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栋和赵晓芸两位专业人才的加入,如同给“新风”这艘航船装上了精准的罗盘和稳定的压舱石。生产管理逐渐步入正轨,财务账目清晰规范,厂区的运转变得井然有序。林凡肩上的重担似乎轻了一些,但内心深处,一种新的、更加柔软而坚定的渴望,却日益强烈。
那是对“家”的渴望,一个真正属于他和苏晚晴的、温暖的港湾。
这个念头,在无数个深夜加班后,看着苏晚晴伏案工作时专注而疲惫的侧影时,变得格外清晰;在两人并肩走在回租住小屋的寂静巷弄,听着彼此脚步声时,变得格外具体;在每一次成功化解危机、每一次看到“佳美”、“安怡”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时,变得格外迫切。他想与她分享的,不仅仅是事业的风雨与荣光,更是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晨昏与灯火。
这天晚上,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已是月明星稀。林凡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回屋休息,而是对正在整理设计稿的苏晚晴轻声说:“晚晴,我们出去走走吧。”
苏晚晴抬起头,有些意外,但看到林凡眼中不同往常的温柔神色,她放下画笔,浅浅一笑:“好。”
初夏的夜晚,微风拂面,带着栀子花的淡淡香气。两人沿着厂区外新修的水泥路慢慢走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像撒落的碎金。经过近两年的打拼,这片曾经的城郊荒地,因为“佳美”和“安怡”的落户,已然显出勃勃生机。
“时间过得真快。”林凡望着远处工地上正在兴建的新厂房地基(为扩大生产预留的),感慨道,“感觉昨天我们还在为第一笔订单发愁,现在,我们都有自己的工厂和品牌了。”
“是啊。”苏晚晴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中也满是感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广州进货,挤在闷罐车里,又紧张又兴奋的样子吗?”
“当然记得。”林凡笑了,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苏晚晴。月光下,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蓝布裙,清秀的脸庞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柔和。他心中一动,鼓起勇气,说出了思忖已久的话:“晚晴,现在厂子基本稳定了,管理也上了轨道。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我们自己的事了?”
苏晚晴的心猛地一跳,脸颊微微发热,她自然明白林凡指的是什么。她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声音轻得像夜风:“我们……我们自己的什么事呀?”
看着她少有的羞涩模样,林凡心中爱意更浓,他深吸一口气,语气郑重而温柔:“晚晴,我想有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不想再让你挤在租来的小屋里,我想给你一个安稳的、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所以……我想先去正式拜访叔叔阿姨,得到他们的允许,然后,我们去看房子,好吗?”
尽管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林凡如此直接而郑重的承诺,苏晚晴还是瞬间红了眼眶。一股巨大的暖流和幸福感将她包围。她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很久。不是因为房子,而是因为这句话背后,是林凡对她未来的承诺和担当。
“嗯……”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充满了喜悦,“好……我都听你的。”
见她应允,林凡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涌起无限的欢喜。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苏晚晴微凉的手,两人掌心相贴,温暖传递。“那……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我准备一下,去拜访伯父伯母。”
“我爸妈……他们其实早就念叨过好几次了。”苏晚晴抬起泪光点点的眼睛,带着笑意,“就是……我爸那个人,有点老学究,可能说话会比较直接,你别介意。”
“怎么会!”林凡连忙保证,“伯父是文化人,有见识。我一定虚心听取教诲。”他知道,苏父是中学教师,观念传统,对女儿的未来女婿,定然会有一番考量。尤其是他“个体户”的身份,在八十年代初,在一些守旧的长辈眼中,或许还带着“不稳重”、“没保障”的标签。这次拜访,至关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一边处理日常工作,一边暗自紧张地筹备这次“重大外交活动”。他仔细向苏晚晴打听她父母的喜好忌讳,苏晚晴笑着说他比谈大生意还紧张。
“我爸喜欢喝茶,尤其是本地的云雾毛尖,还有点……嗯,喜欢有文化的年轻人,能跟他聊点历史文学什么的就更好了。我妈嘛,实在,你人去就行,别买太贵重的东西,她反而不安。”苏晚晴细心地提点。
林凡一一记下。他托人买了上好的明前云雾毛尖,又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中老年人的营养品。最重要的是,他花了几个晚上,仔细整理了“新风”公司的发展资料、媒体报道、甚至简单的财务报表(隐去关键数据),用一只崭新的公文包装好。他要让未来的岳父岳母看到,他不是在瞎折腾,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开创一份有前景、有担当的事业。
拜访的日子定在周日。那天,林凡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白衬衫和深色长裤,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又透着一股沉稳。苏晚晴看着他难得紧张的模样,觉得既好笑又心疼。
“别紧张,我爸妈又不是老虎。”出门前,她帮他理了理衬衫领子,轻声安慰。
“比见大客户紧张多了。”林凡老实承认,握住她的手,“晚晴,我一定会努力,让叔叔阿姨认可我,放心把你交给我。”
苏家住在城东一片教师宿舍楼里,陈设简单却整洁温馨。开门的是苏母,一位面容和善、身材微胖的中年妇女,看到林凡,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是小林吧?快请进快请进!晚晴这丫头,念叨你好多次了!”
