁?且不说郑守仁身边时刻有赵刚或其他人护卫,就算有机会,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探查那个木盒?
唯一的突破口,似乎还是落在了那持续存在的异常信号上。既然无法直接接触实体,那么获取其传输的数据,就成了眼下最可行,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第二天,陈锋如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安保中心,参与轮值和训练。他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沉默和专注,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份内的工作中,对赵刚偶尔投来的审视目光报以坦然甚至略带困惑的回应,完美演绎着一个因被上级无故怀疑而感到些许委屈、但依旧恪尽职守的专业保镖形象。
他需要麻痹对手,争取最后的时间。
同时,他通过最高加密等级的死亡信号(一种只有在检测到生命体征消失或特定危机情况下才会自动触发的预设信息),向朱雀(百灵鸟)传递了一条极其简短的请求:
“需远程数据捕获支援。目标:顶层东侧书房,持续异常信号。风险极高,需绝对隐蔽。”
他无法详细说明情况,但相信朱雀能理解其中的紧迫性和危险性。
等待回应的每一分钟都如同煎熬。训练场上,他与队友进行对抗演练,动作狠辣精准,将内心的焦灼尽数转化为攻击的力量,引得对手暗自咋舌。巡逻途中,他目光锐利如鹰,不漏过任何一丝异常,仿佛要将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工作上,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赵刚冷眼旁观,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但这种沉默比直接的质问更让人不安。那是一种猎手在确认猎物完全进入陷阱前的耐心。
傍晚时分,陈锋在交接班后,被通知去装备处领取一批新的通讯器材进行测试和分发。在整理那堆设备时,他的指尖触碰到一个与其他耳麦外形无异、但重量微有差异的装置。他的心脏猛地一跳,面色却毫无变化,不动声色地将这个“特殊”的耳麦与其他设备混在一起,签收,离开。
回到分配给他的那个狭小但独立的临时休息间(这或许也是某种隔离观察),他反锁房门,迅速检查了这个耳麦。外观毫无破绽,但内部结构显然经过了改造,集成了一个极其微型的高灵敏度无线信号拦截与缓存模块,并且内置了某种非标准协议的加密发射器。模块处于休眠状态,需要特定方式的激活。
朱雀的支援到了!速度如此之快,手段如此隐蔽,显然总部也意识到了情况的极端危急。
如何激活并使用这个设备,成了下一个难题。它需要尽可能靠近信号源,且激活和数据传输过程本身也可能产生微弱的能量波动,在赵刚可能已经布下的严密监控下,风险极高。
就在陈锋苦苦思索行动方案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悄然降临。
深夜,正值陈锋轮值监控大厅的夜班。巨大的屏幕墙上,数百个画面安静地切换着,大部分区域都笼罩在夜晚的宁静之中。突然,代表顶层区域的一个核心监控画面闪烁了几下,变成了雪花点,同时控制台发出了轻微的警报声。
“怎么回事?”值班主管立刻问道。
技术员快速检查后汇报:“是顶层东侧走廊c7摄像头信号中断,疑似线路接触不良或设备临时故障。已通知维修班准备,但需要等到明天白天才能进行非紧急情况下的入内检修。”
顶层东侧走廊!那正是通往郑守仁书房区域的必经之路!c7摄像头恰好覆盖了书房门外的一片关键区域!
陈锋的心跳骤然加速。是巧合?还是……又一个陷阱?他立刻想起了“云顶苑”那场莫名其妙的警报。
值班主管皱了皱眉,显然有些犹豫。深夜时分,顶层区域是绝对的禁区,尤其是郑守仁不在大厦的情况下(郑守仁今晚并未留宿顶层),但一个核心监控探头的失效,也意味着存在一个短暂的安全盲区。
“主管,”陈锋忽然开口,语气平静而专业,“c7探头失效,虽然只是临时故障,但按照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临时增加该区域的巡逻频次?或者,由我上去进行一次快速的外部目视检查,确认走廊无异状即可?毕竟涉及核心区域,谨慎为上。”
他的提议合情合理,完全是从安保专业角度出发,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主动请缨,反而能最大限度地洗脱嫌疑——一个心里有鬼的人,通常会避免在这种敏感时刻靠近敏感区域。
值班主管看了陈锋一眼,又看了看屏幕上那片雪花点,沉吟了片刻。赵刚主管确实强调过要格外关注顶层区域的任何异常。
“可以。”主管最终点了点头,“陈野,你上去一趟,只进行走廊外部目视检查,确认无人员滞留、无异常情况即可,不得靠近任何房间门口,更不得触碰任何设施。五分钟内返回汇报。”
“明白!”陈锋立正领命,动作干净利落。
他整理了一下装备,特意将那个特制的耳麦戴好,然后乘坐专用电梯,直达顶层。
电梯门打开,顶层走廊一片寂静,只有应急灯散发着幽冷的光芒。那个失灵的c7摄像头就在前方不远处的墙角,镜头漆黑。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陈锋步伐沉稳,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空旷的走廊,严格按照指令进行目视检查。他的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着,每一个感官都提升到了极致。他知道,暗处一定还有其他的监控探头在运作,赵刚很可能正通过其他角度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慢慢走向书房所在的区域,在距离书房门约十米左右、一个看似是消防栓柜的位置停了下来。这个位置,恰好处于c7摄像头盲区的边缘,也是他根据之前探测和朱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的能够有效拦截信号的大致范围。
他停下脚步,假装仔细检查消防栓柜的外表,同时,右手看似随意地抬起来,调整了一下耳麦的位置。
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耳麦某个特定区域的瞬间,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无法感知的震动从耳麦内部传来——激活成功!微型拦截模块开始工作,贪婪地捕捉着空气中那无形的数据流。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陈锋维持着检查的姿态,额角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能感觉到,微型模块正在高速运转,缓存着数据。每多停留一秒,暴露的风险就增加一分!
