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汉十七年·夏·长安城西·灞桥
仲夏之初,万物勃发,灞水两岸柳色如烟,本是长安士女折柳赠别、诗意盎然的时节。然而今日的灞桥之畔,却无半分旖旎之情,唯有冲天的肃杀之气与沉甸甸的离愁别绪。
晨曦微露,天地间却早已被玄甲寒刃的光芒所照亮。数以万计的精锐士卒,排着整齐的队列,肃立于通往西域的驰道两侧,鸦雀无声,唯有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发出沉闷的呼啸。
这些是即将随皇帝西征的虎贲军、羽林郎以及从各边郡抽调来的百战锐士,他们如同蓄势待发的猛虎,只待一声令下,便将扑向遥远的西方。
队伍的最前方,皇帝刘据一身戎装,卓然立于万众之前。他并未乘坐御辇,而是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神骏异常的西域龙驹。
玄色的铁甲打磨得光可鉴人,猩红的斗篷垂于马侧,日月星辰的肩章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他头戴缨盔,面甲掀起,露出那张已刻上岁月痕迹、却更显坚毅威严的面容。
目光扫过眼前的千军万马,沉静如水,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帝王气度与决战沙场的统帅威严。
在他的身后,是同样顶盔贯甲、煞气逼人的虎贲中郎将王朝,以及他所率领的五千虎贲军重骑。这支帝国最锋利的刃,将成为皇帝亲征的中坚护卫力量。
如此庞大的军阵,如此重要的时刻,自然少不了文武百官的相送。以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大司马等为首,几乎所有留京的重臣,皆早早齐聚于灞桥长亭之外。
他们身着朝服,神情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既有对皇帝亲征的担忧,亦有对帝国未来的期盼,更多的,则是深深的离愁与不舍。
在这群臣之中,有几位老臣的身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的情绪也最为激动。
任安,这位历经太上皇一朝直至本朝的九卿老臣,如今已年过六旬,须发皆白,步履蹒跚。
他在家人的搀扶下,挤到了人群的最前面,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马背上的皇帝,嘴唇哆嗦着,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哽咽难言。
他曾是北军使者护军,经历过太多的征战与离别,但从未有一次,像今日这般让他心如刀绞。
陛下已不再年轻,西域万里之遥,凶险难测…他恨不能自己再年轻二十岁,披上那早已闲置的铠甲,持戟护卫在陛下左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作为一个无力的老者,徒劳地担忧。
另一位老臣田仁,虽因身体原因特许坐于轿辇中,却也命人将轿帘高高卷起。他比任安稍年轻些,但亦是风烛残年。
他看着刘据,眼神中充满了难以割舍的复杂情感。他是看着刘据从一位备受压力的太子,一步步成长为如今开创盛世的英主。
他们之间,不仅是君臣,更有半师之谊、忘年之交。他深知此次西征的战略意义,也理解皇帝的决心,但那份发自内心的关切与忧虑,却丝毫未减。
他紧紧攥着轿栏的枯瘦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心中一遍遍祈祷着上苍护佑这位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君主。
丞相田千秋,作为百官之首,他必须保持最大的克制与稳重。但他微微颤抖的双手和泛红的眼圈,却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上前数步,率领群臣,向马上的皇帝深深揖拜:“陛下!臣等谨代表留守百官、天下万民,为陛下饯行!愿陛下旗开得胜,早日凯旋!臣等必竭尽全力,辅佐太子,稳定朝局,保障后勤,不负陛下重托!”
他的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刘据端坐马上,接受着百官的拜别。他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最终落在任安、田仁等几位老臣身上。
看到他们那担忧至极、恨不得同往的神情,即便是心如铁石的帝王,此刻也不禁为之动容。
他轻轻一夹马腹,龙驹向前踱了几步,来到几位老臣面前。
“任安,”刘据的声音放缓了许多,带着难得的温和,“朕知你心意。然岁月不饶人,你已为帝国奉献一生,如今该在京中安享晚年。放心,朕身边猛将如云,定能无恙。”
任安老泪纵横,挣扎着想要跪下,被刘据用马鞭虚扶止住。他泣声道:“老臣…老臣无用矣!不能随陛下驰骋沙场,唯有日日焚香,祷告上天,佑我陛下,平安归来!”
刘据点点头,又看向轿中的田仁:“丞相,朕离京后,朝中之事,太子年轻,还需丞相这等老成谋国之士,多多提点。保重身体,待朕归来,还要与丞相手谈一局。”
田仁强忍着哽咽,拱手道:“陛下…放心出征…老臣…这把老骨头,一定撑到…撑到陛下凯旋的那一天…”话语简单,却蕴含着无比深沉的情感。
最后,刘据的目光再次扫过全体送行的臣子,声音陡然提高,清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众卿!今日一别,非为永诀!朕亲率王师西征,乃为帝国扫除边患,开拓万年之基业!国内之事,托付太子与诸君!望诸君恪尽职守,同心同德,使朕无后顾之忧!待他日朕扫平西域,饮马瀚海,必与诸君共饮凯旋之酒!”
“臣等谨遵圣谕!恭祝陛下旗开得胜,天佑大汉!”群臣再次齐声高呼,声震四野。
刘据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长安城巍峨的轮廓,看了一眼那些白发苍苍、满眼关切的老臣,毅然拨转马头,面向西方。
他举起右手,猛地向前一挥!
“出发!”
呜——呜——呜——!
低沉而苍凉的号角声冲天而起,穿透云霄!
大军开拔了!
沉重的脚步声、马蹄声、车轮滚动声瞬间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震撼着大地。玄甲的浪潮开始向西涌动,旌旗如林,刀枪如雪,无穷无尽。
刘据一马当先,王朝率领虎贲铁骑紧随其后,如同一柄黑色的利刃,刺向遥远的西方。
百官们久久伫立在原地,目送着大军远去。任安由家人搀扶着,依旧努力踮起脚尖,望着那逐渐消失在尘土中的皇帝背影,老泪纵横。
田仁的轿帘久久未曾放下,直到队伍的最后一抹旌旗也消失在天际线。
灞水潺潺,杨柳依依,仿佛仍在诉说着这场盛大而沉重的离别。君王远征,老臣留守,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担忧,共同维系着这个庞大帝国的运转。
这一刻,家国情怀、君臣之义、个人情感,交织成一曲悲壮而深沉的乐章,回荡在长安城外的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