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潺潺,鸟鸣清脆,四周绿意盎然,处处散发着自然的清新气息。
“就选这儿吧!”刘夏利落地跳下自行车,指向一片平坦的草地,“这儿地势高、视野好,边上有树林挡风,离水源也近。”
在刘夏的安排下,大家迅速分工行动起来。常明和许年仔细清理着地面,拔除杂草、捡走碎石;婉宁将食物和用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刘夏则利落地展开帐篷,动作娴熟地开始搭建。
“注意看,帐篷要顺着风向搭,晚上才通风舒服。”他一边麻利地组装支架,一边向同伴讲解,“地钉得斜着45度扎进去,这样才吃得住力。”
常明在一旁看得佩服:“你怎么懂这么多门道?”
“我老爸以前当过兵,转业后爱上钓鱼,常带我出去野营,这些都是他手把手教的。”刘夏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等天黑了,我还能教你们认星星辨方向呢!”
在四人默契配合下,一顶天蓝色的小帐篷很快立在草地中央。婉宁细心地在帐篷周围撒上一圈硫磺粉,轻声解释:“这样能防虫蚁。”
中午,林间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斑驳的树荫在草地上轻轻晃动。大家围坐在铺开的野餐垫上,午餐的氛围格外热闹。婉宁准备的火腿三明治和切好的水果很快被一扫而空,而许年保温壶里的冰镇酸梅汤更是成了最受欢迎的饮品,沁凉的酸甜瞬间驱散了骑行的燥热。
“哇,婉宁,你做的三明治太好吃了!”刘夏嘴里塞得鼓鼓的,还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他夸张的吃相把大家都逗笑了。
婉宁抿嘴笑了笑,轻轻整理着空了的餐盒:“就是最普通的火腿三明治呀,是你们骑饿了,吃什么都香。”
“在野外吃什么都香!”常明满足地喝了一大口酸梅汤,冰凉的感觉让他舒服地眯起眼,“特别是骑了这么久的车之后,感觉胃里能装下一头牛!”
这时,许年悄悄将最后一点酸梅汤的壶底晃了晃,突然伸手,将冰凉的壶身轻轻贴在了刘夏的后颈上。
“哎哟!”刘夏一个激灵跳起来,手里的苹果差点掉了,“好你个许年!偷袭我!”
许年大笑着跳开,刘夏立刻追了上去。两人绕着大树你追我赶,笑声惊起了枝头的小鸟。常明见状也加入了战局,假装去拉架,却悄悄绊了许年一下。三个男孩顿时笑闹着扭作一团,在柔软的草地上翻滚。
许年抓起一把青草屑要往刘夏衣领里塞,刘夏边躲边求饶,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他们年轻的身影上跳跃。
婉宁坐在野餐垫上,屈起膝盖,双手环抱着,微笑地看着他们打闹。一阵微风拂过,吹动她额前的碎发。她看见许年被常明和刘夏一左一右地“制服”,三个人都笑得喘不过气,头发上还沾着几根草叶。这样的场景让她心里暖暖的,像是被午后的阳光晒透了一样。
她悄悄拿出手机,将镜头对准那几个还在嬉闹的男孩,定格下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瞬间。远处是绵延的田野和蓝天,近处是朋友之间毫无顾忌的玩闹,这一刻的温馨,简单而真实。
“好了好了,投降!”许年终于喘着气喊道,“回去后我买饮料赔罪,总行了吧!”
午饭后,稍作休憩,一行人便按照计划前往山顶的观星台参观。白色的圆形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透着几分科学的神秘感。
观星台内部凉爽而幽暗,一位戴着眼镜、态度和蔼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并没有直接讲解流星雨,而是先从一个问题开始:“大家知道,我们地球每天会‘吃’进多少太空尘埃吗?”
这个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兴趣。看着大家好奇的眼神,工作人员笑着揭晓答案:“超过一百吨!其实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绝大部分就是这些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星际尘埃颗粒,它们与大气剧烈摩擦、燃烧发光,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绚丽光迹。”
“哇,一百吨?太不可思议了!”刘夏惊叹道,“所以我们看到的流星雨,其实是地球路过了某颗彗星留下的‘尘埃尾巴’?”