五秒……十秒……
他眼角的余光警惕地注意着走廊两端和书房那扇紧闭的厚重木门。
突然,一阵极其轻微、但绝非幻听的“咔嚓”声,从书房门锁的方向传来!
有人要出来?!还是……里面的装置被触动了?
陈锋浑身的肌肉瞬间绷紧,几乎要立刻做出规避或防御动作。但他强行克制住了这种本能,硬生生地维持着检查消防栓的姿态,只是将头微微转向声音来源的方向,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警惕和疑惑表情。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数据争夺战,在这寂静的顶层走廊里,进入了最凶险、最关键的阶段。是及时撤离保全自身,还是冒险继续获取可能决定胜负的关键数据?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导向截然不同的结局。
那声轻微却清晰的“咔嚓”声,如同惊雷在陈锋(陈野)耳边炸响。浑身的肌肉纤维在千分之一秒内收缩到极致,肾上腺素的飙升让他的感官敏锐到极点。是书房门锁?还是内部某个精密机关被触发?
他的大脑在极限速度下运转。撤离?数据拦截尚未完成,功亏一篑。继续?门后未知的威胁可能瞬间将他吞噬。
赌!
紧张时刻,陈锋做出了决断。他没有后退,反而上前半步,更加贴近消防栓柜,右手依旧停留在耳麦上,仿佛在调整一个接触不良的设备,同时左手已经悄然按在了腰侧枪套附近,身体微侧,形成了一个既能应对前方突发状况,又能随时向后规避的攻防一体姿态。他的目光紧紧锁定书房门,脸上充满了符合当前情境的“警惕”与“疑惑”,仿佛一个尽职的保镖正在判断异常声响的来源和威胁等级。
时间仿佛被拉长。耳麦内部微型拦截模块的运转指示灯(仅他通过特殊角度可见)在疯狂闪烁,显示着数据流正以极高的速度被捕获、缓存。每一毫秒都宝贵如金。
书房门并没有被推开。
但那“咔嚓”声之后,门内似乎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类似精密仪器运转或硬盘读写的“嗡嗡”声,持续了约两三秒,随后归于沉寂。
是某种定时启动的装置?还是远程触发的自检程序?
陈锋无从判断,但他知道,自己必须立刻离开!刚才的声响和可能的能量波动,极有可能已经触动了其他警报系统或引起了监控后面赵刚的注意。
就在门内声音消失的瞬间,耳麦内的指示灯由疯狂的闪烁转为稳定的绿色微光——预设容量的数据缓存已满!
得手了!