“阿姨好!伯父好!”林凡礼貌地问好,将礼物递上,“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苏父戴着老花镜,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闻声抬起头,打量了林凡几眼,目光锐利而审视,他微微颔首,语气不冷不热:“林经理来了,坐吧。”
气氛略显严肃。苏晚晴赶紧给林凡倒茶,苏母则忙着去张罗饭菜。
寒暄几句后,苏父放下报纸,切入正题:“林经理,听晚晴说,你们那个‘新风’公司,最近发展得还不错?”
“伯父您叫我小林就好。”林凡坐直身体,态度恭敬,“托大家的福,公司还算顺利。主要是做食品和服装,就是‘佳美’饮料和‘安怡’服装。”
“嗯,‘佳美’汽水,我喝过,味道还可以。”苏父点点头,话锋一转,“不过,小林啊,这做生意,尤其是自己做个体,风险不小吧?现在政策是放开了,以后怎么样,谁说得准呢?不像在单位里,虽然钱少点,但安稳。”
果然来了!林凡心道,他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答:“伯父说得对,做生意确实有风险。所以我们现在特别注重夯实基础,比如狠抓产品质量、建立管理制度、打造品牌信誉。政策方面,我们相信国家鼓励发展经济的方针不会变,而且,我们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带动就业,也是为国家做贡献。至于安稳,”他顿了顿,目光坦诚地看着苏父,“我觉得,真正的安稳,不是靠一个铁饭碗,而是靠自己有能力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立足。我想给晚晴的,是凭自己本事挣来的、实实在在的安稳。”
这番话,不卑不亢,既回应了担忧,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担当。苏父听着,眼神微微动了一下,但没有表态,继续问:“听说你们厂里现在也雇了不少人,管理起来不容易吧?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林凡知道这是考察他的能力和心性,便将前段时间遇到的质量危机、管理瓶颈以及如何引进人才、建立制度化解困难的过程,简要而清晰地讲述了一遍,没有夸大成绩,也没有回避问题,重点突出了团队协作和规范经营的重要性。
苏父听着,不时插话问几个细节,林凡都一一如实回答。渐渐地,苏父严肃的表情缓和了些许,甚至在某些地方微微点头。
这时,苏母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笑着打圆场:“好了好了,老苏,你审犯人呢?小林第一次来,别光顾着问工作!吃饭吃饭!小林,尝尝阿姨的手艺!”
饭桌上,气氛轻松了不少。林凡主动给苏父敬酒,态度谦逊。苏母则不断给林凡夹菜,问些家常,林凡有问必答,言谈举止得体大方。苏晚晴在一旁,看着林凡从容应对父母“考核”的样子,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意。
饭后,林凡拿出公文包里的资料,双手递给苏父:“伯父,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还有几篇报纸上的报道。请您过目,也多提宝贵意见。”
苏父接过资料,戴上老花镜,认真地翻看起来。当他看到《江州日报》上那篇关于“安怡”质量觉醒的报道,以及林凡获得“青年企业家”称号的简报时,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赞许的神色。
“嗯,年轻人,不简单。”苏父放下资料,看着林凡,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双手打拼出一番事业,有想法,有闯劲,也吃了苦。晚晴跟着你这两年,进步也很大,我们都看在眼里。”
听到这话,林凡和苏晚晴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松。
“伯父您过奖了。”林凡谦逊地说,“是晚晴帮了我很多,没有她,公司不会这么顺利。”
苏父摆摆手:“你们年轻人互相扶持,是好事。我们做父母的,不图别的,就希望你们好好过日子,踏实、本分,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看了一眼女儿,又看向林凡,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小林啊,晚晴是我们唯一的女儿,性子要强,也懂事。以后……她就交给你了。你们的路还长,要互敬互爱,同甘共苦。”
这几乎就是明确的认可和托付了!林凡心中激动,立刻郑重承诺:“伯父伯母,你们放心!我林凡在此保证,一定会对晚晴好,尊重她,支持她,绝不让她受委屈!我会尽我所能,给她最好的生活,让她幸福!”
苏母在一旁听得眼眶湿润,连连点头:“好孩子,好孩子,我们相信你!”
离开苏家时,已是华灯初上。苏晚晴送林凡到楼下,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两人身上。
“我爸……他其实很欣赏你。”苏晚晴轻声说,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悦,“他就是那样,心里认可了,嘴上也不轻易夸人。”
“我知道。”林凡看着她,眼中满是柔情和如释重负,“晚晴,你爸妈同意了!我们可以开始规划我们的未来了!”
“嗯!”苏晚晴用力点头,幸福的笑容在月光下绽放。
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手自然而然地牵在一起,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家的轮廓,在月色中渐渐清晰。下一个目标,就是共同筑起那个属于他们的、温暖的巢。事业根基初定,爱情瓜熟蒂落,人生的新篇章,即将掀开温馨而充满希望的一页。