“完全正确!”工作人员赞许地点点头,为他们的悟性感到高兴,“比如即将到来的英仙座流星雨,就是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留下的‘礼物’。观测流星雨其实不需要望远镜,反而要开阔的视野,躺下来,用最舒服的姿势仰望整个夜空就好。”
接着,他引导大家来到一台专业望远镜前,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太阳的实时影像。“来,大家小心地看一下,注意太阳表面那些暗色的斑点。”
大家依次凑上前去观察。婉宁小心翼翼地靠近,轻声说:“这些黑子……看起来比地球还要大好多啊。”常明也感慨道:“平时觉得太阳就是个发光的大火球,没想到表面也有这么复杂的结构。”
刘夏凝视着那些在炽热球体上缓慢移动的暗影,若有所思地说:“这么遥远的太阳黑子,我们在这里就能看清。而一颗流星,那么小,那么快,却能被我们轻易看见。看来遥远和大小,从来不是决定能否看见的唯一标准,光亮才是。”他顿了顿,继续感慨道,“原来每一颗惊艳我们的流星,本质上可能只是太空中的一粒小尘埃啊。那么小的东西,因为燃烧了自己,却能划破黑夜,产生那么灿烂、动人的光芒。”
工作人员听了,笑着补充道:“这位同学总结得很诗意。没错,正是这种义无反顾的燃烧,才让微不足道的尘埃,成为了我们眼中许愿的星辰。”
这次参观让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对即将到来的观星之夜充满了更具体、更真切的期待。
傍晚时分,踏着夕阳的余晖,他们回到了营地。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橘红与紫红的渐变色彩,远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柔和。四人放下行李,稍作休息,便开始为今晚的重头戏——观测流星雨做准备。
“来来来,咱们分一下工!”常明拍拍手,俨然一副总指挥的架势,“刘夏,你跟我一起去多捡点干树枝,晚上生篝火,既能取暖还能防潮。”
“没问题!”刘夏积极响应,又转头对许年笑道,“许大厨,晚餐和宵夜就交给你们了!”
许年和婉宁相视一笑,开始从背包里拿出食材。许年一边整理锅具一边说:“晚上冷,我们煮一锅热汤面吧,暖和。”
“好呀,”婉宁点头,拿出面包和火腿,“我再做一些三明治当宵夜,观测中途饿了可以垫一垫。”
另一边,刘夏和常明很快抱回了不少枯树枝。刘夏熟练地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清理出一块区域,用石头围成一个圈。“小心点,火堆要离帐篷远一些,”他一边用打火机点燃干草,一边对正在帮忙的常明说,“晚上我们还可以围坐在这里取暖,讲故事。”
常明笑着往火堆里添了根树枝,打趣道:“嘿,没看出来,你还挺专业的嘛!”
刘夏一听,脸上立刻浮现出得意的神色,他一边熟练地拨弄着火堆让树枝燃得更旺,一边说:“那当然!你是不知道钓鱼佬有多执着。我爸就爱半夜去水库蹲守,每次都得拉上我当后勤,生火做饭看装备,这套流程我熟得很!”
当最后一抹夕阳的暖光消失在山脊之后,深邃的靛蓝色开始浸染天空。第一颗明亮的星星在东南方悄然出现,像是对大地眨了下眼睛。
“快看!北斗七星!”许年率先指着北方那七颗排列成勺状的熟悉星斗,语气中带着兴奋。
“真的哎,好清楚!”婉宁停下手中的活儿,仰头望去。
随着夜色渐浓,越来越多的星星争先恐后地亮了起来,镶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上,宛如撒了一把碎钻。银河的淡淡光带也开始显现,朦胧而壮丽地横跨天际。
婉宁在离火堆不远处的平坦草地上铺开了厚厚的野餐垫,还贴心地把几个睡袋拖了过来。“躺下来看吧,脖子不会酸。”她建议道。
四个人并排躺下,头挨着头,共同仰望着这片在城市里难以想象的璀璨星空。远离了光污染,星空显得格外清晰、深邃,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及。
“听说等下半夜流星雨达到极大值时,一个小时能看到好几十颗呢。”常明充满期待地说。
“我已经准备好许愿了,”许年笑着说,“就许愿我们每次出来玩,都能有这么好的天气!”
刘夏调整了一下躺姿,轻声对身边的婉宁说:“这么美的星空,感觉所有的烦恼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婉宁微笑着点头,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篝火的光芒在年轻人期待的脸庞上跳跃。万籁俱寂,只有火堆中偶尔传来的噼啪声,和着几声遥远的虫鸣,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安静地等待着那场即将到来的星空盛宴。
晚上九点,第一颗流星划破夜空。
“啊!看到了!”婉宁惊喜地坐起身。
那只是一颗较暗的流星,转瞬即逝,但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接下来的时间里,流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甚至同时出现两三颗。
“那颗好亮!还带着绿色的尾巴!”刘夏兴奋地指着天空。
许年忙着对照星图辨认星座:“那是英仙座的方向,流星好像都是从那个区域辐射出来的。”
常明则静静地记录着:“晚上10点23分,一颗黄色流星划过北斗七星下方...”
随着夜色渐深,流星越来越多,有时甚至如雨点般密集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火流星划过天空,留下数秒钟才消散的痕迹,四人同时发出惊叹。
“太美了...”婉宁轻声说,眼中反射着星光。
许年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那本《少年维特的烦恼》,就着手电筒的微光朗读起来:“‘星辰在天上,道德律在心中’...康德这句话,在这样的星空下读来,感觉特别深刻。
“我们应该许愿!”刘夏提议,“每颗流星都可以许一个愿。”
婉宁微笑:“那今晚我们的愿望岂不是要用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