陈锋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停止了对耳麦的“调整”,右手自然垂下。他最后扫了一眼依旧紧闭的书房门和那个失灵的c7摄像头,脸上露出一丝“未发现明显异常”的释然表情,转身,迈着沉稳而迅速的步伐向电梯口走去。
他的背影挺拔,步伐稳定,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后心处的衣物已经被冷汗浸透,紧贴皮肤。刚才那短短的几十秒,无异于在万丈深渊的钢丝上走了一个来回。
乘坐电梯下行,回到监控大厅。
“报告,顶层东侧走廊已完成目视检查,未发现人员滞留及其他异常情况。c7摄像头故障区域安全。”陈锋向值班主管汇报,语气平稳。
“很好。”值班主管点了点头,并未多问。
陈锋坐回自己的位置,目光落在监控屏幕上,看似专注,实则全部心神都系在耳朵里那个小小的装置上。数据已经获取,但如何将其安全传递出去,是下一个难题。这个特制耳麦显然不具备远程发射功能,它只是一个拦截和缓存装置,需要近距离接触特定的接收节点,或者……由他本人携带出去。
但赵刚的怀疑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任何不寻常的举动都可能招致彻底的搜查。这个耳麦,此刻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既宝贵又致命。
夜班在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结束。交接班时,陈锋注意到赵刚出现在了监控大厅,他似乎只是例行巡视,但目光在与陈锋交汇时,停留了那么零点几秒,带着一种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审视。
陈锋面色如常地完成交接,将装备(包括那个特制耳麦)交回装备处统一保管——这是规定,所有执勤装备不得带离安保中心。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举动,数据就在耳麦里,离开他的掌控,随时可能被检测出来。但他别无选择,强行保留只会立刻暴露。
他只能赌,赌这个耳麦的隐蔽性,赌总部设计的精妙,赌赵刚暂时还不会直接搜查所有装备。
回到休息室,陈锋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高度紧绷后的虚脱。他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顶层走廊的每一个细节,推演着各种可能。
上午,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陈野!紧急集合!”是赵刚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
陈锋心中一凛,瞬间清醒。暴露了?他深吸一口气,迅速整理好着装,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赵刚和另外两名神色冷峻的保镖。
“主管?”陈锋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
“所有昨晚夜班人员,立刻到装备处接受问询和检查。”赵刚的目光如同手术刀,刮过陈锋的脸,“昨晚顶层c7摄像头故障期间,监控记录到一些异常能量波动。为了排除内部安全隐患,需要对所有相关人员及其携带装备进行二次核查。”
果然来了!动作如此之快!
陈锋的心沉了下去,但脸上却配合地露出严肃和重视的表情:“明白!我积极配合检查。”
他跟在赵刚身后,走向装备处。大脑飞速思考着对策。耳麦还在装备处,一旦进行精细检测,里面的拦截模块和数据几乎不可能隐藏。怎么办?强行突围?那是下下之策,成功率几乎为零。
装备处内,气氛凝重。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对昨晚夜班人员交回的装备进行检测,包括通讯器、记录仪等。陈锋看到那个特制耳麦正混在一堆同类设备中,等待检测。
“昨晚你执勤时,除了标准装备,有没有携带任何私人电子设备?或者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赵刚开始例行问询,目光却死死锁定陈锋。
“没有,主管。所有装备都是按规定领取和使用的。在顶层检查时,除了那个失灵的摄像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陈锋回答得滴水不漏。
就在这时,一名技术人员拿着一个常规通讯器,皱眉道:“主管,这个设备好像有点问题,信号接收模块似乎有轻微干扰残留,需要进一步分析。”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那是另一名夜班保镖的设备。
赵刚的注意力也被短暂分散。
就在这一刹那!
装备处角落,一个负责给备用电池充电的智能充电柜,突然发出“噼啪”一声异响,紧接着冒出一股细微的白烟,柜门上的指示灯瞬间熄灭!
“怎么回事?!”众人都是一惊。
“可能是电路短路!快切断电源!”技术人员急忙喊道。
一阵小小的骚乱。
陈锋的眼角余光敏锐地捕捉到,在骚乱发生的瞬间,混在装备堆里的那个特制耳麦,其外壳上某个极其隐蔽的触点,似乎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微不可见的蓝光,随即彻底熄灭,变得与周围其他耳麦一般无二。
是朱雀!一定是她远程激活了耳麦内的某个自毁或深度伪装程序!并且巧妙地利用充电柜短路制造了混乱和掩护!
陈锋心中涌起一股劫后余生的悸动。总部在关键时刻出手了!
短路很快被排除,充电柜被隔离。骚乱平息。
赵刚皱着眉头,显然对这次意外很不满。他示意技术人员继续检查。
当技术人员拿起那个特制耳麦进行检测时,反复测试了几遍,最终报告:“主管,这个耳麦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异常信号或改装痕迹。”
赵刚接过耳麦,仔细看了看,又目光阴沉地扫过陈锋和其他人,最终冷哼一声:“继续检查其他设备!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
最终的检查结果,除了那个因短路而损坏的充电柜和那个发现有轻微干扰的通讯器(后证实为设备老化所致)外,没有发现任何其他问题。包括陈锋在内的所有夜班人员,都被排除了嫌疑。
危机似乎暂时解除。
但陈锋知道,赵刚绝不会轻易放弃怀疑。这次检查,更像是一种警告和施压。而且,那个特制耳麦经过这次“检查”和可能的自毁程序后,里面的数据是否还完好?是否还能被提取?
他回到休息室,感到一阵虚脱。数据争夺战的第一阶段,他险之又险地拿到了数据,但如何将数据送出去,成了横亘在面前的新一座大山。而郑守仁和赵刚的耐心,显然正在迅速消磨殆尽。
他必须尽快找到下一个机会,一个能将数据安全传递出去的机会。否则,不仅前功尽弃,他和整个“龙影”行动,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窗外,天色阴沉,似乎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