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边城风雪,暗流初涌
山洞中的篝火噼啪作响,驱散了北境边缘夜间的寒意,也短暂地照亮了两人疲惫却坚定的面容。一夜调息,加上丹药之力,顾九渊的内伤稳定了下来,沈清辞的体力也恢复了大半。天光微亮时,他们熄灭了篝火,仔细掩盖了痕迹,再次踏上征程。
越往北走,地势越发开阔,空气中的寒意也愈发凛冽刺骨。参天古木逐渐被耐寒的针叶林和皑皑白雪所取代。呼啸的北风卷起地上的雪沫,刮在脸上如同刀割。这里的气候与迷雾林的潮湿闷热截然不同,充满了苍凉与肃杀。
根据地图和太阳方位判断,他们此刻已经正式进入了北境的地界。远远地,已经能看到一些低矮的、用石块和泥土垒砌的简陋烽燧,那是边境线最前沿的警戒设施。
“前面五十里,应该就是北境第一道防线的重要关隘——‘铁壁城’。”顾九渊指着远方地平线上隐约可见的一道巨大黑色轮廓说道,他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有些模糊,“我们必须先混进城里,打探消息,更换行头,再做下一步打算。”
他们此刻依旧穿着那身采药人的粗布衣裳,经过连番折腾早已破烂不堪,在这边境严冬中根本无法御寒,且过于显眼。
两人避开官道,专走偏僻小路,靠着顾九渊对边境地形的熟悉和敏锐的感知,有惊无险地绕过几处边境巡逻队的哨卡。终于在傍晚时分,借着暮色的掩护,靠近了铁壁城。
铁壁城如其名,城墙高厚,全部用巨大的黑色山岩砌成,历经风霜战火,布满了斑驳的痕迹。城头旌旗招展,士兵盔甲鲜明,刀枪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寒光,戒备极其森严。城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多是来往的商队和百姓,正在接受守城兵士严格的盘查。
顾九渊和沈清辞混在人群末尾,低着头,尽量不引人注意。他们利用易容膏再次细微调整了容貌,使其更符合边境居民饱经风霜的特征。
轮到他们时,一名眼神锐利的老兵上下打量着他们,尤其在顾九渊挺拔的身形和虽然破旧却难掩不凡气质的脸上多看了几眼。
“干什么的?从哪来?路引呢?”老兵例行公事地盘问,语气带着边境军人特有的粗粝。
“军爷,我们是南边来的采药人,”顾九渊压低声音,让自己的口音带上一丝南地的软糯,同时微微佝偻着背,显得谦卑又疲惫,“听说北境雪山里有好药材,想来碰碰运气。结果在山里遇上狼群,行李路引都丢了,好不容易才逃出来……”他说话间,还配合着咳嗽了几声,脸色在寒风中被冻得发青,看上去确实狼狈可怜。
沈清辞也适时地露出惊惧未定、瑟瑟发抖的模样,将一个受惊过度的弱女子形象扮演得淋漓尽致。
老兵皱了皱眉,又看了看他们空空如也的药篓和破旧的衣衫,似乎信了几分。采药人进山遇险是常有事,每年都有不少倒霉蛋葬身兽腹或冻毙雪山。
“进去吧!最近北狄崽子不太安分,城里宵禁提前,没事别瞎晃悠!”老兵挥挥手,不耐烦地放行。毕竟只是两个看起来没什么油水的穷苦采药人,他也没太多心思细细盘查。
两人暗暗松了口气,连忙道谢,低着头快步走进了城门。
一进入铁壁城,一股混杂着牲口粪便、劣质酒水、皮革和寒冷空气的复杂气息扑面而来。街道宽阔却显得粗糙,两旁多是低矮的土石房屋,偶尔有几间稍显气派的酒馆和客栈,门口挂着厚厚的皮帘子,透出昏黄的光线和喧闹的人声。行人大多步履匆匆,面色被风霜刻得粗糙,眼神中带着边境居民特有的警惕和彪悍。随处可见挎刀佩剑的军士巡逻而过,气氛凝重。
这才是真正的北境,与京城的繁华精致截然不同,充满了粗犷、艰苦和战争的气息。
两人寻了一间看起来最不起眼、价格也最便宜的小客栈,用最后一点未被浸湿的碎银要了一间简陋的房间。
关上房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与寒冷,两人才真正松了口气。连续多日的逃亡、厮杀、惊险,直到此刻,才算暂时有了一个安身的角落,尽管这角落如此简陋和不稳。
“我们必须尽快弄到新的身份文牒和御寒的衣物。”顾九渊沉声道,目光扫过房间里仅有的那张硬板床和一张破旧木桌,“还需要打探清楚现在的局势,尤其是军中情况。”
