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的身体总有自己的主张。当娄晓娥突然抱住他时,加上酒精的作用,赵建军再也把持不住。穿越过来几个月未曾近女色,此刻便顺从本能,开始了人类最原始的运动,探索生命的奥秘。
赵建军知道自己的身体素质,已经有所克制,否则娄晓娥恐怕要遭罪。云雨过后,他借着酒意沉沉睡去。至于醒来后如何面对娄晓娥,那是明天的事了。
这一觉睡得格外香甜,直到日上三竿才醒。睁开眼还有些恍惚,随即想起昨夜的荒唐。他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但想到娄晓娥有过婚史,心里又有些芥蒂。
来自现代社会的赵建军对这种事看得很开,权当是一次露水姻缘。思忖片刻,他决定先观察对方的反应。眼看已近正午,第三轧钢厂那边怕是迟到了。
赵建军在路边随便买了些早点,拎着就往第三轧钢厂走。
这事搁在心里总不是滋味,毕竟时代不同了。现在管得严,赵建军琢磨着,要是今晚娄晓娥不来找他,明儿个就去问个明白。
想开了也就不烦了,他一向是这样,有了主意就不钻牛角尖。
到了厂里照常办公,虽说迟到的事大伙儿都看在眼里,可谁会说副厂长闲话呢?
既然拿定主意,就等明天见分晓吧。这些日子处理公务时,赵建军明显感觉到风向变了。
特别是跟领导们喝酒聊天时,话里话外都透着不对劲。山雨欲来风满楼啊,他忽然想起电视剧里的情节。
本来想给大领导和王厂长提个醒,转念又作罢。到了他们这个位置,难道还看不出苗头?可就算看出来又能怎样,总不能都跑香江去吧。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像大海里的小船,风浪来了也只能硬扛。
等了一整天,娄晓娥始终没露面。赵建军心里直犯嘀咕:这年头姑娘家都这么放得开了?还是说人家压根没当回事?
猜来猜去也没用,明天当面问清楚就是了。可这心事一装,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折腾到后半夜才迷糊过去。
第二天先到厂里处理完急事,赵建军就直奔娄晓娥家。往常他都骑自行车上班,反正离得近。虽说副厂长有权用公车,可厂里统共没几辆车,他也不好意思摆这个谱。
今儿个情况特殊,娄晓娥家离得远,骑车太费劲。破例用了回公车,黑色轿车停在小洋楼前时格外扎眼。
毕竟是别人家,赵建军规规矩矩站在院门外喊人。里头出来个看门大爷,隔着铁门打量他:这位同志找谁啊?
同志你好,这里是娄晓娥家吗?我是娄晓娥的朋友,想问问她在不在家?赵建军彬彬有礼地问道。
你就是赵建军吧!门卫大爷打量着赵建军问道。
您怎么知道?赵建军很惊讶。
娄**临走前交代过,说这几天会有个年轻英俊、没留胡子的小伙子来找她,让我把信交给一个叫赵建军的人。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
那她现在人在哪儿?赵建军急忙追问。
娄**全家都搬去**了。门卫回答。
原来娄晓娥回家后的第二天,全家人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因为赵建军之前提醒过他们局势不稳,建议他们尽早离开。
临走时娄家特意留下门卫,就是为了等赵建军来取信。门卫说只等一个月,如果没人来就把信销毁。除了这栋房子,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
见问不出更多消息,赵建军拿着信返回轧钢厂。路上几次想拆开看,但因为旁边有人,只好作罢。
赵建军心里痒痒的,特别想知道信里写了啥。一回到第三轧钢厂,他就钻进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
信不长,大意是说娄晓娥很感谢赵建军的帮忙。她借着酒劲稀里糊涂做了那事,就当是报答吧。她说自己是自愿的,让赵建军别往心里去,毕竟她是个离过婚的女人。这次去**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叫赵建军好好过日子,有缘再见。
看完信,赵建军不禁感叹: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啊!临走还这么为他着想。他突然想起电视剧里娄晓娥跟傻柱那次,一次就怀上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也中招?要是真有了,孩子会不会像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难道二十年后娄晓娥会带着孩子回来认亲?想到这儿,他脑子乱成一团麻。
赵建军甩甩头,**自己专心工作。他觉得应该没那么巧,毕竟他跟娄晓娥就是场意外。眼下最重要的是应对风云变幻的时局,得小心行事才行。
厂里最近闹腾得厉害,许大茂和刘海中这两个家伙最来劲。他俩居然联手在厂里和四合院搞什么,借着大势上蹿下跳。赵建军因为娄晓娥的事没心思管他们,结果现在厂里乱糟糟的。
更麻烦的是余海棠和冉秋艳,这两个女人追得更紧了,搞得赵建军焦头烂额。他有时候真想穿越到古代去,就没这么多烦心事了。要说他是渣男吧,他可不认——真要是渣男,走肾不走心不就完事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厂长和大领导陆续被查出违法问题,双双停职接受调查。
由于赵建军与他们交情不错,也被要求协助调查。这场**逐渐蔓延到第三轧钢厂的高层,不少干部都因犯错**,连厂长也未能幸免。
上级专门派来调查组,组长暂代副厂长职务。之所以不直接任命厂长,是因为原厂长仍在调查中,最终结果尚未确定。调查组只是临时机构,任务结束后就会撤回原单位。
这次主要针对高层干部进行审查,中低层干部采取举报制——有人举报才查,没人举报就放过。毕竟全国工厂部门众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先抓重点岗位。
作为名义上的第一副厂长,赵建军自然成为重点调查对象。新来的专案副厂长甚至亲自到保卫科动员,号召大家积极举报领导们的违法线索。
许大茂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要是能扳倒赵建军,既能除掉眼中钉,又能往上爬,简直一举两得。但他掌握的把柄不多,光举报赵建军救娄晓娥一家这种事,根本伤不了对方分毫。
许大茂做事向来讲究一击必杀。就像当初对付刘海中,他看准时机向王主任告状,成功把刘海中从组长降为副组长。要不是顾忌赵建军,他早就把刘海中赶回车间当工人了。
多亏王副主任没把刘海中彻底撤职,否则他自己也得降级。毕竟刘海中顶着赵建军心腹的名号,要是赵建军连自己人都保不住,难免遭人议论。
别人犯错该罚,但得由赵建军来处置。许大茂误以为赵建军对刘海中不满,又惦记着组长位置才动手。结果刚当上组长就被赵建军撤职,连刘海中的副组长位置也没恢复——这赵建军做事真不按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