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长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
当文武百官于朝堂之上一同向明熹宗朱由校及长公主朱徽媞跪拜时,朱徽媞虽面无表情,内心却激动不已,隐于华丽宫衣之下的后胛亦止不住地颤动。无论此乃古往今来首次与否,即便朱徽媞之名仍列于明熹宗朱由校之后,这确为朱徽媞首次登上朝堂,亦是大明女性首次涉足朝堂。
“长姐,倘若此事中途出现波折……”
“此事不难应对,陛下只需将责任推于臣姐即可。自免税田奏折一事以来,臣姐已多遭外界误解。臣姐身为女流,无法为陛下分担更多责任,既然此事本就与臣姐相关,又何必再行遮掩。”
忆及昨日于书房中与明熹宗朱由校的最后交谈,朱徽媞心中感慨万千。
朱徽媞提议让明熹宗朱由校将责任推给自己,本是为使其安心,未曾想,明熹宗朱由校思索一夜后,竟做出让朱徽媞临朝听奏的决定。
此虽可谓明熹宗朱由校的大胆抉择,朱徽媞却未曾料到自己能获此机会。
百官起身时,龙虎山洪信亦抬头望向坐在龙椅旁听奏的朱徽媞,满脸感慨。因若不是朱徽媞坐于此,这听奏的伴龙椅本应属于信王朱由检,亦是明熹宗朱由校为补偿朱由检失去王位之举。
未曾想,朱由检因不满而从未坐过的伴龙椅,今日却被朱徽媞轻易占据。
女子临朝听奏?龙虎山洪信虽知此乃朱徽媞的最大心愿,却未料到明熹宗朱由校真会应允,更未料到这竟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神来之笔”。
“今日谁有本奏?”
众人起身时,明熹宗朱由校一边询问,一边望向龙虎山洪信,眼中隐约流露出一丝憾意。
明熹宗朱由校并非因龙虎山洪信倒向朱徽媞而遗憾,而是为龙虎山洪信及东林党杨涟、左光斗等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即将承担的责任惋惜。朱徽媞以免税田奏折引诱信王朱由检、福王朱由崧等人的计策虽妙,日后必然有人需承担内战损失,正好削弱势力较大的东林党。
即便朱徽媞愿意承担责任,明熹宗朱由校亦不可能让她牺牲于此等小事。况且将“乱政”责任推于女子身上,更显男人无能。
若朱徽媞不能承担,吴用又不够资格,事情若不顺利,唯有牺牲龙虎山洪信和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
龙虎山洪信留意到明熹宗朱由校的目光,却无法揣测其心思。百官皆转头看向他时,他抖抖袍袖,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哦?洪太尉刚回朝廷便有本奏?洪太尉对朝廷当真忠心耿耿!不知洪太尉所奏何事?”
“回陛下,自大明建国以来……”
依照大明奏本规矩,龙虎山洪信并未立即呈上修改后的免税田奏折,而是开始进行有利于该奏折推行的时政分析。尽管众人早知龙虎山洪信所奏之事,明熹宗朱由校与百官却并未觉得他啰嗦繁琐。因众人皆知,免税田奏折的出现必将为大明开创一个新时代。
长篇大论一番后,龙虎山洪信双手将免税田奏折举过头顶,道:“陛下,此乃臣与江州学究吴用同奏的免税田奏折。”
“哦!江州学究吴用,确是个妙人。听闻他曾欲奉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为正室,公主以为如何?”
未料到明熹宗朱由校此时将话题转向吴用,且直指吴用贪恋朱徽媞为正室之事,朱徽媞方明白明熹宗朱由校让她上朝听奏并非真心。仿佛并非为免税田奏折召她上殿,而是专为提及她的婚事。
不过,朱徽媞亦知自己已无法推脱,表面镇定自若,心中却暗自佩服,在伴龙椅上微微倚靠身体,道:“请陛下赐婚。”
“好!朕赐吴用为诚意伯爵位、从一品太子少师暨驸马都尉,即刻宣他上京。”
伯爵?太子少师?驸马都尉。
闻听此言,百官皆神色怪异,望向无动于衷的朱徽媞。
大明帝国规定,驸马都尉“不得插手朝廷事务”,要么“专门负责祭拜孝陵,代行庙里祭祀,管理宗人府事务”,要么“只管宗人府并带领侍卫、将军、力士等”,主要负责宗人府或礼仪之事,权力有限,典型的官大权小,虽享有特殊待遇,但实际权力不多。
且不说未确定亲事便赐驸马府有违常仪,众人皆知明熹宗朱由校尚无太子,即便太子少师本就是闲职,如此一来,亦等于将写出免税田奏折与《古今贤文》的吴用闲置。
甚至因成为驸马,吴用将无法在大明担任任何实权官职。
毕竟此乃皇家招赘,并非皇室赐婚。再思及吴用传说中的年纪,这不仅是吴用一人的损失,亦是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的损失。
他人或许不会多言,龙虎山洪信却面露焦急,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哦?为何不可?”明熹宗朱由校未料到会遭龙虎山洪信反驳,脸色微沉。
龙虎山洪信身体一颤,咬牙低头道:“陛下,以吴学究的天纵奇才,臣以为他不适合皇家招赘,只适合皇室赐婚。陛下若不信,可召吴学究进京一问便知。”
“……哦?洪大人当真如此认为?”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吴学究的佐世之才胜臣百倍。”
闻听龙虎山洪信此言,不仅明熹宗朱由校与百官震惊,朱徽媞亦满脸惊愕。但转念一想,朱徽媞亦暗自点头。因吴用即便未必胜龙虎山洪信百倍,但以一些只有她知晓之事而言,吴用的能耐不仅在龙虎山洪信之上,亦在百官之上。据奏报,他那方面能力也较为出众。
正如被明熹宗朱由校认为是朱徽媞所写的免税田奏折,实则出自吴用之手。
加之吴用逼反郑关西的手段,亦非普通官员所能为。
被龙虎山洪信当面反驳,明熹宗朱由校虽觉有些难堪,但亦不好公然表露打压吴用之意,只得道:“好吧!未想吴学究竟能获洪太尉如此推崇,那朕暂不招他为驸马,先宣他进京,看他有无资格迎娶长公主。”
“陛下圣明。”
听闻明熹宗朱由校的旨意,不仅龙虎山洪信松了口气,朱徽媞亦如释重负。若非被明熹宗朱由校突然逼迫,朱徽媞亦不会轻易提出请赐婚之事。
且想到吴用传说中的年纪与模样,莫说朱徽媞,任何有身份的女子皆不会考虑嫁他或招他入赘,何况是堂堂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
朱徽媞心中暗自冷笑,对明熹宗朱由校充满蔑视。朱徽媞推行免税田奏折虽不全为明熹宗朱由校,但经此朝堂之事,却为大明女性打开了进入朝堂的大门。
不仅有法可依,更有例可循。
经此一番波折,早经各方商议的免税田奏折自然不会再遇阻碍。朝议结束后,亦正式确定了实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