他在北境军中旧部不少,但时过境迁,皇帝既然对他下手,难保不会清洗他在军中的势力。贸然联系,很可能自投罗网。
沈清辞点头,从湿透的皮囊中找出那些被油纸保护好的药材,仔细检查着:“这些药材还能用,或许我可以拿去城里的药铺换些钱币。顺便也能打听些消息。”医馆药铺往往是消息流通的地方。
“小心些。”顾九渊叮嘱道,“我出去一趟,看看能否从黑市弄到我们需要的东西。”边境军镇,鱼龙混杂,必然有见不得光的黑市存在,那里是获取假文牒和情报最快的地方。
两人分头行动。
沈清辞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用头巾包住大半张脸,拿着几株品相不错的北地稀有药材,找到了铁壁城最大的一家药铺“回春堂”。
药铺掌柜是个精干的中年人,看到沈清辞拿出的药材,眼睛顿时一亮。这几味药正是治疗北地常见冻伤和风湿的稀缺良药,价值不菲。他仔细查验后,给出了一个公道的价格。
沈清辞没有急着交易,而是借口需要购买一些防冻伤的药材,与掌柜攀谈起来。她言语得体,对药材药性极为熟悉,很快赢得了掌柜的好感。交谈中,她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向了最近的局势。
“掌柜的,最近这城里守备好像格外森严,可是北狄那边又不安分了?”她故作担忧地问道。
掌柜的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姑娘是刚来吧?可不是嘛!听说北狄好几个部落最近联合起来了,频频在边境挑衅,小规模的摩擦就没断过!朝廷那边……唉,援军和粮草总是迟迟不到,守城的将士们日子难熬啊!王老将军都快愁白了头!”
王老将军?沈清辞心中一动,记得顾九渊提过,铁壁城的守将王贲将军性格刚直,是军中少有的不参与党争、只知守土的老将,似乎对顾九渊颇为赏识。
“王老将军还在守城?真是辛苦了。”她顺着话头说道。
“在呢!要不是王老将军撑着,这铁壁城还不知道什么样呢!”掌柜的摇头感慨,“就是听说朝廷好像要派什么监军过来,唉,怕是又来添乱的……”
沈清辞又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一些军中将领的变动情况,并未听到大规模清洗顾九渊旧部的消息,心下稍安。看来皇帝的手,暂时还没能完全伸到这遥远的北境军中。
她用药材换得了一些银钱和需要的药材,告辞离开了回春堂。
另一边,顾九渊凭借记忆和对黑市规矩的了解,很快在城西一条污秽小巷的地下赌场里,找到了专门做灰色生意的地头蛇。付出了一笔不小的银钱(来自沈清辞之前剩余的盘缠),他顺利拿到了两份制作精良的假身份文牒,证明他们是来自南境的一对兄妹药商,前来北境行商。同时还买到了两套厚实的羊皮袄和一些实用的防身物品。
夜幕降临,两人在客栈房间汇合,交换了各自打探到的消息。
“情况比预想的稍好。”顾九渊听完沈清辞的叙述,沉吟道,“王贲将军还在,军中旧部应当尚存。朝廷对北境的掌控力似乎并不像对京城那般严密。这或许是我们的机会。”
“但我们依旧要小心。”沈清辞提醒道,“那个即将到来的监军,恐怕来者不善。”
“嗯。”顾九渊点头,眼中寒光微闪,“明日我便想办法联系旧部。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一个更合理的身份融入这里。”
他看向新买来的羊皮袄和药商文牒:“药商的身份不错,便于走动,也不易惹人怀疑。清辞,你的医术或许能很快为我们打开局面。”
沈清辞明白他的意思。在这缺医少药的边境,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总是容易获得尊重和信任,也能更好地掩护他们的行动。
“我明白。”她重重点头。
窗外,北风呼啸,卷起漫天雪沫,拍打着窗棂。
铁壁城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匍匐在寒冷的边境线上,城内暗流涌动。新的身份,新的战场,新的危机与机遇,已然展开。
(第七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